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与探索

【作者】 李海洪

【机构】 甘肃省徽县第四中学

【摘要】面对新课改和素质教育对初中化学教学的要求,社会对初中化学教育的期望以及小学初中自然科学教材的衔接等客观现实决定了初中化学不得不深入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以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化学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提供人力智力支持,为此,我们就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与实践进行了长期大量的实践与探索。
【关键词】高效课堂;初中化学;模式构建;自学;交流;提升
【正文】 
  新课改和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初中化学教学背负着沉重的教书与育人的重担,一方面要完成国家的素质教育任务,更重要的是为高一级和更高学术水准的学校培养大量具有科学精神和实践探索能力的人才。依目前农村初级中学的教学实验研究的客观条件和初中九年级学生的科学精神实践研究能力来看,初中化学教学必须进行深入的教育教学改革,构建高效课堂势在必行,这也是所有农村初中化学以及自然科学教师面临的不可回避的科研课题。经过系统研究学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结合各级教育专家的论断论著,我们就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与探索进行了大量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践与研究。本着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再回到实践的探索模式。
  一、新课改理念下的高效课堂构建理论依据与探索背景
  1.系统论:系统论认为,整体性是系统最基本的属性。为了掌握系统的整体属性,系统的研究方法采取综合—分析—综合的研究方式。
  2. 沙塔洛夫的“纲要信号图表法”:沙塔洛夫的“纲要信号图表法”为我们提供了构建知识整体,揭示单元知识内在联系的理论根据和技术手段。
  3. 布鲁纳的结构教学理论:布鲁纳认为“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完整结构把他连在一起,那是一种多半会遗忘的知识。一连串不连贯的知识在记忆中仅有短的可怜的寿命”。单元复习课全力提倡讲结构、讲过程、提倡“发现法”,调动学生的认知积极性。
  二、高效课堂模式构建实践
  (一)新授课模式构建
  根据“教是为了不教”、“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的教育原则,化学课堂采取“自主—交流—提升”新授课教学模式。流程如下:
  1.制定学生自主预习学案,指导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自己预习教材内容并完成学案;
  2.教师收缴批阅学生自学预习学案,深入了解学生自学情况;
  3.教师根据批阅了解学生自学情况,组织教学。组织学生小组内互相交流预习情况,自行解决部分预习中存在的问题和难题,对于不能通过小组内讨论解决的问题,教师组织部分学生到黑板板演并开展生生、师生互评和点评活动,以期达到释疑的目的;
  4.整合知识并构建思维导图网络。进行课堂知识整合并构建思维导图知识体系;
  5.当堂达标训练。发放课堂达标训练并组织学生定时完成,安排具有代表性的学生到黑板板演做题过程,暴露思维误区,并组织学生点评同时教师就疑难给予点播讲解。
  6.预习指导。发放下节预习学案并进行简要的预习指导。
  (二)复习课教学模式构建
  1. 以知识立意为主,必须兼顾能力培养。
  2. 二是温故知新。通过复习,让旧的知识得以巩固,或为新知的学习蓄势与铺垫,或在复习中深入挖掘新知。
  3.三是梳理脉络。复习课重在梳理,并不在于讲授。
  4.查漏补缺。通过复习,让学生把不太明确的、以前模糊的、还没有掌握的进行再次学习,进而达成学习该章节的目的。
  5.四是举一反三。知识的学习在于应用,复习课的功能早已超越了学习知识的本身,通过复习,让所学的知识进行拓展、延伸与应用,更好地与生活、与实践相对接。
  三、操作要义
  1.目标定位:明确复习目标,对考点进行解读。尤其对中考能力要求要结合复习内容举例说明。使学生清楚本部分内容在中考中的地位以及考查方式。
  2.知识梳理:教师设置多种形式的思考题,引领学生对考点进行细密排查,对复习内容的主干知识进行梳理,形成知识网络。在梳理的过程之中,务必注意发动学生全员参与、全心参与。
  3.能力提升:结合目标定位中的中考能力要求举例选择典型例题,训练学生的解题能力。可以有选择的使用学案上的例题,再加以选择和补充。
  4.知能训练:利用自我测评进行知能训练。注意对学案上的习题进行再加工,补充有关习题,特别注意研究相关的中考题。
  5.三维拓展:选择有利于拓展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题目进行训练。(下转第13页)
(上接第20页)
  6.学后反思:根据所学对自我知识进行反思,完善自我知识结构。
  五、注意事项
  1.着眼于学生、着力于课堂、关注于方法、立足于实效。一轮复习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是:①理清知识清单,将重点知识、难点知识、主干知识,按考试大纲逐一进行整理,让学生在课堂完成。②理清知识网络。③选择典型的中考试题进行分析,让学生体会中考题解题技巧。④练习巩固,精选例题,当堂练习。
  2.“复习课”是指知识的复习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总起来说,占用时间要短,尽量让学生自己动手总结。注意事项尽量通过例题引起学生注意,例如故意让学生犯错误,再指出应注意的问题。
  3.精心设计例题,最好通过一个例题解决一连串的问题。注意反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激活学生思维。
  4.处理好复习课的几种关系:要上好复习课,需要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一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二是巩固与迁移的关系;三是过程与方法;四是放与收的关系;五是主体与主导的关系;六是传授与自主学习的关系。
  5.上好复习课应注意的事项:复习课不需运用情境创设来激趣,需要运用问题反思、检查来导航;复习课也需要师生的互动与学生的积极参加,教师重在发挥“导”;复习课重在复习,重在对难点、疑点与困惑点的冲突与提升;复习课应在学生的自主复习与教师合理引导中行进,并妥善处理好两者的“度”;在学生心中重建知识的脉络是上好复习课至关重要的一环。
  6. 复习课要树立四个意识:
  ①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意识,学会学习是学习的最高目标,它是知识经济、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需要,“授人予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课堂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②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意识,学习不仅仅是为了掌握知识、方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创新、学会以创造。
  ③新教学观意识,一轮复习中要充分体现探究式教学观念、提倡民主平等、教学相长。
  ④教学互动意识,让学生在课堂上多做、多讲、多练,互动的质量与水平决定了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果。
  参考文献:
  [1]《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苏赫姆林斯基
  [2]《做最好的老师》 李镇西
  [3]《初中化学教学参考》 2015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