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作者】 黄 瑞
【机构】 广西宾阳县邹圩中学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既激发了广大师生的创造力与潜能,给我们带来了发展的机遇;是以班级授课为前导结构,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的一种教学活动方式。【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激励机制;适时引放
【正文】
《初中思品课课程标准》把“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即从被动的接受性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究性学习,以适应未来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需要。”作为思品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该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本人在思想品德教学实践中,对小组合作学习有一些想法、做法,现谈几点陋见,
一、小组合作学习界定
小组合作学习是以班级授课为前导结构,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的一种教学活动方式。其实质就是以小组为组织形式,借助小组成员之间的协作,完成特定的任务。
二、构建合作小组
组建合作小组时,由于成员有文化基础、智力水平、能力倾向、性别、兴趣、爱好等差异,导致优秀生、中等生、学困生的出现。因此分成由各层次学生组成的组,各组间实力尽可能平衡。贯彻“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方法,人数最好是6—8人为一组,且安排好小组长、汇报员、记录员,噪音控制员、评分员等角色,
三、建立合理的评价激励机制。
评价激励机制是开展小组合作的指挥棒,是提高课堂效率、引导小组合作发展方向最有效的手段。制定有利于组间竞争的制度,可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性、团结合作性。评价激励机制有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等。
1、学生自评
自评的过程就是一个反思的过程。通过自评,便于查找和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以利于改进。从组长就开始,每个同学都纷纷深刻的反省自己的不足。这样可以让同学们互帮互比,团结一心,个别同学也能管好自己。
2、小组互评
各组之间、每组成员之间,在自评以后,进行互评。办理每周一次开展优秀学习小组评选活动。各个组长根据参与度、投入度、精彩呈现等方面在广泛征求小组成员的意见之后,代表小组给其他小组打一个分数,然后将评价结果汇总到班长那里。班长在结合班干部对各组一周表现打分,综合评出一个最佳学习小组,并将本周最佳小组进行公开表扬。小组互评结果可以累计,作为期末评优的依据。这样可以让小组和小组之间产生良好的竞争,而且小组的每个小组成员都明确评价标准,可以及时知道自身的不足,随时改进。
3、教师点评
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是学生任务的驱动者,是学生思维发展的促进者,更是学生课堂绩效的权威评判者。教师的评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的成功与否决定着小组合作学习课堂的走向。我们可以创设一种“发现闪光点、鼓励自信心”的激励评价机制,以鼓励为主要手段对学习小组进行评价。课堂上依据设计的问题难易程度,将展示分个人和集体两种形式进行。个人展示那些基础性、较容易的知识点,采用抢答和点名两种方式,对回答正确的同学,不光给所在小组记分,而且要对该学生进行表扬。课堂结束时,老师汇总各组个人和集体的得分并填入表格,作为各组评选的依据。
四、激发小组合作兴趣
问题是开展小组讨论的中心,合作讨论要始终围绕着问题进行。小组合作教学是通过教师设计教学问题来引发学生主动参与讨论,激发学生自己探索,形成自己的观点。从而发现新问题。如在教学“依法治国”这一内容时选取“李刚门”事件来让学生进行探讨,学生就能根据事件从国家、政府、社会舆论、个人角度等进行思考有关依法治国的相关知识。同时也要重视学生的独立探究过程。只有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才能使讨论有所得,有所获。
五、适时引放
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对教师而言,决不仅仅是一种教学形式上的简单转换,而是一种教育观念上的深刻转变,是对学生主体性的进一步的认识过程。“引”是指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时,不能袖手旁观,而要深入到小组中去,了解他们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思考的疑难点。适时地考虑学生需要什么,创设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使得“一石”能激起“千层浪”;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跳起来”能“摘到果子”;有趣味性的问题,设法让学生“欲罢不能”。“放”是指教师不要怕孩子暴露问题,要解放孩子的身心,要尊重学生的思维成果。一些看似错误的回答也可能蕴含着创新的火花,教师不要轻易否定学生在深思熟虑的基础上答的一个答案,虽然言之有理但就是因为不符合老师的标准答案而被一棍子打死,学生怎么再能畅所欲言、积极思维呢?当然,对于学生出现的原则性的错误我们不能视而不见,我们应在肯定其合理性的基础上帮助其分析错因,使其在心服口服的前提下走向成功。
六、归纳提升
使讨论更有针对性、更为全面。要重视问题设置和作业设计。教师的课堂设问和作业设计不仅要体现教学的重点,还要体现引导、点拨的作用。科学的设问和精选的作业,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是对学生学习无声的引领,神来的点拨。同时要注重引导学生把握知识要点,提升归纳概括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学生发展的需要。在思品课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完整、充分的尊重学生亲身体验与感受,正视学生心理与情感体验的差异,适时、适度地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提高学生的合作技能。勇于实践,敢于创新,勤于探究,善于总结,就一定能掌握小组合作的新规律,开创小组合作学习的新天地,为教育改革与发展做出我们的贡献。
