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藏族民间游戏在幼儿园中的教育意义

【作者】 宋世杰

【机构】 甘肃省合作市第二幼儿园

【摘要】游戏是幼儿童年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孩子童年的欢乐、自由和权利的象征。丰富多彩的游戏不仅可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而且能增长幼儿的知识发展智力,而藏族民间游戏同样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童年的欢乐。
【关键词】藏族民间游戏;教育意义
【正文】 

  游戏在幼儿园中是幼儿的基本活动,也是幼儿园的主要教学手段,利用藏族民间游戏来促进幼儿教育,培养孩子的交际能力与合作能力,发展了幼儿的智力,使孩子在轻松活泼的环境中得到了发展。藏族民间游戏是民间传下来的一种游戏形式,简单易学不受场地、人数、孩子接收能力差异的限制,三五成群就可以进行,而且趣味性强,种类繁多,不仅能促进幼儿基本动作的发展、口语能力的发展,还能促使幼儿社会性及其它能力的发展。
  一、藏族民间游戏与幼儿发展。
  1、藏族民间游戏与幼儿体质发展。藏族民间游戏种类繁多,对幼儿身体发展起着多方面的作用。“踢毽子”“跳绳”、“ 跳皮筋”“钻山洞”等游戏能促进幼儿走、跑、跳、钻等大肌肉动作的发展“丢沙包”、“弹珠子”、“跳格子”、“跳竹竿”、 “翻绳”、“夹弹子”等游戏能发展幼儿小肌肉群和手眼的配合协调,“抽七打八”“踩高翘”等游戏能训练幼儿的平衡能力,使幼儿身体匀称和谐的发育。藏族民间游戏中的各种动作促使幼儿机体健康和谐的发展,从而增强他们的体质。
  2、藏族民间游戏与幼儿身体技能的协调发展。通过教学实践觉得一些运动类藏族民间游戏能促进幼儿身体素质的发展。如“找牛犊”、“贴膏药”、“ 老虎捉羊”、“ 找羊毛球”等游戏不仅能促使幼儿身体技能的协调发展,还能培养幼儿初步的自我保护能力和机智勇敢的精神;“木头人”、“抬花轿”等游戏能发展幼儿的自控能力;“刚再”“龙宫偷宝”、“金锁银锁”等游戏能发展幼儿反应的敏捷性。“瞎子摸瘸脚”游戏中,瞎子必须蒙住眼睛,瘸脚必须把一手一脚绑在一起,这个游戏难度大,能锻炼幼儿的意志。还有“运粮忙”游戏,幼儿要克服各种障碍运送粮食到目的地,这一活动也能增强意志使幼儿获得耐挫能力。
  3、藏族民间游戏与幼儿合作能力发展。通过藏族民间游戏增强幼儿的同伴合作意识。如游戏“二人三足”要求幼儿齐心协力到达指定点为获胜方,在这一游戏中充分体现了幼儿合作的价值所在。还有藏族民间游戏的一物多玩,给幼儿提供了自由探索、大胆想象、动手创造的机会。如一根竹杆、一个轮子、一张草席,幼儿通过动脑筋能玩出骑马、跳竹杆、推小车、舞龙等多种玩法。“踢毽子”游戏,幼儿创造性地碗出了单脚踢、双脚踢、踢一下接住、两人轮流出脚踢等多种花样,让幼儿在无意识中了解了游戏规则以及增强了合作的意识。
  4、藏族民间游戏与幼儿学习生活的趣味性发展。藏族民间游戏提供了幼儿语言和情感交流的机会与条件。如游戏“炒豆子”。两个幼儿在游戏的同时用语言表达“炒、炒、炒豆子、炒好豆子翻跟头”。这一游戏中教师除了让幼儿炒豆子外,还把幼儿平时生活中常见的食物渗透到游戏中.如“炒青菜、炒青菜、炒好青菜开饭了。”幼儿非常喜欢这样的改编儿歌的游戏。又如游戏“拍大麦 ”中 “一箩麦、两箩麦、三箩开始拍大麦,噼噼啪、噼噼啪、阿姨叫我买苹果”两个幼儿边念儿歌边拍手,在愉悦的情景中游戏。藏族民间游戏的规则还能帮助幼儿摆脱自我中心,向社会合作发展。每个游戏的规则是幼儿必须遵守的,游戏对幼儿的诱惑会使他们控制自己的行为而遵守规则。这样,幼儿在与同伴游戏中掌握了规则,从而形成了人际协调的合作关系。通过此类藏族民间游戏,充分培养了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同伴之间的合作能力。藏族民间游戏有它独特的趣味性,它对幼儿的自制力和坚持性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例如“切西瓜”游戏时,大部分幼儿处于等待之中,有的幼儿甚至一次也没轮到,按幼儿的年龄特点分析,他们早熬不住了。但藏族民间游戏独特的趣味性吸引了幼儿把游戏中的等待转变成自身内在的需要。又如“高人矮人”游戏中,儿歌停止时小朋友们如果躲起来了必须保持不动,如果前来救援的人没救到他他就只能乖乖地蹲在那儿,这对一个幼儿来说特别是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的孩子无疑是一个比较严峻的考验,因为他们自始至终只能蹲在那儿等待别人来救他。这对孩子的坚持性、自觉性的养成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时刻渗透藏族民间游戏。 
