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阅读融入信息技术教学
【作者】 孙晓洁 孙开瑞
【机构】 山东省龙口市南山双语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阅读,乍听起来,似乎与信息技术教学毫无关联。印象中的阅读,纯属语文学科范畴,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在如今信息大爆炸的年代,阅读所带来的效果,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人的生活。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人类进入网络信息社会,阅读成为人人必备的生活技能,谁的阅读广泛,谁就能把握最新信息,掌握信息量的多少,决定了一个人在当今社会发展空间的大小,阅读不再专属于某一门学科领域。
信息技术教学,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而信息素养是全球信息化的当下,人们需要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信息技术支持信息素养,要具备信息素养,无疑要涉及到学会运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发展速度之快,是我们在自己狭小的课本知识结构空间里面所无法企及的。信息技术课本从研发到定稿,也许要经历很长的一段时间,因为教学课本的严谨性,必须是这种流程。我们在信息技术课堂里面,难道只能教会学生经过几年校对出来的课本上的知识技能,而脱离现行的信息技术发展新动态?那我们教会孩子的就只能是陈旧的技能,课堂上永远展现不出信息技术所带来的新鲜气息,又怎能期待在我们的孩子中会出现第二个比尔·盖茨,第二个乔布斯,诸如此类影响世界信息化产业的人物。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积累三十年的经验,使我确信学生的智力取决于良好的阅读习惯”。可见阅读在现代学习和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意义。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同样需要渗透阅读,帮助学生从小学会阅读信息,学会有效地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以便使他们在未来生活中成为掌握信息的强者。
一、阅读学科知识,提高信息素养
提高信息素养的核心在于终生学习,如今的学习其实就是大量信息的阅读。尤其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随着知识的老化,更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现在的孩子,接受知识的途径比以前多了许多,网络、电视、报刊中的各种信息铺天盖地,他们的脑子里有着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如果不加强业务学习,阅读信息技术相关文章,了解目前流行的技术和教育新方法,我们很可能被孩子的问题所难住,而无所适从,大大降低了教师在孩子们心目中的威信。在他们的心目中信息技术是神秘的,也许正是这种神秘感,让孩子更加有了渴求知识与探索疑问的欲望。为此我推荐给学生《学生电脑》这本杂志,《学生电脑》是一本全力为中国中小学生量身打造,真正适合他们的电脑杂志。旨在提高国内中小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强力推进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学生电脑》是一本以学生兴趣为导向的电脑应用杂志,时尚、好玩、可操作性、现场感为学生轻松开启个性化、创新性电脑运用之门。荟萃名师辅导,传播最新、最快捷的电脑科技知识,大大开阔了学生们对信息技术的眼界,进一步拓展、提升了课本知识的延伸性。例如还推荐给学生《电脑是怎样改变人脑的》、《小学生电脑课堂》、《织网的夏令营》等等课外读书。当然在推荐给学生之前,作为信息技术老师,必须先将这些书籍的优劣分检清晰,你才可以推荐给自己的学生们。你可以发现,阅读了相关杂志的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睿智,是我们所期待的,他们比我们想象的更加乐学,也更加聪明。信息技术课堂,不可能把每个孩子的信息敏感度都调动起来,也只有那些对信息敏感的学生,才会往这方面发展,在小学阶段就启蒙他们对信息技术的热爱,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他们会改变我们的如今的信息技术世界。
在信息技术教学的课堂中,如何把握授课环节,让课堂更吸引学生,阅读在这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让教学环节更新颖独特,我利用网络阅读了很多优秀的教学案例,然后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独特有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丝丝相扣的教学环节中接受新知识,如果不进行大量的相关知识的阅读,吸纳百家所长,单凭自己的经验和思维,是无法设计出具有创新意识的教学环节的,只会让自己的教学水平停滞不前。
为了让学生的信息技术方面的创造性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得到更高一层的提升,在我们所属地区进行scratch教学,它是一个全新的程序设计语言,用它可以很容易的去创造交互式故事情节,动画,游戏,让孩子们爱不释手。在自己的scratch尝试教学中,网络上的教学资源对某些技术性的环节还是处于非开放性,为了让自己更系统地进行科学有效的学习,而不是靠自己单纯的搭积木式尝试命令效果,总结出不确定的脚本程序含义,抱着严谨的教学态度,我决定还是购买专业书籍进行阅读,在阅读了相关书籍后,使得自己有了更多的收获,每个命令含义,也更加严谨,交给学生时也不再模棱两可,阅读让我在教学中有了自信。
