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妙用“错误资源”,促进初中数学教学
【作者】 申艳霞
【机构】 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第二中学
【摘要】初中生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因为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和方法、思维特点以及接受能力的不同,再加上对数学知识点的理解存在差异,体现出不同的“错误”来。这些“错误资源”其实本身也属于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如果教师注重把握这些资源,化废为宝,能够有效地提升初中数学的教学水平,能够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初中数学的教学工作。【关键词】初中数学;错误资源;策略研究
【正文】
恩格斯曾说:“最好的学习就是在错误中学习。”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通常更多看到的是错误的消极方面,因为它不符合自己的教学预设,阻碍了教学进度,因而对学生的错误处置或表情冷漠,或斥责批评,不但没有使学生的错误得到改善,反而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和自尊心,直接导致他们失去了很多触类旁通的机会,同时也失去了矫正错误和发现新知的快乐。那么如何才能将学生的错误视作宝贵的课程资源,促进初中数学教学呢?
一、要善于分析学生的错误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善于分析学生的错误。对于很多初中学生而言,在初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由于自身的思维能力有限、逻辑思维能力又存在着些许的差异,这使得不同的学生在初中数学的学习中,存在着不同的差异。一些对初中数学理解存在偏差或者数学知识掌握不扎实的学生,难免会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错误或失误来。鉴于此,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理解水平,根据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水平,根据不同学生的心智条件等,在充分结合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及时分析和查找出“错误资源”来,并将错误当做难得的生成资源加以开发利用,将错就错地予以化解。实践证明,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利用“错误资源”远比讲解新的题目,或者远比重复性的练习,学生的学习效果要好很多。因此,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具备一双敏锐的眼睛,需要及时捕捉学生学习中的错误,及时化废为宝,充分挖掘错误资源中的潜在价值。
二、要善于挖陷阱以强化学生的识别能力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存在着很多的数学题目,它们都有一个虚伪的外表,如果学生不能识别这些错误的外表,那么在初中数学的学习中,很容易反复犯错。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常犯的错误,及时总结经验教育,在布置的数学题目中,适当地设置一定的陷阱,通过让学生犯错来提升学生对该陷阱的重视,通过让学生找到陷阱来规避未来答题的错误。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一些经验丰富的资深教师,往往在布置或讲解的题目中,故意给学生增设一定的陷阱或者门槛,然后主动性地诱导学生犯错。在学生对错误的方法思索或者进行反复地探讨时,教师再合理地运用教学手段来引导学生走出误区。在这样一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数学题目的理解会特别深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把握也会更加深刻,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帮助他们在未来的答题或者考试中,能够运用全面性的思维来审视数学题目,进而获得高的分数,进而掌握扎实的数学知识的学习方法。
三、灵活处理学生的错误,强化学生的互动性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由于不同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不同,不同学生的数学能力存在差异,这就使得初中数学的学习存在明显的差异。在初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在捕捉到学生的错误后,要灵活地运用学生的错误,也就是说,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错误来延伸出更加针对性的教学,同时也可以根据学生的错误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探究性的思维。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再发现学生存在错误的思维或方法后,应该暂停点评,应该采取迂回教学的方式,将点评的权力交给其他学生,由其他学生来发掘错误或者进行点评。这样一种学生参与性的教学方式,既能够强化学生的理解能力,同时还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互动性,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开拓思维,积极地对自己同学的解题思路或方法进行点评。如在讲解一元二次方程式,很多同学都会忽略其系数为1这个潜在的概念,在利用的过程中,也很难发掘它的价值。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对于学生错误解题方法要予以公示,但不要过多的评价,而应该让所有的学生参与到这个解题方法的讨论中来。通过这样一种错误资源的利用方式,既可以纠正错误的解题方法,同时还能够通过思维的碰撞来产生出更多的解题思路来,从而引导学生全面而准确的把握数学题目,全面而准确的分析该题型的解题思路。
此外,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教师还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合理的分析错误,并记录错误,同时还应该帮助学生合理地从错误中分析出正确的思路来,更应该帮助学生全面地把握数学题目,养成全面的缜密的数学分析思维。
四、结语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合理的利用学生的错误,要正确把握学生的错误,根据学生的心智特点及数学知识的实际掌握水平而充分挖掘出错误资源来,并设置一定的陷阱来强化学生的数学能力,最后还应该增加学生的互动参与性,培养学生缜密的数学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李莉,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利用错误资源的探索[J],教育教学研究,2013年51期.
