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初中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探析

【作者】 李桂芹

【机构】 山东省泰安肥城市桃园镇初级中学

【摘要】我国的教育改革逐步深入,传统课堂那种低效甚至无效的教学模式正在逐渐被摒弃,与之相对应的是素质教育的观念正在深入人心,讲究效率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教师、学生和家长的欢迎。营造开展体育课堂教学良好的内外部环境,体育教师要采取有效的课堂策略。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体育;学生主体;有效课堂
【正文】 
  以生为本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以生为本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主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往的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并未真正突出学生主体,教学仍然在教师灌输下完成,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教师必须设计能够突出学生主体的课堂教学,构建全新的初中体育课堂。
  一、优化教学目标,突出学生发展
  生本教育要求教师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此,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教师也应突出学生的整体发展。以往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设计的教学目标不仅存在“空泛”的弊端,还将关注点仅仅放在学生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上,忽略了新课改提倡的情感目标。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体育教师,必须全面优化教学目标设计,以三维目标引领体育课堂走向高效,促进学生发展。
  例如,在学习初中体育《障碍跑》这一课时,教师优化教学目标设计,取得很好的效果。根据新课改提倡的三维目标,教师紧密地结合这一理念和体育教学内容,设计知识、技能和情感目标,让学生明确了学习方式和目标,从而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发展。针对“障碍跑”这一内容,教师设计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感知了解跨越垂直和一定宽度障碍跑的基本方法。
  2.技能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在跳跃中用“踏上式”越过低高度的垂直障碍物,用“跨步式”跨过一定高度的水平障碍。
  3.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激发学生克服困难的情感,培养学生敢于拼搏的品质。
  以上教学目标的设计非常具体,层层推进,教师教学起来非常明确。知识目标是掌握两种障碍跑方法;技能目标为能够实现具体的障碍跑;情感目标则是促进学生克服困难,培养一种坚韧的精神。这样的教学目标设计兼顾了学生各方面的发展,能够突出生本教育理念。
  二、引进合作模式,彰显学生主体
  合作学习能够有效地突出学生主体。所谓合作学习,主要是指教师设计一定的任务,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完成的一种教学方式。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引进合作学习模式,能够促进学生能动性的发挥、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在学生展开合作学习时,教师要注重引导,不能无所事事,只等结果。
  例如,在学习初中体育《山羊分腿腾跃》时,教师设计合作学习活动,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分腿腾跃主要是由四个部分组成:助跑、踏跳、支撑、落地。为了突出学生主体,教师将学生分组,引导学生分组学习。合作学习任务:(1)“山羊分腿腾跃”的完整动作是怎么样的?(2)练习“山羊分腿腾跃”时,经常容易犯的错误是什么?(3)支撑跳跃动作中,起跳和推手的作用是什么?学生围绕以上合作任务,进行合作交流。一开始,各小组学生积极练习,讨论“山羊分腿腾跃”的内容,与小组成员一起练习,互相帮助,争取每一个小组学生完成任务。教师不时地参与到学生的合作讨论中,点拨学生,指导学生,促进学生完成任务。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引进合作学习,大胆让学生合作讨论,突出学生主体。学生通过合作讨论,学习积极性非常高,很快就完成了合作任务。
  三、设计竞赛活动,发挥学生潜能
  在体育课堂中设计竞赛活动,能够将学生的“斗志”激发出来,促进学生参与课堂,发挥学生的潜能。在实施生本教育中,教师有必要设计竞赛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体育学习乐趣的同时也促进学生对体育技能的吸收。
  例如,在学习初中体育《跳绳》时,教师设计竞赛活动,取得很好的效果。对于刺激的竞赛活动,学生非常感兴趣。因此,在学生学习基本的跳绳内容后,为了营造活跃的学习氛围,教师按照性别将学生分为男女两大组,分别进行竞赛活动。竞赛内容:单人双脚跳绳。竞赛规定:男女学生分开进行比赛,比一比1分钟内谁跳的次数最多。如果中途中断,重新来过,计时继续。这样的竞赛活动能够刺激学生参与,也能巩固学生的双脚跳绳技能。为了激发学生的团体意识,教师也可以将男生队伍、女生队伍混合起来,均衡分组,同样比一比1分钟内的跳绳次数,然后相加,看一看哪个小组跳绳次数最多。
  实践证明,在具有刺激、挑战性的竞赛活动中,学生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体育课堂。尤其是在团体的激励下,奖励的驱动下,学生的各项潜能都可以得到激发,从而圆满地完成竞赛活动。
  四、引导互动评价,促进相互提高
  评价作为体育教学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全面推进课堂教学具有重大作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以教师评价为主,忽略学生参与评价。为了充分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教师必须将学生列入评价主体,引导学生互动评价,从而促进学生相互提高,得到最发展。
  例如,在对初中体育《山羊分腿腾跃》这一课进行评价时,教师引导学生互动评价,取得很好的效果。本节课中,教师以合作学习为主线,展开课堂教学,充分突出了学生主体地位。对于小组成员的合作表现,小组成员最清楚。因此,教师首先引导组内成员相互评价,客观地提出对方在合作时的表现。小组可以从成员的练习积极性、是否合作分析讨论完整动作、是否相互帮助练习、是否积极总结易错的地方,并且互相攻克困难等方面展开互动评价。通过相互评价,学生能够认清自己的优缺点,明确改进的方向,从而促进提高。其次,学生对教师进行评价。如在学生合作时,教师的引导是否及时到位、教师设计的合作任务是否具有可行等方面进行评价。
  总之,师本教育不再适应当今的体育课堂教学。教师必须以生为本,实施生本教育,突出学生主体,全面优化体育课堂教学,构建全新的体育课堂,促进学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