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导入艺术例谈
【作者】 刘鹏飞
【机构】 湖北省十堰市房县实验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思品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德国教育家弟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导入语更是艺术中的艺术,每一节课开场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课堂的教学效率。别具匠心,引人入胜的一段新课导入,是教师经验、学识、智慧、创新的结晶。因此,有经验的思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总是先声夺人,抓住课堂导入这一环节,上课伊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促进学生情感体验,引发学生设疑思考,让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消除其他课程的延续思维或心理杂念的干扰,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使他们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的学习环境中去,提高课堂学习效率。那么,在课堂导入这一重要的教学环节中有哪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呢?笔者就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的运用、改进、总结、积累中摸索出以下几种导入方法。
一、时事导入,联系生活
思想品德课教学本身带有很强的时政性,时政导入是把相关的课堂教学内容与当前关注程度较高的热点问题结合起来,通过巧妙地引入,引起孩子们讨论,这样既增强了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时效性,拓展了政治课的外延,又激发了孩子们探求新知识的主动性,使孩子们对问题的认识从感性阶段上升到理性阶段。运用贴近孩子们生活的时政进行教学,引导孩子们自己思考问题,自己发现和矫正错误的心理状态,有利于改变一味灌输的教学模式,打破沉闷的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体现知行一致的原则。在教学中,每遇重大国内国际时政要事,我都契机及时召开“新闻发布会”,让孩子们在上课的最初几分钟里,主动参与讨论并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养成独立思维的习惯。例如,在教学《神圣的宪法》时,播放2014年11月1日CCTV新闻联播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设立国家宪法日为12月4日,2014年12月4日是中国首个国家宪法日的视频,然后然学生讨论为什么要设立国家宪法日?当然在孩子们讨论时,教师要把握好尺度,及时调整讨论方向,不可使之偏离主题。时政导入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多听新闻、多看书报、多做剪贴,即多收集各类素材,切准社会前进的脉搏,把握瞬息万变的时代特征,这都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
二、小品表演 激发情趣
初中学生年龄相对较小,思维能力更注重感性认识。课前教师把课本内容编成微型小品,有教师或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表演,这是初中学生较喜闻乐见的一种导课方式,这种导课形式新颖活泼,气氛热烈,对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均有很好的效果,每次表演完毕,学生都能根据教师提问踊跃发言,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自然地接受新知识。如在教学《心中的天平》时,让三学生分别扮演教师和两位迟到的学生。上课铃响了,李老师走上讲台,他刚把课文标题写在黑板上,这时学习委员小军气喘吁吁地站在门口。小军:报告!李老师:快进来吧,马上就要讲课了。小军刚坐下,“调皮大王”小林到了门口。小林:报告!李老师:(气冲冲地)你怎么迟到了?进来,这节课你就站在后边听课,好好反省反省………然后讨论三个问题:(1)请你对李老师的行为进行评析。(2)当时,小林的心情如何?为什么?这说明了什么?(3)小林该怎么做?请你帮他出谋划策。这样使原本枯燥的内容形象化。
三、歌曲导入,心旷神怡
音乐是生命的节奏和感情的旋律,是人类内心深处的情绪活动,是融合思想与感情的一种艺术境。歌曲导入是极富感染力的一种艺术手段,往往能营造很好的课堂氛围,实现情景教学。通过欣赏歌曲,学生能身临其境,感同身受,意识不到是在上课,从而在潜移默化后受到教育,获得知识。根据教学内容,恰当、适时地播放一些格调高雅、积极向上的优秀歌曲,寓教于乐,寓教于美,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的情感。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运用音乐导入,能创设出良好的教学情景,活跃学生的思维,增强教学内容的吸引力、感染力,从而增强教学效果。如在教学《我们都有爱》播放谭晶的MTV《好人就在身边》。在播放音乐的同时,把歌词一并显示出来,并鼓励学生一起唱,这样学生能通过音乐和歌词的结合,领悟到真挚感情的分量。
四、诗词导入,引起共鸣
中国古典诗歌的语言精练、优美、生动,学生喜欢朗读和背诵,很多名句都能出口成诵。而且这些内容学生熟悉,很能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起到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的作用。如在教学《在人群中挺立》时,先让学生朗诵唐朝诗人虞世南的《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再让学生说出诗的寓意,导入新课。
五、媒体导入 ,生动直观
