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一粒沙中看世界——浅析《半张纸》的结构技巧
【作者】 李 慧
【机构】 湖北省十堰市郧阳中学
【摘要】瑞典的作家奥古斯特·斯特林堡的《半张纸》,利用“半张纸”这个特殊的容器,将生活中的不同场景凝固下来,并用双线结构串联起来,彰显出独特的结构技巧,表达出对幸福生活的执着追求。【关键词】结构;蒙太奇手法;双线
【正文】
《半张纸》是瑞典的著名作家奥古斯特·斯特林堡的作品。小说篇幅很短,语言简洁,但表达的意蕴却很丰富。故事是围绕这个年轻的房客来展开的,描写了主人公从恋爱结婚生子到妻子因难产而死的人生经历,以小见大,表达了对人世无常、幸福易逝的感叹,也表达出面对人生的困境,要积极乐观的走下去,勇敢地去追求幸福生活的人生态度。文章记录了两年间全部的罗曼史,纷繁复杂,可以写成一篇长篇小说,可是作者却将之浓缩在1500字以内,这完全得益于作者的写作技巧,下面我将对其结构技巧进行分析。
1.结构是一个容器
传统的小说必须具备三要素:典型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半张纸》也在讲故事,但它却不等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故事。作者淡化了人物形象,环境,故事发生的背景,没有具体的外貌、语言的描述,甚至淡化了情节,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只是通过一个一个的片段回忆连缀文章的。将生活中某一事件,某一情绪固定下来,反映生活的本质。这篇不足两千字的文章,共写了十件事情,如何将这纷纭杂乱的事情记录清楚,并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作者借助了“半张纸”这个特殊的容器,让生活中发生的重要事情凝固下来,使之聚合在同一事物上,又能分别的展现。通过对半张纸的阅读,勾起作者对往事的回忆,人生的喜怒哀乐全部串联在一起,既有跳跃性,又有完整性。作家对主人公两年来的一切没有作细致的描写,而是采用意识流的方法,循着“半张纸”上所提供的一个个电话号码的先后顺序作为主人公意识流动的轨迹,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地展开情节,推出高潮,收束结尾。
2.蒙太奇手法的应用
蒙太奇的手法就是通过镜头、场面、段落的分切与组接,对素材进行选择和取舍,以使表现内容主次分明,达到高度的概括和集中。作者就是选取一些片段,对其进行取舍加工,组合叠加,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这样的一个容器里,要承载那些事物,是经过精心选材的,也显示出作者的独具匠心。每一件事情都是必不可少的,无所取代的。“艾丽丝”是他爱人的名字,也是幸福生活的开端。“银行”表明他的工作和身份,“银行倒闭了,他在短时期的焦虑之后,又找到了另一个工作”说明他生活贫寒,地位卑微,同时也看出他还有一个乐观的心态。“出租马车行和鲜花店”“家具行,室内装饰商——这些人布置了他们这寓所”这些说明了这个男子的幸福生活达到了一个顶峰,在物质和精神上都得到了满足。而“修女”“母亲”“医生”又告诉我们女主人生产了,这该是多么的幸福和快乐啊!“下面的项目他已无法辨认,因为他眼前一切都模糊了,就像溺死的人透过海水看到的那样”用了这样的转折和过渡,告诉我们故事走向了悲剧,女主人因难产和孩子双双离世了!所有的幸福都成了一场空。在这十件事情中任何一件事情都是不能去掉的,这又构成了一个整体。唯一一个不影响整个故事情节的事件,就是“接着是一个男子的名字(已经被划掉了),一个曾经飞黄腾达的朋友”,这个可有可无的情节,其实是作者的精心设计。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暗示了下文人生的悲剧,将上文的快乐的事件和下文悲伤的事件连缀起来;二是点明主题的作用。“一个曾经飞黄腾达的朋友,但是由于事业兴隆冲昏了头脑,以致又潦倒到无可救药的地步,不得不远走他乡。荣华富贵不过是过眼云烟罢了”通过朋友的故事,表达了对人世无常的感叹,也表达出主人公的价值观念,金钱名利,这些都是很容易失去的事物,只有生活中点滴的幸福才是永恒的,值得人们去回味的!也是人们在困境下能够活下去的动力!
