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课堂教学中使用PowerPoint的几点看法
【作者】 黄虎峰
【机构】 湖北省十堰市第十六中学
【摘要】多媒体教学以其丰富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的教学情景,构建起新型的教学模式。虽然多媒体课件的设计涵盖了文本,图形,声音,动画和视频等多种媒体效果。但对大多数教师而言,教学活动中使用比较多的辅助教学工具还是PPT课件。本文以PPT为例,介绍幻灯片在教学设计中的误区和解决的方法。【关键词】课堂;使用;PPT;看法
【正文】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电脑已广泛应用于现代教育中,给教育改革注入了极大的活力。其中,多媒体教学以其丰富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的教学情景,构建起新型的教学模式。
虽然多媒体课件的设计涵盖了文本,图形,声音,动画和视频等多种媒体效果。但对大多数教师而言,教学活动中使用比较多的辅助教学工具还是PPT课件。本文以PPT为例,介绍幻灯片在教学设计中的误区和解决的方法。
一、教学活动使用PPT存在的误区
PowerPoint(简称PPT或幻灯片)诞生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了,它以其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和良好的交互性能等优势,使其成为在办公中必备的工具之一。无论是开会、培训或销售演示,PPT都已经被广泛应用。而在我们日常学校教学活动中PPT的使用率也非常高,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对PPT的认识主要来自于个人的摸索,在使用过程中频率虽然很高,但是效果却参差不齐。下面谈谈存在的几点问题。
(一)观念上的误区
利用PPT课件配合课堂教学虽然能给我们带来诸多方便和好处,但也并不是越多越好。应该根据需要合理使用PPT。而现在一些教学比赛,优质课评比等都要求讲课必须要有课件,其实也是一种误导,因为它只是一种辅助性的教学手段,不能过分夸大它的作用,我们不能抛弃传统教学方法中的合理有效的东西。想想八,九时年代的那些名师们,在没有PPT课件辅助的情况下,他们的课堂不也是异彩纷呈的吗?
(二)设计上的误区
课堂上使用PPT是为了配合课堂教学,所以制作PPT课件应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首先明确教学目的,要求和教材重、难点。例如:课件设计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还是为了帮助理解或是为了加深印象、促进记忆。所以幻灯片的设计内容的选取应该以教材为基准,从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需要出发。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一些PPT的设计却偏离了教学目标。如:一堂的语文课,本意是让学生识字,但是PPT却呈现出整个教学活动中的全部内容,而且PPT中眼花缭乱的插图,炫目的动画和层出不穷的切换效果,使学生更多的去关注这些形式上的东西,而教学内容却没有记住。
(三)授课中的误区
将PPT课件引入课堂,是为了辅助教学。并不意味着教学课件能成为课堂教学的全部。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老师会出现以课件播放代替课堂授课的情况,不论是课题,例题还是概念甚至是解答过程都由电脑完成。一节课下来,黑板上不留一点痕迹。仿佛这种教学比较有现代感。其实,PPT虽然有诸多优点,却难以根据课堂教学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方法。而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的语言、动作、眼神等肢体语言及恰当的提问,板书都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最能体现教师的基本功和教学艺术。
既然PPT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PPT课件的好坏应体现在其使用效果上,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幻灯片的教学效果呢?
二、提高PPT教学效果的建议
(一)正确理解PPT的作用,合理的利用PPT
先进的教学技术不代表先进的教学理念。现代教育理念要求,课堂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创造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环境,使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与素质培养统一起来,如果任何课堂都使用PPT或是在使用PPT外衣下,依旧进行着传统教学,课堂上依然以讲解为中心,学生依然被动接受,这就与传统教学毫无区别。教师要认识到真正的现代教育,是通过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合理分析、整合、设计,实现教学优化。教师要尊重教学规律,在使用PPT之前,认真考虑否是使用,如何使用,精心选择,合理组织教材,选择合适的PPT模式和教学手段。
(二)精心研究教材,用心制作PPT课件
虽然教师可以直接从网上借鉴已经制作成熟的各学科PPT课件,但是课件和教案一样,应充分体现教师自己对教材的理解以及自己的教学思想。因此,PPT课件并不具有很强的通用性,常常需要老师自己动手制作,所以需要老师首先认真备课,然后用心制作PPT。此外,制作PPT也要有基本的设计理念,如文字大小,背景颜色,图片的选取与排版等,要站在观众的角度制作PPT,以便于阅读,促进理解或加深记忆。
(三)PPT课件应与传统教学优势互补
我们不能把PPT课件制作流于形式,一节课单纯的讲解PPT上的内容或是搞搬家式的课堂教学。只考虑教师的方便,什么课都搞成电脑演示,那么将只会适得其反。应把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教具、学具、黑板)结合起来,优势互补,方能使教学手段整体优化。如,PPT课件教学不能完全割舍教师的板书。尤其是现场即时性板书则更能满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需要,并且对学生还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总之,PPT进入课堂势不可挡,只有和传统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扬长避短,有效的利用PPT,才能最大限度地优化课堂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提高教学质量和课堂效益。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电脑已广泛应用于现代教育中,给教育改革注入了极大的活力。其中,多媒体教学以其丰富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的教学情景,构建起新型的教学模式。
