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初中思品课教学如何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
【作者】 约麦尔·图尔荪
【机构】 新疆喀什疏勒县巴仁乡第二中学
【摘要】新课程标准实施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引领作用日益突出,本文着重从良好品德形成的指引者、法律意识形成和初步认识社会的启蒙者、身心健康成长的疏导者、和谐人际关系形成的引路人四方面谈思想品德教师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引领作用。【关键词】初中思品;课堂教学;引领启迪;能力培养
【正文】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当前社会的变化发展,对人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要求,而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在思想品德的发展上得到有效帮助和正确指导。这就对中学思品教师的素质修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必须以更新的形象出现在课堂上,成为学生喜爱的一本鲜活的人生教科书。
一、初中思品教师是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指引者
《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初中思品课的性质:“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这就是说,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初步的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以及有关社会科学常识教育、相关法律知识学习的必修课程,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它对学生逐步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着奠基作用。而教师高尚的人格对学生不是一种暂时性的教育因素,它会像种子一样撒播在学生心田,在学生的精神世界里绽放出灿烂和美好。
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智慧的代表,是高尚人格的化身。教师个人的道德行为对学生有着强烈的示范性,其道德影响广泛而深远,教师的思想品德、人格修养甚至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教师对学生心灵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
青少年学生具有很强的“向师性”,注意观察他的一言一行,加以模仿,转化成自己的言行。所以中学政治教师要扩大知识视野,不断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应该有自己的知识结构和知识特色,不仅掌握教科书上的知识,还应当了解本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把握知识的内在规律。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结合教学工作的需要,构建富有个性的知识结构,使自己的观念、思维方式、表达方式不断与时俱进,并有机地无形地渗透于自己的教学过程中。
二、初中思品教师是学生法律意识形成和初步认识社会的启蒙者
近年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的发生率有所增高,我们的校园迫切的需要法律。在世界教育日趋法制化的当代,依法执教不仅具有职业道德意义,同时也是教育自身得以更好发展的内在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自觉遵纪守法方面取得好的效果。教师不仅仅是一个教育者,而是教育内部的一个重要的执法者。只有这样才能争取教育社会地位的保障,才能自觉维护和保障受教育者的合法权利,才能不断提高受教育者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律己、依法办事的能力,真正做到知法、守法,运用法律准绳较好的处理和解决教育过程中涉及的各种法律问题,以维护教育的公平和正义性,并为学生树立好榜样。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三、初中思品教师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疏导者
教师心理健康对于教育教学质量、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心理健康会直接影响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师生互动的过程与质量以及师生关系的建立,从而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发展。
中学思品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主要体现在: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浓厚兴趣,勇于进取,勤奋向上;性格开朗,自我悦纳,胸怀坦荡;情绪稳定,自信乐观,有轻松愉快的心境,善于自解;有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面对挫折,有较强的承受能力;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发扬合作精神;乐于交流,有较强的适应性。
一名合格的中学思品教师,要思考如何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素质等问题。因此,中学思品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心理教育能力,这样才能将自身的优秀素质内化为学生的素质,变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心理教育以复杂多变的心理为对象,很难找到现成的答案,需要教师具有探索精神,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初中思品教师是学生和谐人际关系形成的引路人
在思品课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必然要与人交往——与老师、同学、家长、社会上的人交往。参加的活动越多,交往频率越高,交往的面则越广。
我们只有在了解学生的真情实感,准确了解学生的内心活动,个性特征和智力水平的基础上,才能有针对性地实施相应的教育教学措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是通过各种活动细心观察,深入细致地了解每个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纷繁复杂的情况,如学生在日常活动(如上课、作业、考试、体育活动、公益活动等)中表现出来的兴趣、爱好、责任感、荣誉感、行为的谨慎度、思维的方式、思想境界等情况作细致入微的了解,就能获得较为准确的信息。进而分析研究他们心里和个性特点形成的原因,才能逐渐掌握每个学生的特有兴趣、专长、性格与脾气,然后采取不同的指导方式,使学生从不同的起点上都得到发展,有所进步和提高。
总之,中学思品教师应是一部活生生的人生教科书。在这本教科书中,学生学到的是做人的坦诚、无私、大度;是对生命的热爱、对事业的忠诚追求、对社会的正确认识;是获得人生成功的阶梯、攀登人生高峰的拐杖;是自我健康成长、实现人生理想的催化剂。让我们每一位思品教师都不断地向这部书中添彩,使更多学生的人生变得更为精彩!