3.双线结构
文章表面上看非常的零散,就是将不同的事件组合起来,但是也是井然有序的。作者采用了双线的结构将生活中的小事连缀起来,构成了一篇打动人心的小文。文章的明线是以半张纸上的号码为序,也是以时间为序,首先出现在眼前的是一个名字“艾丽丝”——银行——出租马车行和鲜花店——家具、室内装饰商——一个男人的名字(已经被划掉)——修女——L医生——母亲——红蓝铅笔写的项目——承办人(埋葬事)。简言之,就是恋爱——结婚——生子——丧妻丧子,经历人生最大的快乐和悲伤,从而升华了对人生的看法,表达了文章的主题,我们要铭记的是过去生活中幸福,并从中汲取力量勇敢的前进!另一条线索是文章的暗线也是主人公的情感线索,按照心理的时序来展开的!文章采用的是倒叙的手法,说明事件的结果,“最后一辆搬运车离去了;那位帽子上戴着黑纱的年轻房客还在空房子里徘徊,看看是否有什么东西遗漏了”暗示了这个悲剧的结局,主人公的最初的心情是遗忘,忘记过去发生的一切。接下里是回忆,回忆这两年生活中的快乐和悲伤。“初恋的热情、甜蜜——失业的焦虑、恐慌——蜜月的美妙、和谐——将为人父的惊喜、不安——丧妻夭子的巨大悲痛——最后是骄傲而快乐”,这位房客重温曾经拥有的幸福和曾经遭遇的不幸后,他由选择遗忘,变成了骄傲而快乐。是因为他发现了幸福对人生的意义,肯定了人在命运无常之中对幸福的执著追求。他的这种演绎让读者永远都无法忘记。两条线索并行不悖,将所有的零散的片段串联起来,相互补充,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在《半张纸》中,作者独具匠心的结构技巧和叙述的故事完美地融为一体。作者精心选取不同的片段,将其放在特定的容器半张纸上,并用双线结构串联起来!那不露痕迹的平淡叙述恰如其分地反映了主人公内心深处的那种情感暗流,与此同时,又与主人公强烈的内在情感形成鲜明对比,揭示了文章的主题。《半张纸》是一篇貌似普通平淡、实则回味隽永的短篇小说精品。
《半张纸》是瑞典的著名作家奥古斯特·斯特林堡的作品。小说篇幅很短,语言简洁,但表达的意蕴却很丰富。故事是围绕这个年轻的房客来展开的,描写了主人公从恋爱结婚生子到妻子因难产而死的人生经历,以小见大,表达了对人世无常、幸福易逝的感叹,也表达出面对人生的困境,要积极乐观的走下去,勇敢地去追求幸福生活的人生态度。文章记录了两年间全部的罗曼史,纷繁复杂,可以写成一篇长篇小说,可是作者却将之浓缩在1500字以内,这完全得益于作者的写作技巧,下面我将对其结构技巧进行分析。
1.结构是一个容器
传统的小说必须具备三要素:典型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半张纸》也在讲故事,但它却不等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故事。作者淡化了人物形象,环境,故事发生的背景,没有具体的外貌、语言的描述,甚至淡化了情节,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只是通过一个一个的片段回忆连缀文章的。将生活中某一事件,某一情绪固定下来,反映生活的本质。这篇不足两千字的文章,共写了十件事情,如何将这纷纭杂乱的事情记录清楚,并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作者借助了“半张纸”这个特殊的容器,让生活中发生的重要事情凝固下来,使之聚合在同一事物上,又能分别的展现。通过对半张纸的阅读,勾起作者对往事的回忆,人生的喜怒哀乐全部串联在一起,既有跳跃性,又有完整性。作家对主人公两年来的一切没有作细致的描写,而是采用意识流的方法,循着“半张纸”上所提供的一个个电话号码的先后顺序作为主人公意识流动的轨迹,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地展开情节,推出高潮,收束结尾。
2.蒙太奇手法的应用