二、广泛阅读,启发创新
我们所推崇的阅读,并不只是狭隘于有关信息技术方面的书籍。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我们也可以推荐学生阅读能够启发他们思考的书籍,广泛地阅读,也许能够产生更炫美的世界。
也许有人会疑问,其他方面的阅读会对信息技术产生什么影响呢?也许你还不了解,信息技术最基本的技术支持——计算机,它所能识别的二进制语言的发明,就是靠阅读所带来的启发而实现的。18世纪德国数理哲学大师莱布尼兹从他的传教士朋友鲍威特寄给他的拉丁文译本《易经》中,读到了八卦的组成结构,惊奇地发现其基本素数(0)(1),即《易经》的阴爻和阳爻,其进位制就是二进制,并认为这是世界上数学进制中最先进的。只有两个数码0和1,因此它的每一位数都可用任何具有两个不同稳定状态的元件来表示,数字装置简单可靠,所用元件少,解决了早期计算机一大技术性难题。阅读创造了新的灵感,带来了新的生机。
世界软件业巨头——微软公司的老总比尔·盖茨,开创了信息时代的新篇章。小时候的盖茨十分爱好阅读,父亲藏书丰富,内容涉及历史、法律、电子、商贸等,盖茨成天泡在书堆里。他特别喜欢读《世界百科全书》,五花八门的内容,大大开阔了比尔·盖茨的视野,使他对外面稀奇古怪的世界充满了好奇。长大些,他又对人物传记发生了浓厚兴趣。他废寝忘食地读了富兰克林、罗斯福、拿破仑、爱迪生等许多科学家、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的传记,思考这些人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除此,他也读了一些文学作品,他还读了些科学著作和商贸书籍。比尔·盖茨小时候由于爱好广泛地读书,而且读的都是些能培养想象力、开发智力、催人奋进的好书,这无疑对他日后世界观、人生观和知识结构的形成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后来,比尔·盖茨成了世界微软业的巨头,事业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广泛的阅读开启了他通向理智世界的大门,为日后他那种以观念致胜的事业打下了扎实的基础。直到成功后,阅读仍是他最大的爱好,从他2013年的阅读日志里面,你依然能够发现,他阅读的门类同样是五花八门。是广泛的阅读让比尔·盖茨有了更多的创新灵感,才会创造出具有突破性的高科技产品,造福人类。
信息技术的特性决定了创新是发展的必然性,我们不得不承认,广泛的阅读,对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从伊始到现如今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新版的小学信息技术课本,也发生了知识结构的变化,每课都增加了“知识卡”栏目,让学生阅读并了解除信息技术以外的一些知识,知识结构得到的延伸,延伸的同时,让学生学会信息的获取、处理、应用、创新。创新才是一个国家发展迅猛的推进剂。信息时代的新宠,史蒂夫·乔布斯的一句名言:“创新决定你是领导还是跟从者”,我们国家缺少的正是创新人才,扩宽学生的阅读面,拓展思维空间,为创新做好知识储备,是每个教师应该担当的至高任务,当然也包括我们信息技术教师。
阅读应该是探索与创造的过程,充满了发现、质疑、思考与探究。应提倡相关阅读、比较阅读、多角度阅读、有创意的阅读,发挥联想与想象,拓展思维空间。在我们的信息技术课堂中,同样要渗透阅读,让阅读教学成为师生平等对话的平台,让阅读教学承载信息技术课堂新的纪元。
信息技术教学,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而信息素养是全球信息化的当下,人们需要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信息技术支持信息素养,要具备信息素养,无疑要涉及到学会运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发展速度之快,是我们在自己狭小的课本知识结构空间里面所无法企及的。信息技术课本从研发到定稿,也许要经历很长的一段时间,因为教学课本的严谨性,必须是这种流程。我们在信息技术课堂里面,难道只能教会学生经过几年校对出来的课本上的知识技能,而脱离现行的信息技术发展新动态?那我们教会孩子的就只能是陈旧的技能,课堂上永远展现不出信息技术所带来的新鲜气息,又怎能期待在我们的孩子中会出现第二个比尔·盖茨,第二个乔布斯,诸如此类影响世界信息化产业的人物。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积累三十年的经验,使我确信学生的智力取决于良好的阅读习惯”。可见阅读在现代学习和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意义。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同样需要渗透阅读,帮助学生从小学会阅读信息,学会有效地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以便使他们在未来生活中成为掌握信息的强者。
一、阅读学科知识,提高信息素养
提高信息素养的核心在于终生学习,如今的学习其实就是大量信息的阅读。尤其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随着知识的老化,更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现在的孩子,接受知识的途径比以前多了许多,网络、电视、报刊中的各种信息铺天盖地,他们的脑子里有着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如果不加强业务学习,阅读信息技术相关文章,了解目前流行的技术和教育新方法,我们很可能被孩子的问题所难住,而无所适从,大大降低了教师在孩子们心目中的威信。在他们的心目中信息技术是神秘的,也许正是这种神秘感,让孩子更加有了渴求知识与探索疑问的欲望。为此我推荐给学生《学生电脑》这本杂志,《学生电脑》是一本全力为中国中小学生量身打造,真正适合他们的电脑杂志。