虽然多媒体课件的设计涵盖了文本,图形,声音,动画和视频等多种媒体效果。但对大多数教师而言,教学活动中使用比较多的辅助教学工具还是PPT课件。本文以PPT为例,介绍幻灯片在教学设计中的误区和解决的方法。
一、教学活动使用PPT存在的误区
PowerPoint(简称PPT或幻灯片)诞生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了,它以其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和良好的交互性能等优势,使其成为在办公中必备的工具之一。无论是开会、培训或销售演示,PPT都已经被广泛应用。而在我们日常学校教学活动中PPT的使用率也非常高,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对PPT的认识主要来自于个人的摸索,在使用过程中频率虽然很高,但是效果却参差不齐。下面谈谈存在的几点问题。
(一)观念上的误区
利用PPT课件配合课堂教学虽然能给我们带来诸多方便和好处,但也并不是越多越好。应该根据需要合理使用PPT。而现在一些教学比赛,优质课评比等都要求讲课必须要有课件,其实也是一种误导,因为它只是一种辅助性的教学手段,不能过分夸大它的作用,我们不能抛弃传统教学方法中的合理有效的东西。想想八,九时年代的那些名师们,在没有PPT课件辅助的情况下,他们的课堂不也是异彩纷呈的吗?
(二)设计上的误区
课堂上使用PPT是为了配合课堂教学,所以制作PPT课件应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首先明确教学目的,要求和教材重、难点。例如:课件设计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还是为了帮助理解或是为了加深印象、促进记忆。所以幻灯片的设计内容的选取应该以教材为基准,从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需要出发。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一些PPT的设计却偏离了教学目标。如:一堂的语文课,本意是让学生识字,但是PPT却呈现出整个教学活动中的全部内容,而且PPT中眼花缭乱的插图,炫目的动画和层出不穷的切换效果,使学生更多的去关注这些形式上的东西,而教学内容却没有记住。
(三)授课中的误区
将PPT课件引入课堂,是为了辅助教学。并不意味着教学课件能成为课堂教学的全部。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老师会出现以课件播放代替课堂授课的情况,不论是课题,例题还是概念甚至是解答过程都由电脑完成。一节课下来,黑板上不留一点痕迹。仿佛这种教学比较有现代感。其实,PPT虽然有诸多优点,却难以根据课堂教学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方法。而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的语言、动作、眼神等肢体语言及恰当的提问,板书都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最能体现教师的基本功和教学艺术。
既然PPT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PPT课件的好坏应体现在其使用效果上,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幻灯片的教学效果呢?
二、提高PPT教学效果的建议
(一)正确理解PPT的作用,合理的利用PPT
先进的教学技术不代表先进的教学理念。现代教育理念要求,课堂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创造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环境,使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与素质培养统一起来,如果任何课堂都使用PPT或是在使用PPT外衣下,依旧进行着传统教学,课堂上依然以讲解为中心,学生依然被动接受,这就与传统教学毫无区别。教师要认识到真正的现代教育,是通过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合理分析、整合、设计,实现教学优化。教师要尊重教学规律,在使用PPT之前,认真考虑否是使用,如何使用,精心选择,合理组织教材,选择合适的PPT模式和教学手段。
(二)精心研究教材,用心制作PPT课件
虽然教师可以直接从网上借鉴已经制作成熟的各学科PPT课件,但是课件和教案一样,应充分体现教师自己对教材的理解以及自己的教学思想。因此,PPT课件并不具有很强的通用性,常常需要老师自己动手制作,所以需要老师首先认真备课,然后用心制作PPT。此外,制作PPT也要有基本的设计理念,如文字大小,背景颜色,图片的选取与排版等,要站在观众的角度制作PPT,以便于阅读,促进理解或加深记忆。
(三)PPT课件应与传统教学优势互补
我们不能把PPT课件制作流于形式,一节课单纯的讲解PPT上的内容或是搞搬家式的课堂教学。只考虑教师的方便,什么课都搞成电脑演示,那么将只会适得其反。应把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教具、学具、黑板)结合起来,优势互补,方能使教学手段整体优化。如,PPT课件教学不能完全割舍教师的板书。尤其是现场即时性板书则更能满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需要,并且对学生还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总之,PPT进入课堂势不可挡,只有和传统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扬长避短,有效的利用PPT,才能最大限度地优化课堂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提高教学质量和课堂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