多媒体教学具有视听结合,生动、形象、感受力强等优点。教师通过制作多媒体动画课件,使抽象的原理、概念会变得直观,具体、形象。不仅能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理解、领会、记忆,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情趣盎然中接受知识,陶冶情感,明辨是非。我在讲授《竞争?合作?》一课时,首先播放了由邰丽华等人表演的舞蹈《千手观音》,在美轮美奂、整齐如一的表演面前,学生不仅注意力集中,兴趣盎然,而且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心灵受到深深地震撼,深刻地明白了“合作是事业成功的土壤,任何事业的成功都需要良好的合作。”的道理从而揭示课题,可谓水到渠成。
在思想品德课中进行新课导入的方法非常多,除了以上的几种方法外,还有很多其他方法。导入有法,但无定法,我们可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教学对象的差异,灵活地选择,但无论选择何种导入方式,都要做到有效甚至高效的导入。因此,导语设计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打基础。
一、时事导入,联系生活
思想品德课教学本身带有很强的时政性,时政导入是把相关的课堂教学内容与当前关注程度较高的热点问题结合起来,通过巧妙地引入,引起孩子们讨论,这样既增强了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时效性,拓展了政治课的外延,又激发了孩子们探求新知识的主动性,使孩子们对问题的认识从感性阶段上升到理性阶段。运用贴近孩子们生活的时政进行教学,引导孩子们自己思考问题,自己发现和矫正错误的心理状态,有利于改变一味灌输的教学模式,打破沉闷的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体现知行一致的原则。在教学中,每遇重大国内国际时政要事,我都契机及时召开“新闻发布会”,让孩子们在上课的最初几分钟里,主动参与讨论并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养成独立思维的习惯。例如,在教学《神圣的宪法》时,播放2014年11月1日CCTV新闻联播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设立国家宪法日为12月4日,2014年12月4日是中国首个国家宪法日的视频,然后然学生讨论为什么要设立国家宪法日?当然在孩子们讨论时,教师要把握好尺度,及时调整讨论方向,不可使之偏离主题。时政导入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多听新闻、多看书报、多做剪贴,即多收集各类素材,切准社会前进的脉搏,把握瞬息万变的时代特征,这都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
二、小品表演 激发情趣
初中学生年龄相对较小,思维能力更注重感性认识。课前教师把课本内容编成微型小品,有教师或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表演,这是初中学生较喜闻乐见的一种导课方式,这种导课形式新颖活泼,气氛热烈,对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均有很好的效果,每次表演完毕,学生都能根据教师提问踊跃发言,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自然地接受新知识。如在教学《心中的天平》时,让三学生分别扮演教师和两位迟到的学生。上课铃响了,李老师走上讲台,他刚把课文标题写在黑板上,这时学习委员小军气喘吁吁地站在门口。小军:报告!李老师:快进来吧,马上就要讲课了。小军刚坐下,“调皮大王”小林到了门口。小林:报告!李老师:(气冲冲地)你怎么迟到了?进来,这节课你就站在后边听课,好好反省反省………然后讨论三个问题:(1)请你对李老师的行为进行评析。(2)当时,小林的心情如何?为什么?这说明了什么?(3)小林该怎么做?请你帮他出谋划策。这样使原本枯燥的内容形象化。
三、歌曲导入,心旷神怡
音乐是生命的节奏和感情的旋律,是人类内心深处的情绪活动,是融合思想与感情的一种艺术境。歌曲导入是极富感染力的一种艺术手段,往往能营造很好的课堂氛围,实现情景教学。通过欣赏歌曲,学生能身临其境,感同身受,意识不到是在上课,从而在潜移默化后受到教育,获得知识。根据教学内容,恰当、适时地播放一些格调高雅、积极向上的优秀歌曲,寓教于乐,寓教于美,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的情感。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运用音乐导入,能创设出良好的教学情景,活跃学生的思维,增强教学内容的吸引力、感染力,从而增强教学效果。如在教学《我们都有爱》播放谭晶的MTV《好人就在身边》。在播放音乐的同时,把歌词一并显示出来,并鼓励学生一起唱,这样学生能通过音乐和歌词的结合,领悟到真挚感情的分量。
四、诗词导入,引起共鸣
中国古典诗歌的语言精练、优美、生动,学生喜欢朗读和背诵,很多名句都能出口成诵。而且这些内容学生熟悉,很能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起到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的作用。如在教学《在人群中挺立》时,先让学生朗诵唐朝诗人虞世南的《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再让学生说出诗的寓意,导入新课。
五、媒体导入 ,生动直观
多媒体教学具有视听结合,生动、形象、感受力强等优点。教师通过制作多媒体动画课件,使抽象的原理、概念会变得直观,具体、形象。不仅能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理解、领会、记忆,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情趣盎然中接受知识,陶冶情感,明辨是非。我在讲授《竞争?合作?》一课时,首先播放了由邰丽华等人表演的舞蹈《千手观音》,在美轮美奂、整齐如一的表演面前,学生不仅注意力集中,兴趣盎然,而且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心灵受到深深地震撼,深刻地明白了“合作是事业成功的土壤,任何事业的成功都需要良好的合作。”的道理从而揭示课题,可谓水到渠成。
在思想品德课中进行新课导入的方法非常多,除了以上的几种方法外,还有很多其他方法。导入有法,但无定法,我们可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教学对象的差异,灵活地选择,但无论选择何种导入方式,都要做到有效甚至高效的导入。因此,导语设计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打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