旨在提高国内中小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强力推进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学生电脑》是一本以学生兴趣为导向的电脑应用杂志,时尚、好玩、可操作性、现场感为学生轻松开启个性化、创新性电脑运用之门。荟萃名师辅导,传播最新、最快捷的电脑科技知识,大大开阔了学生们对信息技术的眼界,进一步拓展、提升了课本知识的延伸性。例如还推荐给学生《电脑是怎样改变人脑的》、《小学生电脑课堂》、《织网的夏令营》等等课外读书。当然在推荐给学生之前,作为信息技术老师,必须先将这些书籍的优劣分检清晰,你才可以推荐给自己的学生们。你可以发现,阅读了相关杂志的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睿智,是我们所期待的,他们比我们想象的更加乐学,也更加聪明。信息技术课堂,不可能把每个孩子的信息敏感度都调动起来,也只有那些对信息敏感的学生,才会往这方面发展,在小学阶段就启蒙他们对信息技术的热爱,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他们会改变我们的如今的信息技术世界。
在信息技术教学的课堂中,如何把握授课环节,让课堂更吸引学生,阅读在这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让教学环节更新颖独特,我利用网络阅读了很多优秀的教学案例,然后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独特有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丝丝相扣的教学环节中接受新知识,如果不进行大量的相关知识的阅读,吸纳百家所长,单凭自己的经验和思维,是无法设计出具有创新意识的教学环节的,只会让自己的教学水平停滞不前。
为了让学生的信息技术方面的创造性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得到更高一层的提升,在我们所属地区进行scratch教学,它是一个全新的程序设计语言,用它可以很容易的去创造交互式故事情节,动画,游戏,让孩子们爱不释手。在自己的scratch尝试教学中,网络上的教学资源对某些技术性的环节还是处于非开放性,为了让自己更系统地进行科学有效的学习,而不是靠自己单纯的搭积木式尝试命令效果,总结出不确定的脚本程序含义,抱着严谨的教学态度,我决定还是购买专业书籍进行阅读,在阅读了相关书籍后,使得自己有了更多的收获,每个命令含义,也更加严谨,交给学生时也不再模棱两可,阅读让我在教学中有了自信。
二、广泛阅读,启发创新
我们所推崇的阅读,并不只是狭隘于有关信息技术方面的书籍。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我们也可以推荐学生阅读能够启发他们思考的书籍,广泛地阅读,也许能够产生更炫美的世界。
也许有人会疑问,其他方面的阅读会对信息技术产生什么影响呢?也许你还不了解,信息技术最基本的技术支持——计算机,它所能识别的二进制语言的发明,就是靠阅读所带来的启发而实现的。18世纪德国数理哲学大师莱布尼兹从他的传教士朋友鲍威特寄给他的拉丁文译本《易经》中,读到了八卦的组成结构,惊奇地发现其基本素数(0)(1),即《易经》的阴爻和阳爻,其进位制就是二进制,并认为这是世界上数学进制中最先进的。只有两个数码0和1,因此它的每一位数都可用任何具有两个不同稳定状态的元件来表示,数字装置简单可靠,所用元件少,解决了早期计算机一大技术性难题。阅读创造了新的灵感,带来了新的生机。
世界软件业巨头——微软公司的老总比尔·盖茨,开创了信息时代的新篇章。小时候的盖茨十分爱好阅读,父亲藏书丰富,内容涉及历史、法律、电子、商贸等,盖茨成天泡在书堆里。他特别喜欢读《世界百科全书》,五花八门的内容,大大开阔了比尔·盖茨的视野,使他对外面稀奇古怪的世界充满了好奇。长大些,他又对人物传记发生了浓厚兴趣。他废寝忘食地读了富兰克林、罗斯福、拿破仑、爱迪生等许多科学家、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的传记,思考这些人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除此,他也读了一些文学作品,他还读了些科学著作和商贸书籍。比尔·盖茨小时候由于爱好广泛地读书,而且读的都是些能培养想象力、开发智力、催人奋进的好书,这无疑对他日后世界观、人生观和知识结构的形成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后来,比尔·盖茨成了世界微软业的巨头,事业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广泛的阅读开启了他通向理智世界的大门,为日后他那种以观念致胜的事业打下了扎实的基础。直到成功后,阅读仍是他最大的爱好,从他2013年的阅读日志里面,你依然能够发现,他阅读的门类同样是五花八门。是广泛的阅读让比尔·盖茨有了更多的创新灵感,才会创造出具有突破性的高科技产品,造福人类。
信息技术的特性决定了创新是发展的必然性,我们不得不承认,广泛的阅读,对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从伊始到现如今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新版的小学信息技术课本,也发生了知识结构的变化,每课都增加了“知识卡”栏目,让学生阅读并了解除信息技术以外的一些知识,知识结构得到的延伸,延伸的同时,让学生学会信息的获取、处理、应用、创新。创新才是一个国家发展迅猛的推进剂。信息时代的新宠,史蒂夫·乔布斯的一句名言:“创新决定你是领导还是跟从者”,我们国家缺少的正是创新人才,扩宽学生的阅读面,拓展思维空间,为创新做好知识储备,是每个教师应该担当的至高任务,当然也包括我们信息技术教师。
阅读应该是探索与创造的过程,充满了发现、质疑、思考与探究。应提倡相关阅读、比较阅读、多角度阅读、有创意的阅读,发挥联想与想象,拓展思维空间。在我们的信息技术课堂中,同样要渗透阅读,让阅读教学成为师生平等对话的平台,让阅读教学承载信息技术课堂新的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