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之必要
【作者】 姜仕英
【机构】 贵州省兴义市第八中学附属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就是师生之间的互动,即相互之间的交流、沟通和共同发展。课堂上如果没有互动和交往,那么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活”起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根据自己在教学中的教学经验与感受,浅谈几点师生互动关系的必要性。
1、创设情景是师生互动的必要
在课堂中,教师要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得先创设情景。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通过身临其境来获得对于课文内容的真实感受,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丰富思想情感,提高学习效果。如:在教学《掌声》一课时,我以多媒体的展现和学生的掌声创设情景,把学生在愉快的情景中带入课堂。“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这堂课中,师生的互动关系非常活跃,收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情景的创设是学生情感的催化剂,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奠定基础。
2、激励是师生互动的动力
教学要使学生个体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必须要激励学生,强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借助语文教学的吸引力和教师情感的推动力,激发学生的自动力,切实做到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课堂中,教师真诚的赞美、恰当的评价会让学生如沐春风,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从而调动自己内在的学习需要,参与到课堂中来。如:我在对生字的教学方面我一向采取的是游戏式的方式上课,一般采用“我来说你来猜,我说你写,我指你读”等方法。让别人都认为枯燥无谓的生字教学课堂变得丰富多彩,学生都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兴趣高涨,自然学习效率也很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真诚地鼓励每一个学生的每一点进步,树立其自信心,增强学习的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精神状态积极饱满,才能在课堂中,充分参与自读、思考、质疑、认识、练习等独立活动,让学习活动成为“多向”的信息交流。从而使师生双方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同对方的交往而不断地自我建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3、角色的适当变换是师生互动的必要
在传统的观念中,教师在课堂上处于唱“独角戏”的地位,上课时在上面讲,同学在下面听和抄,这样的做法是把知识强加给学生,达不到素质教育的要求。根据现在的教育理念,我会适当的让学生上台做一名“小老师”教读或领读,这样会对教学起到一个事半功倍的作用。我们应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不服输的思想,给予他们表现的机会,如果给他们一个上台当老师的机会,那一定会收到预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例如:我在进行生字教学时,多与学生进行角色的变换,让学生轮流上台当“小老师”,学生学习兴趣很浓,其他学生也很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我只是在学生学完后做一个评价就可以了,这样的课堂显得很轻松,最重要的是学生能轻松学到知识。
教师在课堂中应多采用谈话交流作为教学中的重要形式,这样有利于教师与学生及学生与学生之间更好地互动。教师和学生都是课堂教学的主人,都具有独立人格价值的,两者在人格上完全是平等的,也就是说师生的互动关系是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学生的发展为己任,为学生提供最有利其成长的服务,使学生更具有个性化,这是师生关系中最重要的师德要求,也是未来课堂教学改革发展的方向。
1、创设情景是师生互动的必要
在课堂中,教师要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得先创设情景。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通过身临其境来获得对于课文内容的真实感受,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丰富思想情感,提高学习效果。如:在教学《掌声》一课时,我以多媒体的展现和学生的掌声创设情景,把学生在愉快的情景中带入课堂。“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这堂课中,师生的互动关系非常活跃,收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情景的创设是学生情感的催化剂,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奠定基础。
2、激励是师生互动的动力
教学要使学生个体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必须要激励学生,强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借助语文教学的吸引力和教师情感的推动力,激发学生的自动力,切实做到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课堂中,教师真诚的赞美、恰当的评价会让学生如沐春风,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从而调动自己内在的学习需要,参与到课堂中来。如:我在对生字的教学方面我一向采取的是游戏式的方式上课,一般采用“我来说你来猜,我说你写,我指你读”等方法。让别人都认为枯燥无谓的生字教学课堂变得丰富多彩,学生都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兴趣高涨,自然学习效率也很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真诚地鼓励每一个学生的每一点进步,树立其自信心,增强学习的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精神状态积极饱满,才能在课堂中,充分参与自读、思考、质疑、认识、练习等独立活动,让学习活动成为“多向”的信息交流。从而使师生双方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同对方的交往而不断地自我建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3、角色的适当变换是师生互动的必要
在传统的观念中,教师在课堂上处于唱“独角戏”的地位,上课时在上面讲,同学在下面听和抄,这样的做法是把知识强加给学生,达不到素质教育的要求。根据现在的教育理念,我会适当的让学生上台做一名“小老师”教读或领读,这样会对教学起到一个事半功倍的作用。我们应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不服输的思想,给予他们表现的机会,如果给他们一个上台当老师的机会,那一定会收到预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例如:我在进行生字教学时,多与学生进行角色的变换,让学生轮流上台当“小老师”,学生学习兴趣很浓,其他学生也很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我只是在学生学完后做一个评价就可以了,这样的课堂显得很轻松,最重要的是学生能轻松学到知识。
教师在课堂中应多采用谈话交流作为教学中的重要形式,这样有利于教师与学生及学生与学生之间更好地互动。教师和学生都是课堂教学的主人,都具有独立人格价值的,两者在人格上完全是平等的,也就是说师生的互动关系是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学生的发展为己任,为学生提供最有利其成长的服务,使学生更具有个性化,这是师生关系中最重要的师德要求,也是未来课堂教学改革发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