  1、晨间入园是幼儿愉快地开始一天生活的关键。每天早上幼儿三三两两陆续来到幼儿园,老师为孩子们在活动区角准备了许多适合桌面活动的游戏材料,孩子们可以自由选择游戏材料,可以一个人玩也可以和同伴一起玩“叠叠高”“挑小棒”“抓籽”等游戏。这些游戏运动量小,但是可以起到发展幼儿小肌肉动作和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
  2、户外体育锻炼。户外锻炼的藏族民间游戏很多,如江克勒格、找牛犊、踩高翘、老虎捉羊、玩陀螺、跳竹杆、找羊毛球等。幼儿可以根据意愿自由寻找游戏伙伴自选玩具、自选玩法或自己商量制定游戏规则、改变玩法。这些游戏运动量较大,除了发展动作还可以培养幼儿交往、谦让、合作的精神。
  3、教育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我们主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班级实际情况按教学目标选用适当的藏族民间游戏。如中班上学期健康教育目标之一是“在一定范围内四散地追逐跑”我们就选择“荷花荷花几月开”“老狼老狼几点了”“老虎捉羊”等游戏。生动有趣的游戏使幼儿在愉快的嬉戏中发展了跑的动作。遵循小班幼儿年龄的特点我们在开展藏族民间体育游戏中总是离不开生动形象的语言,这样的语言能促使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并保持兴趣。
  4、自由活动。在一日生活中免不了有许多零散的时间如幼儿课间、饭前饭后、离园前等各环节过渡时,我们选择一些不受时间、场地限制,玩具携带方便,便于收拢的藏族民间游戏穿插在零散时间中进行。如“阿不多尔”、“找东西南北”、“蚊子叮人”、“石头剪子布”等。这样不仅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过渡自然,管而不死,活而不乱,同时减少了排队等待时间。将藏族民间游戏贯穿在一日活动中,也体现了动静交替的原则。
  藏族民间游戏作为我国优秀民间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充分挖掘了身边的教育资源,以追求最大的教育利益。它的材料是土的,但教育是灵活的;材料是旧的,教育是新的;材料是粗的,教育是细的;材料是廉的,驾驭价值是高的。在藏族民间游戏的实践过程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它对幼儿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孩子们健康成长的良好伴侣。我们应充分利用好藏族民间游戏,愿我们的藏族民间游戏之花越开越美,愿我们的孩子健康成长。藏族民间游戏是幼儿快乐的源泉,我们深深地感受到藏族民间游戏这一宝贵的教育资源对幼儿教育的作用,我们希望更多的人来关注藏族民间游戏,同时我们也将在原有的基础上深入实践、深入反思,更大程度地提高藏族民间游戏的教育价值。
  参考文献:
  [1]高志方 《幼儿园游戏与玩具研究》早期教育编辑部 1992 年 12 月第 1版 
  [2]邱学青 《学前儿童游戏》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1 年 1 月第 1 版 
  [3]许政涛 《幼儿园游戏与玩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年4 月第 1 版 
  [4]周 兢 《中国民间游戏》 江苏少年出版社 1991 年 9 月第 1 版 
  [5]《幼儿园指导(纲要)》
  [6]周炜《介绍三种藏族游戏》 《西藏民俗》1994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