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感悟小学英语语法教学

【作者】 郭颖彦

【机构】 贵州省兴义第八中学附小学

【摘要】 教师能否把课堂变为有声有色的舞台,启发学生的思维,引起他们的求知欲,授课的趣味性就成为不可等闲视之的问题了。在教学内容、目的已确定的情况下,趣味性往往会成为获得最佳教学效果的关键。什么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的趣味性?为什么趣味性如此重要?要做到课堂教学有趣味决非易事,它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要求从事教学的人员反复实践,不断探索。
【关键词】英语;教学;趣味性
【正文】 

  在小学英语教学阶段,常常可以看到平行的几个班级的教材、课程、课时、学生业源及其入学水平大致相似,但教学效果却迥异,其原因各有不同。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教师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而教学法的核心是否能根据学生的实际,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换言之,即能否把课堂变为有声有色的舞台,启发学生的思维引起他们的求知欲,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和要求。因此,教师授课的趣味性应成为了不可等闲之的问题 。在教学内容、目的己确定的情况下,趣味性往往会成为获得最佳教学效果的关键。什么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的趣味性?为什么趣味性如此重要?要做到课堂教学有趣味决非易事,它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要求从事教学的人员反复实践,不断探索。当然,趣味:顾名思义,是有趣好玩,风趣等,但这种趣味决非只是为了轻松一下,一笑了之。前苏联教育家科罗寥夫说:“有趣味,有吸引力的东西识记可能性几乎增加一倍半”。“轻松的,尤其是令人发笑的东西但无意记忆的效率提高70%”。显而易见,趣味不是目的而是为了创造一个热气腾腾、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学得“津津有味”目的还是在于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潜力,最后达到掌握外语的目的。
  一、趣味导入
  如果教师每天上课都是千篇一律的开场白“Today we are going to do lesson…” “First  new  words”,或者 “Now  open your book at page…”学生就会感到索然无味,甚至厌烦、失望,俗语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也是这样,设计并组织好新主课的开始,结合所教内容先用适当的方法,把学习带进学习的大门,这是学习知识的第一步。如果一堂课的开始,教师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地导入新课,学生就会兴趣盎然,精神集中,劲头十足地投入新课的学习。例如第五册的Unit 3, 我们可把教具钟拨到6:30展示在全班面前问到 “What  time  is  it?” 同学们回答  “It's  half  past  six ” 老师用手摸摸肚子装出一副很饿的样子“I'm  hungry ,I'd  like a glass of milk and an egg.”这样的导入,即复习了旧知识,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引起他们的兴趣,从而自然地过渡到后面的讲授新课,但是在联系旧知识内容的选择上应充分体现与新教学内容的连贯性,若导入与本堂课的内容脱节,尽管导入多么别致、精彩,吸引人,都不可能产生好的教学效果。
  二、讲练新课
  让学生单啃一句句干巴巴的句子,死记硬背那些难记难写的单词,单调的翻译课文讲解句型,都直接影响着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和心智成长的阶段,他们年龄小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自我控制力较差,在上课时常常会出现“说话、玩东西、开小车”的状态,从而引起课堂秩序涣散,影响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因此生动活泼的讲解,多样化的操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习在课堂上始终保持旺盛的学习精力和高度的兴奋状态。
  1、教词汇的艺术