蒙太奇的手法就是通过镜头、场面、段落的分切与组接,对素材进行选择和取舍,以使表现内容主次分明,达到高度的概括和集中。作者就是选取一些片段,对其进行取舍加工,组合叠加,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这样的一个容器里,要承载那些事物,是经过精心选材的,也显示出作者的独具匠心。每一件事情都是必不可少的,无所取代的。“艾丽丝”是他爱人的名字,也是幸福生活的开端。“银行”表明他的工作和身份,“银行倒闭了,他在短时期的焦虑之后,又找到了另一个工作”说明他生活贫寒,地位卑微,同时也看出他还有一个乐观的心态。“出租马车行和鲜花店”“家具行,室内装饰商——这些人布置了他们这寓所”这些说明了这个男子的幸福生活达到了一个顶峰,在物质和精神上都得到了满足。而“修女”“母亲”“医生”又告诉我们女主人生产了,这该是多么的幸福和快乐啊!“下面的项目他已无法辨认,因为他眼前一切都模糊了,就像溺死的人透过海水看到的那样”用了这样的转折和过渡,告诉我们故事走向了悲剧,女主人因难产和孩子双双离世了!所有的幸福都成了一场空。在这十件事情中任何一件事情都是不能去掉的,这又构成了一个整体。唯一一个不影响整个故事情节的事件,就是“接着是一个男子的名字(已经被划掉了),一个曾经飞黄腾达的朋友”,这个可有可无的情节,其实是作者的精心设计。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暗示了下文人生的悲剧,将上文的快乐的事件和下文悲伤的事件连缀起来;二是点明主题的作用。“一个曾经飞黄腾达的朋友,但是由于事业兴隆冲昏了头脑,以致又潦倒到无可救药的地步,不得不远走他乡。荣华富贵不过是过眼云烟罢了”通过朋友的故事,表达了对人世无常的感叹,也表达出主人公的价值观念,金钱名利,这些都是很容易失去的事物,只有生活中点滴的幸福才是永恒的,值得人们去回味的!也是人们在困境下能够活下去的动力!
3.双线结构
文章表面上看非常的零散,就是将不同的事件组合起来,但是也是井然有序的。作者采用了双线的结构将生活中的小事连缀起来,构成了一篇打动人心的小文。文章的明线是以半张纸上的号码为序,也是以时间为序,首先出现在眼前的是一个名字“艾丽丝”——银行——出租马车行和鲜花店——家具、室内装饰商——一个男人的名字(已经被划掉)——修女——L医生——母亲——红蓝铅笔写的项目——承办人(埋葬事)。简言之,就是恋爱——结婚——生子——丧妻丧子,经历人生最大的快乐和悲伤,从而升华了对人生的看法,表达了文章的主题,我们要铭记的是过去生活中幸福,并从中汲取力量勇敢的前进!另一条线索是文章的暗线也是主人公的情感线索,按照心理的时序来展开的!文章采用的是倒叙的手法,说明事件的结果,“最后一辆搬运车离去了;那位帽子上戴着黑纱的年轻房客还在空房子里徘徊,看看是否有什么东西遗漏了”暗示了这个悲剧的结局,主人公的最初的心情是遗忘,忘记过去发生的一切。接下里是回忆,回忆这两年生活中的快乐和悲伤。“初恋的热情、甜蜜——失业的焦虑、恐慌——蜜月的美妙、和谐——将为人父的惊喜、不安——丧妻夭子的巨大悲痛——最后是骄傲而快乐”,这位房客重温曾经拥有的幸福和曾经遭遇的不幸后,他由选择遗忘,变成了骄傲而快乐。是因为他发现了幸福对人生的意义,肯定了人在命运无常之中对幸福的执著追求。他的这种演绎让读者永远都无法忘记。两条线索并行不悖,将所有的零散的片段串联起来,相互补充,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在《半张纸》中,作者独具匠心的结构技巧和叙述的故事完美地融为一体。作者精心选取不同的片段,将其放在特定的容器半张纸上,并用双线结构串联起来!那不露痕迹的平淡叙述恰如其分地反映了主人公内心深处的那种情感暗流,与此同时,又与主人公强烈的内在情感形成鲜明对比,揭示了文章的主题。《半张纸》是一篇貌似普通平淡、实则回味隽永的短篇小说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