参考文献:
[1]姚冬梅,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不确定性[J];理论月刊;2010年02期
[2]卢景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新论[J];探索;2006年02期
[3]李丽华;张新霞,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辩证关系初探[J];沧桑;2010年04期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当前社会的变化发展,对人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要求,而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在思想品德的发展上得到有效帮助和正确指导。这就对中学思品教师的素质修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必须以更新的形象出现在课堂上,成为学生喜爱的一本鲜活的人生教科书。
一、初中思品教师是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指引者
《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初中思品课的性质:“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这就是说,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初步的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以及有关社会科学常识教育、相关法律知识学习的必修课程,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它对学生逐步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着奠基作用。而教师高尚的人格对学生不是一种暂时性的教育因素,它会像种子一样撒播在学生心田,在学生的精神世界里绽放出灿烂和美好。
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智慧的代表,是高尚人格的化身。教师个人的道德行为对学生有着强烈的示范性,其道德影响广泛而深远,教师的思想品德、人格修养甚至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教师对学生心灵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
青少年学生具有很强的“向师性”,注意观察他的一言一行,加以模仿,转化成自己的言行。所以中学政治教师要扩大知识视野,不断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应该有自己的知识结构和知识特色,不仅掌握教科书上的知识,还应当了解本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把握知识的内在规律。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结合教学工作的需要,构建富有个性的知识结构,使自己的观念、思维方式、表达方式不断与时俱进,并有机地无形地渗透于自己的教学过程中。
二、初中思品教师是学生法律意识形成和初步认识社会的启蒙者
近年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的发生率有所增高,我们的校园迫切的需要法律。在世界教育日趋法制化的当代,依法执教不仅具有职业道德意义,同时也是教育自身得以更好发展的内在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自觉遵纪守法方面取得好的效果。教师不仅仅是一个教育者,而是教育内部的一个重要的执法者。只有这样才能争取教育社会地位的保障,才能自觉维护和保障受教育者的合法权利,才能不断提高受教育者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律己、依法办事的能力,真正做到知法、守法,运用法律准绳较好的处理和解决教育过程中涉及的各种法律问题,以维护教育的公平和正义性,并为学生树立好榜样。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三、初中思品教师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疏导者
教师心理健康对于教育教学质量、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心理健康会直接影响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师生互动的过程与质量以及师生关系的建立,从而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发展。
中学思品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主要体现在: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浓厚兴趣,勇于进取,勤奋向上;性格开朗,自我悦纳,胸怀坦荡;情绪稳定,自信乐观,有轻松愉快的心境,善于自解;有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面对挫折,有较强的承受能力;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发扬合作精神;乐于交流,有较强的适应性。
一名合格的中学思品教师,要思考如何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素质等问题。因此,中学思品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心理教育能力,这样才能将自身的优秀素质内化为学生的素质,变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心理教育以复杂多变的心理为对象,很难找到现成的答案,需要教师具有探索精神,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初中思品教师是学生和谐人际关系形成的引路人
在思品课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必然要与人交往——与老师、同学、家长、社会上的人交往。参加的活动越多,交往频率越高,交往的面则越广。
我们只有在了解学生的真情实感,准确了解学生的内心活动,个性特征和智力水平的基础上,才能有针对性地实施相应的教育教学措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是通过各种活动细心观察,深入细致地了解每个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纷繁复杂的情况,如学生在日常活动(如上课、作业、考试、体育活动、公益活动等)中表现出来的兴趣、爱好、责任感、荣誉感、行为的谨慎度、思维的方式、思想境界等情况作细致入微的了解,就能获得较为准确的信息。进而分析研究他们心里和个性特点形成的原因,才能逐渐掌握每个学生的特有兴趣、专长、性格与脾气,然后采取不同的指导方式,使学生从不同的起点上都得到发展,有所进步和提高。
总之,中学思品教师应是一部活生生的人生教科书。在这本教科书中,学生学到的是做人的坦诚、无私、大度;是对生命的热爱、对事业的忠诚追求、对社会的正确认识;是获得人生成功的阶梯、攀登人生高峰的拐杖;是自我健康成长、实现人生理想的催化剂。让我们每一位思品教师都不断地向这部书中添彩,使更多学生的人生变得更为精彩!
参考文献:
[1]姚冬梅,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不确定性[J];理论月刊;2010年02期
[2]卢景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新论[J];探索;2006年02期
[3]李丽华;张新霞,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辩证关系初探[J];沧桑;2010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