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简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作者】 龙金明

【机构】 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正大乡保龙教点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小学数学教材的特点,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把德育贯穿于教学之中。
【关键词】小学数学;德育;渗透
【正文】 

  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作为基础学科数学肯定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那么怎样才能在数学教育教学中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呢?
  一、爱国主义教育
  数学知识中包含着丰富的社会知识,结合社会知识,可以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例如通过数学应用题:“小强家去年收入5000元,支出2500元,估计今年收入比去年高25%,支出比去年低10%,示今年收入和支出各是多少?”这是一道有关收入、支出的知识问题,这时教育学生:小强家去年和今年都有结余,并且今年比去年还多,说明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一年胜似一年。从这里可以看出党的政策的英明,为广大劳动人民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致富天地。学生思想认识提高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努力学好数学,立志为祖国、为人民做出较大的贡献。
  二、学习习惯的教育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科学性、逻辑性很强的科学。其自身的精确、严密、要求我们的学生在学习数学中,克服一切困难,做到严格、认真。所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十分重要的。如在教学中通过听讲、学习、作业等形式,严格要求、反复学习,使学生形成专心听讲、计算仔细、独立作业、自觉检验、自觉学习等习惯。在教师的精心培养下,使学生逐步具有严格、认真、仔细、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克服困难的精神、有条不紊的工作作风。
  三、环境保护教育
  德育内容的实施,应该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和教材的基本内容来决定,而且要和教材有机地结合起来,并通过教材的讲授来进行是德育渗透在知识传授之中,不能不顾教材的系统和特点,生拉硬套一些德育名词,外加许多德育内容,进行“说教、灌输”,给之“穿靴戴帽”,把数学课上成政治课,其结果是数学质量下降。在教学“百分数”时,笔者先向学生介绍中国人民用占世界耕地面积5%的土地,养活了世界上20%的人口,而且国家安定,人民生活幸福,从而进行国情教育。同时笔者又向学生介绍。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中,森林覆盖率仅13%左右,而且近几年来由严重的水土流失,已有1333多万公倾耕地被风沙吞噬就不毛之地,这时可耕地面积已经严重紧张的我国来说,情况不容乐观。因此我们从小就要树立保护森林、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爱惜时光的教育
  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但现在有些孩子,由于家庭环境比较好,学习不认真,上课不听讲或搞小动作,学习是一塌糊涂,白白浪费光阴。于是在数学教学中就对学生进行爱惜时间的教育。
  五、良好品质的教育
  数学是一门系统严谨、论证严格的学科,而且逻辑性强,要求计算有法,应用有方、分析有规,始终要求人们不可违背数学的科学原理。在数学教学中,应着意引导学生分析、推理、概括、判断,遵循一定的逻辑规律,做到步步有据可依、有理可推。通过对数学解题规范性的训练、严格要求书写整洁,认真练习,有错心改,使学生形成严谨认真的作风,明白数学来不得半点虚伪和欺诈,需要的是诚实。
  在解题数学训练中,教师还可以经常鞭策、鼓励学生,去克服、解决一些困难,或者有意设置一些难点让学生去突破,例如,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训练,以此来培养学生刻苦钻研、积极探索的精神。还可以用数学家解决数学问题不屈不挠的故事激励学生,用他们自己过去取得的成绩,用已经取得的进展鼓舞学生,设计一些问题在班级中征解,开展竞赛式练习,并及时进行公布表彰。学生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才能领略到数学的真谛,对数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高涨的热情,才会主动积极地不断进取,努力去探索数学天地的奥秘。
  六、社会公德教育 
  有些数学内容虽不能直接与德育教相联系,但得出的结果却能反映一些德育思想,教师可进一步延伸,有时会起到异曲同工的效果。在讲解“打折”的含义后,笔者出示了这样一组练习:甲店是一所大型的电器连锁店,并承诺本店商品是全市最低价,如发现有低于本店的同类商品,可进行退货并赔偿15%的差价。张老师要买一台液晶数字电视,甲店标价8900元。乙店店庆,全场满100元返20元券同类电视标价12000元。丙店节日大酬宾,同类电视出售,标价11000元。请问:你建议张老师到哪个店去买?通过计算,甲店果然价格最低,这时笔者抓住时机,对同学们说:看来甲店的确很讲诚信。信誉是一个商家的命脉,同时也是做人的一种美德。我们都听过“狼来了”的故事,为什么最后没有人再去救小孩了呢?对他失去了人们对他的信任,同时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所以老师希望每个学生都要自觉遵守诚信,做到重信誉、守信用,言而有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要从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和认知目标出发,充分利用数学学科的特点,深挖小学数学教材中所蕴含的德育因素,做到思想性和科学性的和谐统一,使数学知识教学与德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