  就词汇而言“义”、“音”或具体的情景以教学目的相适应的方法,从而使学生不单纯的去听课,更重要是感受和理解,应用新知识。例如:meet、meat;  two、  too;这两组单词是同音,异形导义,把它们放在一起让同学们找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变学生的好奇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建筑在积极、活跃的基础上来学习就不那么苦燥了,又如单词Indian               mix 把这些单词加上笔画,单词活灵活现,你能猜想到学生在看这些单词后,他们没有刻意地去记单词的意思,而这个单词的意思却自然地留在了他们的脑子里,使课堂生动活泼的方式是各种多样的,先定那种方法用在那堂课的教学,才能便自然真切,这些都是要我们自己去开动脑子。又如“dance; sing ;walk; run; 等词,就要真正的多活动起来,积极地把我们多方面的感知活动加入词汇学习中去,再如教arm ;foot ;leg;  eye;  nose  ear 等词时,补充touch  一词,然后进行情景练习,教师发命令学生做动作,T:“Touch your eyes”.或教师做动作学生说S:“You are touching your eyes”.,这些方法都增加了课堂的活跃气氛,增加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句型训练的生动活泼
  为了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旺盛的学习精力和高度兴奋状态,教师必须经常变换操练技术,训练同一句型结构、机械、单词、枯燥,任何一种教学方式都不能用得过久。例如在练习“What's your name?”为个句型时,让学生每人给自己取一个英文名字,暂时不让旁人知道,然后前后四人一组,其中一人必须问其他三人的名字(还问拼法)填在一张表上交给老师。这不仅练习了要练的问句句型,而且是在比较接近真实交际的思想状态下进行了回答。这就比苦燥的口头上机械重复和泛味的背诵,有趣有效多了,又如在教现在进行时这一课,同样四人一组,A当演员做唱歌,跑步等动作。B提问。C回答。D填表格,每轮结束后便互相交换角色,在做趣味游戏时也正确处理了听、说、读、写的关系,从而化“死板为灵活”,变“枯燥为生动”。
  3、教语法
  要使学生在学习语法中不感到那么枯燥无味,教师要在备课时对要教的语法内容了如指掌,并且结合内容选择相适应的方法精心的安排。例如在教对划线部分提问时,用这样一个顺口溜:  
  划线题很简单,疑问词先确定。
  一般问句跟在后,物用what人用who.
  姓名时刻和颜色,千万记住用what           物主代词所有格,whose提问要记得。
  提问地点用where, how many  用数量
  how much问价格,many ,much 要分清。
  how 还问怎么样,交通工具也用它。
  使得学生的情绪高涨,教学富有成果,如果在讲授“SO…”这词的用法时,不是由教师包办举例,而是采用启发式进行教学,首先教师对一个歌唱得特别好的女同学说“I like music. What about you?”她则马上回答道:“so did I”  知道学生头天去玩,则可以说“Xiao Lin went to the park yesterday.” 学生马上回答“So do we.”然后换成 to be 的形式,现在完成时,现在进行时等形式分别进行练习,此类单项训练虽不算难,但要过渡到学生之间互问互答确需一番脑筋,有了教师的范例,然后在学生之间的问答也需有一定的针对性,如对爱好体育、喜欢、照相,喜爱舞蹈的同学,均需设想出不同类型的提问。教师的启发,诱导激起同学的自我表达愿望,于是形成了人人动脑个个开口的局面。
  4、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现代化教学手段使教学内容多样化,例如,听录音、看幻灯片、电影等,一是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在这方面录象教学可以发挥独持的作用,一位教师不管他多么努力,要他单靠一张嘴变多少花样出来是困难的。而用录象教学,这个问题就可以逐步得到解决,多接触高质量的英文,这种熏陶作用是很重要的。
  三、趣味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
  不过轻松,令人发笑的东西,要有一定的限度,一旦笑得过多便成了干扰,课堂纪律和教学效果就会受影响,困此还必须注意一些问题。
  1、要使课上得“活”,学生自始至终精神饱满、兴趣高,使师生之间交流得体、自然、就得增强对学生的了解,要熟悉他们的性格、家庭、学习状况等,这样在结合学生的实际才会得心应手,不至于牛头不对马嘴,闹出笑话。
  2、为了使课堂始终保持良好气氛,教师设计提问题要视不同学生情况做到难易相宜,
  各得其所,过易或太难都会不利于整个课堂教学 。尤其对差一点的同学,回答错了的同学,更要善于启迪、诱导,切不可匆忙“表态”或“一棍子打死”要鼓励这些同学大胆实践。
  3、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使之有趣味,教师的备课极为重要,各个教学环节、步骤、方法、教师要了如指掌。对重要段落,作者介绍之类均需背诵下来。做到少看,最好不看备课教案,否则教师在课堂上埋头照本宣科,学生势必趣味索然,交流也将受到干扰,教师此时无法了解课堂情况,因而也就会失去许可以发表评语或问语的机会。另外,课堂轻松气氛的造成,教师的表率作用是十分重要,教师的表情要开朗、轻松、诚恳、自然、学生见此情景,自然也会受到感染,排除紧张心理。但是课堂是千变万化的,教师还要善于控制自己的表情,不要流露出急躁、焦虑、不耐烦、简单生硬等情绪,否则一人向隅,举座不欢,爱护学生的学习积极和实现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也成为一句空话了。
  参考文献:
  [1]胡文件《基础英语教学》1999年5月出版
  [2]汪文珍《基础阶段的词汇教学》2000年3月出版
  [3]李玉陈《基础阶段的句型教学》2000年3月出版
  [4]杭宝桐《中学英语教学法》2000年6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