《初中思品课课程标准》把“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即从被动的接受性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究性学习,以适应未来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需要。”作为思品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该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本人在思想品德教学实践中,对小组合作学习有一些想法、做法,现谈几点陋见,
一、小组合作学习界定
小组合作学习是以班级授课为前导结构,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的一种教学活动方式。其实质就是以小组为组织形式,借助小组成员之间的协作,完成特定的任务。
二、构建合作小组
组建合作小组时,由于成员有文化基础、智力水平、能力倾向、性别、兴趣、爱好等差异,导致优秀生、中等生、学困生的出现。因此分成由各层次学生组成的组,各组间实力尽可能平衡。贯彻“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方法,人数最好是6—8人为一组,且安排好小组长、汇报员、记录员,噪音控制员、评分员等角色,
三、建立合理的评价激励机制。
评价激励机制是开展小组合作的指挥棒,是提高课堂效率、引导小组合作发展方向最有效的手段。制定有利于组间竞争的制度,可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性、团结合作性。评价激励机制有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等。
1、学生自评
自评的过程就是一个反思的过程。通过自评,便于查找和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以利于改进。从组长就开始,每个同学都纷纷深刻的反省自己的不足。这样可以让同学们互帮互比,团结一心,个别同学也能管好自己。
2、小组互评
各组之间、每组成员之间,在自评以后,进行互评。办理每周一次开展优秀学习小组评选活动。各个组长根据参与度、投入度、精彩呈现等方面在广泛征求小组成员的意见之后,代表小组给其他小组打一个分数,然后将评价结果汇总到班长那里。班长在结合班干部对各组一周表现打分,综合评出一个最佳学习小组,并将本周最佳小组进行公开表扬。小组互评结果可以累计,作为期末评优的依据。这样可以让小组和小组之间产生良好的竞争,而且小组的每个小组成员都明确评价标准,可以及时知道自身的不足,随时改进。
3、教师点评
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是学生任务的驱动者,是学生思维发展的促进者,更是学生课堂绩效的权威评判者。教师的评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的成功与否决定着小组合作学习课堂的走向。我们可以创设一种“发现闪光点、鼓励自信心”的激励评价机制,以鼓励为主要手段对学习小组进行评价。课堂上依据设计的问题难易程度,将展示分个人和集体两种形式进行。个人展示那些基础性、较容易的知识点,采用抢答和点名两种方式,对回答正确的同学,不光给所在小组记分,而且要对该学生进行表扬。课堂结束时,老师汇总各组个人和集体的得分并填入表格,作为各组评选的依据。
四、激发小组合作兴趣
问题是开展小组讨论的中心,合作讨论要始终围绕着问题进行。小组合作教学是通过教师设计教学问题来引发学生主动参与讨论,激发学生自己探索,形成自己的观点。从而发现新问题。如在教学“依法治国”这一内容时选取“李刚门”事件来让学生进行探讨,学生就能根据事件从国家、政府、社会舆论、个人角度等进行思考有关依法治国的相关知识。同时也要重视学生的独立探究过程。只有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才能使讨论有所得,有所获。
五、适时引放
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对教师而言,决不仅仅是一种教学形式上的简单转换,而是一种教育观念上的深刻转变,是对学生主体性的进一步的认识过程。“引”是指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时,不能袖手旁观,而要深入到小组中去,了解他们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思考的疑难点。适时地考虑学生需要什么,创设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使得“一石”能激起“千层浪”;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跳起来”能“摘到果子”;有趣味性的问题,设法让学生“欲罢不能”。“放”是指教师不要怕孩子暴露问题,要解放孩子的身心,要尊重学生的思维成果。一些看似错误的回答也可能蕴含着创新的火花,教师不要轻易否定学生在深思熟虑的基础上答的一个答案,虽然言之有理但就是因为不符合老师的标准答案而被一棍子打死,学生怎么再能畅所欲言、积极思维呢?当然,对于学生出现的原则性的错误我们不能视而不见,我们应在肯定其合理性的基础上帮助其分析错因,使其在心服口服的前提下走向成功。
六、归纳提升
使讨论更有针对性、更为全面。要重视问题设置和作业设计。教师的课堂设问和作业设计不仅要体现教学的重点,还要体现引导、点拨的作用。科学的设问和精选的作业,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是对学生学习无声的引领,神来的点拨。同时要注重引导学生把握知识要点,提升归纳概括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学生发展的需要。在思品课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完整、充分的尊重学生亲身体验与感受,正视学生心理与情感体验的差异,适时、适度地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提高学生的合作技能。勇于实践,敢于创新,勤于探究,善于总结,就一定能掌握小组合作的新规律,开创小组合作学习的新天地,为教育改革与发展做出我们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