[2]王婉芳,中学数学教学中“错误资源”有效利用的研究[J],新课程研究,2012年4期.
恩格斯曾说:“最好的学习就是在错误中学习。”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通常更多看到的是错误的消极方面,因为它不符合自己的教学预设,阻碍了教学进度,因而对学生的错误处置或表情冷漠,或斥责批评,不但没有使学生的错误得到改善,反而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和自尊心,直接导致他们失去了很多触类旁通的机会,同时也失去了矫正错误和发现新知的快乐。那么如何才能将学生的错误视作宝贵的课程资源,促进初中数学教学呢?
一、要善于分析学生的错误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善于分析学生的错误。对于很多初中学生而言,在初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由于自身的思维能力有限、逻辑思维能力又存在着些许的差异,这使得不同的学生在初中数学的学习中,存在着不同的差异。一些对初中数学理解存在偏差或者数学知识掌握不扎实的学生,难免会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错误或失误来。鉴于此,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理解水平,根据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水平,根据不同学生的心智条件等,在充分结合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及时分析和查找出“错误资源”来,并将错误当做难得的生成资源加以开发利用,将错就错地予以化解。实践证明,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利用“错误资源”远比讲解新的题目,或者远比重复性的练习,学生的学习效果要好很多。因此,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具备一双敏锐的眼睛,需要及时捕捉学生学习中的错误,及时化废为宝,充分挖掘错误资源中的潜在价值。
二、要善于挖陷阱以强化学生的识别能力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存在着很多的数学题目,它们都有一个虚伪的外表,如果学生不能识别这些错误的外表,那么在初中数学的学习中,很容易反复犯错。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常犯的错误,及时总结经验教育,在布置的数学题目中,适当地设置一定的陷阱,通过让学生犯错来提升学生对该陷阱的重视,通过让学生找到陷阱来规避未来答题的错误。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一些经验丰富的资深教师,往往在布置或讲解的题目中,故意给学生增设一定的陷阱或者门槛,然后主动性地诱导学生犯错。在学生对错误的方法思索或者进行反复地探讨时,教师再合理地运用教学手段来引导学生走出误区。在这样一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数学题目的理解会特别深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把握也会更加深刻,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帮助他们在未来的答题或者考试中,能够运用全面性的思维来审视数学题目,进而获得高的分数,进而掌握扎实的数学知识的学习方法。
三、灵活处理学生的错误,强化学生的互动性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由于不同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不同,不同学生的数学能力存在差异,这就使得初中数学的学习存在明显的差异。在初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在捕捉到学生的错误后,要灵活地运用学生的错误,也就是说,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错误来延伸出更加针对性的教学,同时也可以根据学生的错误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探究性的思维。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再发现学生存在错误的思维或方法后,应该暂停点评,应该采取迂回教学的方式,将点评的权力交给其他学生,由其他学生来发掘错误或者进行点评。这样一种学生参与性的教学方式,既能够强化学生的理解能力,同时还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互动性,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开拓思维,积极地对自己同学的解题思路或方法进行点评。如在讲解一元二次方程式,很多同学都会忽略其系数为1这个潜在的概念,在利用的过程中,也很难发掘它的价值。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对于学生错误解题方法要予以公示,但不要过多的评价,而应该让所有的学生参与到这个解题方法的讨论中来。通过这样一种错误资源的利用方式,既可以纠正错误的解题方法,同时还能够通过思维的碰撞来产生出更多的解题思路来,从而引导学生全面而准确的把握数学题目,全面而准确的分析该题型的解题思路。
此外,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教师还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合理的分析错误,并记录错误,同时还应该帮助学生合理地从错误中分析出正确的思路来,更应该帮助学生全面地把握数学题目,养成全面的缜密的数学分析思维。
四、结语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合理的利用学生的错误,要正确把握学生的错误,根据学生的心智特点及数学知识的实际掌握水平而充分挖掘出错误资源来,并设置一定的陷阱来强化学生的数学能力,最后还应该增加学生的互动参与性,培养学生缜密的数学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李莉,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利用错误资源的探索[J],教育教学研究,2013年51期.
[2]王婉芳,中学数学教学中“错误资源”有效利用的研究[J],新课程研究,2012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