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激发潜力促进发展 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班主任工作心得
【作者】 张雪静
【机构】 湖北省十堰市艺术学校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发生着变化。作为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其教学方式和管理方式也要与时俱进。如何做好新时期的中职班主任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关键词】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
【正文】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不断学习研究,找到适合学生的管理办法,在实践中不断地改进和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在班级管理中不断探索出新的教育规律并时时总结教育方法,这是每一位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永恒主题。
现代社会对职业院校的学生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学校不仅要培养出具备专业知识技能的学生,更要培养出具备综合素养的全能型人才。作为学生的直接管理者——班主任,肩负着促进学生发展,激发学生内在潜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大责任。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如何更好地帮助学生开发自己的潜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在自我管理中不断成长,最终成为一名具有专业素养和职业精神的全能型人才。这些都是我们新时期职校班主任应该思考的问题。我根据多年的学生管理工作实际,现就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提出一些浅见,希望能为中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尽些绵力。
一、了解学生,树立好班主任工作第一印象
我们学校的学生都是来自不同的地区,彼此之间并不熟悉,教师对他们也没有深入的了解。因此,在刚入学的时候,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沟通较为困难。
班主任是新生入学时的第一接触人,班主任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式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新生报到时,班主任要热情接待每一位学生,耐心细致地安顿好他们的生活,安排好他们的学习,并通过介绍我们的学校,熟悉校园环境,让他们有家的感觉。这样,“亲切感”就自然产生了,为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奠定了基础。同时班主任在两三天之内应该迅速认识每一位学生,包括他们的姓名和家庭情况,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感觉到班主任在关注他们,这样相互之间的心理距离就缩短了,也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好了班主任工作的第一印象。
作为班主任,我们要在很短的时间内要熟悉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开始时班主任可以对照学生档案,对学生的家庭情况、学习状况、特长爱好等有初步的了解。然后在进行班会的时候,再对学生进行具体的观察,尤其是那些个性比较鲜明的学生。在学生军训期间,多与学生接触,关心他们的生活,关注他们的健康,和他们促膝谈心,了解学生的心理。在班会上介绍职教的特点,介绍学校的专业设置,毕业生就业,发展前景等情况,引导学生设想他们的中专生活,热爱自己的专业等,增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了解熟悉学生。
二、班主任要注重自身修养,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中职学生的身心正处在逐渐成熟和健全的阶段,这样的特征使得这些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性和可塑性。因此,作为班主任,我们要时刻关注自己的言行举止、行为处事方式等,尤其是生活和学习中的一些细节问题,从而使学生受到感染和熏陶。因此,中职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的言传,而更应以身作则,发挥身教的作用,正所谓“身教胜过言传”。班主任要当好学校和学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一名有责任心的班主任,必须全面执行学校的规章制度,认真落实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做到迅速及时、准确无误、畅通无阻,并积极带领全班学生,通过各种教育形式,组织各种活动,使学校的各项工作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
三、建立有效的班级管理体系
常规管理工作抓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班级状况,也反映了班级管理水平,因此,要想提高班级的综合素质和质量,必须从班级常规管理入手。怎样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益呢?我认为在加强管理的同时,还要做好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是制定一套详细的班级管理办法和考核细则。现在学校都有值日常规管理规定,但这是一个规定,在执行中会出现许多特殊情况。比如说,某位学生被老师叫去了或是自己有问题去请教老师了,而这个学生当天正好是值日生,在老师那里时间又没有把握好,耽误了值日,这该怎么办?如果班级里没有规定的话,以后也许会有同学采取此种方式来逃避值日,所以班级里必须要有一个详细的管理办法。另一方面就是对违反常规管理行为的处理。现在的处理方法多种多样,有写检讨的,有写说明书的,有写优缺点的,有为班级服务的等等。我采用较多的一种是写“病历”,我把对违反常规管理的行为视作一种“病”,要求学生自己为自己看“病”,一般都能解决,如果个别不能自己解决的,就让他去求助同学和老师,要求他自己去找“医生”,“医生”只是口述,“病历”还得由自己完成。格式就像医院里的医生写的病历一样,先是症状,再是找出原因,是什么原因得病的,最后就是治疗方案。其他方法我也用,相比之下这种方法的效果要好。
四、形成富有凝聚力的班集体是管好班级的灵魂
班级凝聚力是组建良好班集体的向心力。要使班级有很强的凝聚力,办法不一而足。可以说每一种教育活动都可以挖掘培养班级凝聚力的因素,但效果是不同的。根据我的经验,组织有意义的活动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活动也有多种多样,我最近开展的“记者招待会”活动效果尤为突出,每次确定一位同学,由这位同学确定主题,并向全班同学公布,让其他同学去准备问题,两天后开“记者招待会”。本学期至今已举办了多次,主题涉及军事、历史、体育等,效果一次比一次好,参与的同学一次比一次多。本来对班级漠不关心的同学也参与进来了,甚至要申请主题,回答同学们的问题,学生们提出的问题也越来越有水平了。我相信随着活动的深入,对培养班级凝聚力的贡献将越来越大。
