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如何在教学中运用教学机智提高课堂效率

【作者】 阮美强

【机构】 广西灵山县陆屋镇新营小学

【摘要】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中不知不觉中做出响应的变动。”教学机智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成就的,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使教学机智从有痕到无痕,从偶然性到常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情境瞬息万变,错综复杂,课堂上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意外事件。它需要教师正确而迅速地做出判断并妥善处理,从而促进精彩课堂的生成。
【关键词】教学机智;提高;效率;学习
【正文】 
  教学机智是指教师在教学中面临偶发的或复杂的教学情况时所表现的一种敏感、迅速、准确的判断能力以及灵活应变、妥善处理问题的能力。它是教师的光辉、灵感修养等在教学中的集中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课堂是一个变幻多姿的世界,教师面对的是个性充分展现的学生,他们活跃的思维随时都有可能超出教师的“指挥圈”导致无法预料的事件发生。当课堂上出现异常情况,直接影响教学正常进行的时候,或出现新的矛盾和问题的时候,就要教师有随机应变的本领,才能随时把学生的思想牵引到正常的学习中来。学生时时保持浓厚的兴趣,学习效果就大大提高。
  一、富于教学机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中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教学机智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成就的,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使教学机智从有痕到无痕,从偶然性到常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情境瞬息万变,错综复杂,课堂上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意外事件。它需要教师正确而迅速地做出判断并妥善处理,从而促进精彩课堂的生成。如:一天早上第二节语文课,预备铃刚响,我就到教室门口,看见有几个男生不知在说什么,哈哈地笑着,有一个是捣蛋鬼学生A。我想可能是他们在课间玩得还没尽兴把!他们看见了我还忍不住偷偷笑。我用眼睛制止他们,他们还埋下头偷笑。
  我走进教室,师生互相问好后,我刚想准备上课,学生A扯起嗓门大声喊:“老师,刘某某是白马王子!”我一怔,全班同学“哄”的大笑起来。我回过神,也笑着说:“很好啊!很不错呀,刘某某,你真了不起.!”又一生说:“六一班有个白雪公主。”同学们笑得更欢了“白雪公主配白马王子。”又有人嚷起来。刘某某被说得满脸通红。我收起笑,其他同学见了,也渐渐收起了笑,也许是觉得玩笑开得过火了。我趁势问:“谁能说说白马王子与普通人的区别是什么?”大家七嘴八舌。
  “英俊、潇洒。”
  “有钱有势、有地位。”
  “风度翩翩。”
  “善良、有爱心”
  “勇敢,扬善惩恶.......”
  我说:“你们回答得非常好。那么,一个游手好闲,不学无术的人能成为王子吗?”“没有爱心、不懂感恩的人能成为王子?”齐答“不能。”我用肯定的语气说:“刘某某同学将来一定能成为王子,因为他学习很努力,对同学很关心帮助,但是六一班那个白雪公主不一定能成为他的白雪公主。我们班还有很多同学将来也一定能成为白雪公主和白马王子,你们想成为那样的人吗?”“想!”“有信心吗?”“有!”回答的声音很响亮。“那么,未来的白马王子和白雪公主们,我们开始上课吧!”本来有的同学想取笑刘某某了,被我一说,他们反倒羡慕起刘某某了。刘某某的自尊心也得到挽回,不再是先前那样面红耳赤,低头不语,而是把头高高抬起,目光中充满自信和对未来充满憧憬。这节课,他们学的最认真,学习效果很好,因为他们心中都想成为令人羡慕的白雪公主和白马王子。这节课,我巧借一个玩笑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平时绞尽脑汁来设计的教学情境效果还好,所以,老师要有善于应对课堂行为的能力,随时把学生的思想牵引到正确的学习中来。学生时时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就大大提高。再者,如果这件事处理不好,,那么这个白马王子刘某某就是同学玩笑的把柄,精神上、学习上就会受挫,自尊心、会受到伤害,而不是成为别人羡慕的榜样了。
  课堂之所以是充满生命活力的,就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富有个性的生命体。课堂教学的价值就在于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预设、不可复制的生命历程。追求生命的意义应成为教学的起点和归宿。作为教师要勇于面对学生的非预设生成,积极地对待,冷静地处理,把学生的这些非预设生成尽可能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资源。教师的备课不论如何周密,课时计划的编制不论如何详尽,都毕竟是事前的计划。
  二、富于教学机智,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在教学中,学生总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就应当尽可能地考虑问题的内涵与外延,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讨。或把学生的思维“聚焦”,引向问题深处;或把学生的思维“发散”,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地去分析问题。在教学中,善于利用学生的问题契机,充分把握引导的时机,则是一个教师发挥教学机智的重要表现。 如有一道题是:照样子,把句子写得诗情画意:
  小溪匆匆走下山崖
  1、阳光大海2、高山草原
  我在巡视中发现,学生们都不会做,我就给大家分析例题:“小溪匆匆走下山崖”为什么这样写会写得诗情画意?学生说,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我叫学生用拟人的手法把下面两道写出来,几分钟过去了,没有学生会做,有回答的也是错的。如:阳光缓缓地照在海上,阳光普照着大海。没有用上拟人手法,看着学生一筹莫展的神情,我突然想到用一个简笔画图    /////////(指太阳光)~~~~~~(指海面)太阳光线照在大海上,并引导要把阳光比做人,有人的思想、行为,不一会儿,手纷纷举起来了:
  阳光热情地拥抱大海
  阳光深情地亲吻大海
  阳光亲切地抚摸大海
  ……
  学生的思维一下子打开了,回答得很活跃。做第二题时,我请学生上黑板画简笔画,学生画了一座高山,高山旁是一大片草地。其他同学一看,也把思路打开了:
  高山 忠实地守护着无边无际的 草原。
  高山 深情地凝视着宽广的 草原。
  高山 深情地俯视着无边无际的 草原。
  ......
  看着同学们一份份满意的答卷,我觉得,我的方法用对了。
  当然,在很多情形下,教师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往往并不能立即作出准确的判定,立即进行解答,当然更不能引导探究。这时,教师就应该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或发扬民主,鼓励学生自行探索,协作解决问题,或在课后认真思考,及时作出解答。那种对学生提出的难题采取种种办法敷衍了事,避重就轻,左顾右言决不是我们所说的课堂教学机智
  三、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教学机智的准确运用,源于教师的文化底蕴的沉淀,文化素质的修养,课堂教学丰富经验积累。由于新课程倡导培养学生个性发展,在日常工作中,教师的智慧、经验将受到挑战。教师要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成为一个智慧型的老师。俗话说,厚积才能薄发。教师的知识不能仅仅局限在他所教的本学科的范围内,对于不是本科的知识也应该懂得,尤其是心理学,如辅导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及社会心理学更是教师务必涉猎的范畴,因为教书与育人是无法分开的。教育是一门教人育德的艺术,不了解孩子,包括他的思维、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等,就谈不上教育。就像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里所说的:“在你的科学知识的大海里,你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之一粟。“所以,教师应该使自己的知识如泉水一样源源不断,只有这样,才能在三尺讲台前得心应手,课堂上达到游刃有余的
  有了课堂机智,课堂教学才会多几分灵气,多一些创造,才能达到应有的高度。在我们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一切都在追求创新,追求尽善尽美,关心每个孩子全面素质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重视培养教学机智。我们一面要积极学习名师的经验,一面要自己勤奋钻研,坚持创新,还要心中有每一个学生,时刻关心每一个孩子的发展。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积极地培养自己的教学机智,一定会把课堂教学变成一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