五、加强联系,齐抓共管,鼓足信心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社会、家长、学生的共同努力。作为班主任就应多与任课老师和家长联系,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和家庭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在开班会时,面对学生,要以肯定成绩和进步为主,寻找学生的闪光点,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基础上委婉地指出不足,给学生以希望和信心。管理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合格中职毕业生。作为班主任,只有不断完善班级管理机制。加强对班级的科学化、系统化和规范他的管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才能管出特色、管出成效。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不断学习研究,找到适合学生的管理办法,在实践中不断地改进和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在班级管理中不断探索出新的教育规律并时时总结教育方法,这是每一位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永恒主题。
现代社会对职业院校的学生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学校不仅要培养出具备专业知识技能的学生,更要培养出具备综合素养的全能型人才。作为学生的直接管理者——班主任,肩负着促进学生发展,激发学生内在潜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大责任。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如何更好地帮助学生开发自己的潜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在自我管理中不断成长,最终成为一名具有专业素养和职业精神的全能型人才。这些都是我们新时期职校班主任应该思考的问题。我根据多年的学生管理工作实际,现就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提出一些浅见,希望能为中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尽些绵力。
一、了解学生,树立好班主任工作第一印象
我们学校的学生都是来自不同的地区,彼此之间并不熟悉,教师对他们也没有深入的了解。因此,在刚入学的时候,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沟通较为困难。
班主任是新生入学时的第一接触人,班主任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式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新生报到时,班主任要热情接待每一位学生,耐心细致地安顿好他们的生活,安排好他们的学习,并通过介绍我们的学校,熟悉校园环境,让他们有家的感觉。这样,“亲切感”就自然产生了,为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奠定了基础。同时班主任在两三天之内应该迅速认识每一位学生,包括他们的姓名和家庭情况,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感觉到班主任在关注他们,这样相互之间的心理距离就缩短了,也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好了班主任工作的第一印象。
作为班主任,我们要在很短的时间内要熟悉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开始时班主任可以对照学生档案,对学生的家庭情况、学习状况、特长爱好等有初步的了解。然后在进行班会的时候,再对学生进行具体的观察,尤其是那些个性比较鲜明的学生。在学生军训期间,多与学生接触,关心他们的生活,关注他们的健康,和他们促膝谈心,了解学生的心理。在班会上介绍职教的特点,介绍学校的专业设置,毕业生就业,发展前景等情况,引导学生设想他们的中专生活,热爱自己的专业等,增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了解熟悉学生。
二、班主任要注重自身修养,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中职学生的身心正处在逐渐成熟和健全的阶段,这样的特征使得这些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性和可塑性。因此,作为班主任,我们要时刻关注自己的言行举止、行为处事方式等,尤其是生活和学习中的一些细节问题,从而使学生受到感染和熏陶。因此,中职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的言传,而更应以身作则,发挥身教的作用,正所谓“身教胜过言传”。班主任要当好学校和学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一名有责任心的班主任,必须全面执行学校的规章制度,认真落实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做到迅速及时、准确无误、畅通无阻,并积极带领全班学生,通过各种教育形式,组织各种活动,使学校的各项工作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
三、建立有效的班级管理体系
常规管理工作抓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班级状况,也反映了班级管理水平,因此,要想提高班级的综合素质和质量,必须从班级常规管理入手。怎样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益呢?我认为在加强管理的同时,还要做好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是制定一套详细的班级管理办法和考核细则。现在学校都有值日常规管理规定,但这是一个规定,在执行中会出现许多特殊情况。比如说,某位学生被老师叫去了或是自己有问题去请教老师了,而这个学生当天正好是值日生,在老师那里时间又没有把握好,耽误了值日,这该怎么办?如果班级里没有规定的话,以后也许会有同学采取此种方式来逃避值日,所以班级里必须要有一个详细的管理办法。另一方面就是对违反常规管理行为的处理。现在的处理方法多种多样,有写检讨的,有写说明书的,有写优缺点的,有为班级服务的等等。我采用较多的一种是写“病历”,我把对违反常规管理的行为视作一种“病”,要求学生自己为自己看“病”,一般都能解决,如果个别不能自己解决的,就让他去求助同学和老师,要求他自己去找“医生”,“医生”只是口述,“病历”还得由自己完成。格式就像医院里的医生写的病历一样,先是症状,再是找出原因,是什么原因得病的,最后就是治疗方案。其他方法我也用,相比之下这种方法的效果要好。
四、形成富有凝聚力的班集体是管好班级的灵魂
班级凝聚力是组建良好班集体的向心力。要使班级有很强的凝聚力,办法不一而足。可以说每一种教育活动都可以挖掘培养班级凝聚力的因素,但效果是不同的。根据我的经验,组织有意义的活动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活动也有多种多样,我最近开展的“记者招待会”活动效果尤为突出,每次确定一位同学,由这位同学确定主题,并向全班同学公布,让其他同学去准备问题,两天后开“记者招待会”。本学期至今已举办了多次,主题涉及军事、历史、体育等,效果一次比一次好,参与的同学一次比一次多。本来对班级漠不关心的同学也参与进来了,甚至要申请主题,回答同学们的问题,学生们提出的问题也越来越有水平了。我相信随着活动的深入,对培养班级凝聚力的贡献将越来越大。
五、加强联系,齐抓共管,鼓足信心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社会、家长、学生的共同努力。作为班主任就应多与任课老师和家长联系,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和家庭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在开班会时,面对学生,要以肯定成绩和进步为主,寻找学生的闪光点,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基础上委婉地指出不足,给学生以希望和信心。管理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合格中职毕业生。作为班主任,只有不断完善班级管理机制。加强对班级的科学化、系统化和规范他的管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才能管出特色、管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