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小学《品德与社会》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作者】 彭 蓉
【机构】 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四十九公里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教学模式是教师从教学出发,根据教学规律、教学目的、学生实际,针对某一学科而提炼的、相对稳定的、典型的教学形式。好的教学模式是科学的,经得起推敲和实践检验的,它能促进课程改革的实施,能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我校坚持以新课程理念和有效课堂教学改革为指导,引导教师将课改的先进理念转化为课堂教学改革行为,在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进一步推动新课程背景下有效课堂教学的实践和研究。
一、对有效课堂教学的认识
3年前,我校唐体明校长对全校教师进行了“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培训,通过学习我认识到所谓有效课堂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以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落实到《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我认为应该是使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学科综合素养都能得到培养。鉴于这样的认识,我在小学高段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借鉴卢仲衡老师的自学辅导——“启、读、练、知、结”五步教学模式,并进行了初步的实践与研究。
二、具体做法
1、“启”——引趣激疑,唤起学生探究热情 。
“启”就是通过谈话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有迫切需要阅读课本和解决问题的要求。在一堂课的开始就用具有人性化、儿童化的语言吸引学生,运用贴近儿童生活与心灵的情景拉近师生的距离,这样才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注意力快速集中起来,取得“先声夺人、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整堂课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2、“读、练、知”。
“读”就是让学生自己认真默读课文;“练”就是做练习(课前发在学生手里的本课重点知识作业设计);“知”就是做完后当时就能知道结果,即时反馈,即:订正答案(这一步让学生主持,学生提问,学生回答完成,提问学生对回答问题学生进行点评,最后师对有疑问的适当加以说明)。读、练、知三者可以交替进行,读懂课文就做练习,做完练习就对答案,又读课文、做练习、对答案,如此交替地继续学下去,直至老师小结才停止。
新的教学理念倡导师生合作学习,使学生敢于发表不同见解,交流彼此的感受,形成师生、生生之间广泛的信息交流,通过互动,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自己的课堂作业。对学生而言,平等的师生关系对开发学生创造性潜能和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在发完课堂练习题、进行条款式的重点板书后,走下讲台和学生平等交流、平等对话,参与学生的讨论,尊重并关注学生的需求,会使学生体会到自由、民主、和谐、关爱的气氛,同时学生受到鼓励、鞭策、欣赏、指导,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
这一教学法的重点是把学生的自主默读和完成课堂练习作为教学中最主要的活动,课堂上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默读课文、独立完成基础题、分学习小组讨论完成拓展题,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完成作业、在读中了解重点知识、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尤其是让学生自己主持完成作业订正这一步,对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3、“结”,就是课堂小结。
在小结中,教师可以针对板书的重点和课堂练习作业的订正,有的放矢,解决疑难问题,纠正学生的错误,促使做题规范化、知识系统化。
三、自学辅导这一教学模式的优点:
1、集中学生注意力。 在“启、读、练、知、结”相结合的情况下,学生以视觉为主,动手、动脑、动耳、动口,多感官相互作用,大脑神经各区域轮换地兴奋,学生就不会觉得疲惫,注意力就会始终保持集中。
2、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比如:独立阅读能力、独立审题能力、独立思维能力、独立操作能力和提问、点评能力。
3、自学辅导实验的验收指标是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主要从学生的学业成绩、自学能力成长、自学能力迁移、学科知识全面发展等方面进行考察,此种教学模式正是体现了这个思想。
四、实施后的效果
通过近3年的实践,我觉得这种教学方法效果不错。全班学生基本都能按时完成作业,绝大多数学生完成作业的效率高、质量也不错。就是平时最不爱完成作业的学生,这会也动起来了,因为大家都在认真看书,写作业,他们也只有跟着这样做。只是在灵活性的、动脑筋的题上,学困生做得差一些,但总是通过看书能把书上重要的知识点给找到,把基础的填空题完成,最后集体讨论和订正的时候再补充一些,还能做到及格,我觉得真的不错了。我认为这种教学模式针对《品德与社会》学科还可以树立学困生的学习自信心,他自己参与了学习,还能按时交作业了。我这样坚持了近3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学习也有了一定的进步,期末检测成绩也很不错,有时候还很好,及格率和优生率都达到了100%。
总之,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中,采用“启、读、练、知、结”五环节模式指导课堂教学,可以树立学困生的学习自信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学习中,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有好处。
一、对有效课堂教学的认识
3年前,我校唐体明校长对全校教师进行了“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培训,通过学习我认识到所谓有效课堂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以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落实到《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我认为应该是使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学科综合素养都能得到培养。鉴于这样的认识,我在小学高段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借鉴卢仲衡老师的自学辅导——“启、读、练、知、结”五步教学模式,并进行了初步的实践与研究。
二、具体做法
1、“启”——引趣激疑,唤起学生探究热情 。
“启”就是通过谈话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有迫切需要阅读课本和解决问题的要求。在一堂课的开始就用具有人性化、儿童化的语言吸引学生,运用贴近儿童生活与心灵的情景拉近师生的距离,这样才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注意力快速集中起来,取得“先声夺人、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整堂课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2、“读、练、知”。
“读”就是让学生自己认真默读课文;“练”就是做练习(课前发在学生手里的本课重点知识作业设计);“知”就是做完后当时就能知道结果,即时反馈,即:订正答案(这一步让学生主持,学生提问,学生回答完成,提问学生对回答问题学生进行点评,最后师对有疑问的适当加以说明)。读、练、知三者可以交替进行,读懂课文就做练习,做完练习就对答案,又读课文、做练习、对答案,如此交替地继续学下去,直至老师小结才停止。
新的教学理念倡导师生合作学习,使学生敢于发表不同见解,交流彼此的感受,形成师生、生生之间广泛的信息交流,通过互动,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自己的课堂作业。对学生而言,平等的师生关系对开发学生创造性潜能和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在发完课堂练习题、进行条款式的重点板书后,走下讲台和学生平等交流、平等对话,参与学生的讨论,尊重并关注学生的需求,会使学生体会到自由、民主、和谐、关爱的气氛,同时学生受到鼓励、鞭策、欣赏、指导,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
这一教学法的重点是把学生的自主默读和完成课堂练习作为教学中最主要的活动,课堂上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默读课文、独立完成基础题、分学习小组讨论完成拓展题,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完成作业、在读中了解重点知识、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尤其是让学生自己主持完成作业订正这一步,对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3、“结”,就是课堂小结。
在小结中,教师可以针对板书的重点和课堂练习作业的订正,有的放矢,解决疑难问题,纠正学生的错误,促使做题规范化、知识系统化。
三、自学辅导这一教学模式的优点:
1、集中学生注意力。 在“启、读、练、知、结”相结合的情况下,学生以视觉为主,动手、动脑、动耳、动口,多感官相互作用,大脑神经各区域轮换地兴奋,学生就不会觉得疲惫,注意力就会始终保持集中。
2、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比如:独立阅读能力、独立审题能力、独立思维能力、独立操作能力和提问、点评能力。
3、自学辅导实验的验收指标是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主要从学生的学业成绩、自学能力成长、自学能力迁移、学科知识全面发展等方面进行考察,此种教学模式正是体现了这个思想。
四、实施后的效果
通过近3年的实践,我觉得这种教学方法效果不错。全班学生基本都能按时完成作业,绝大多数学生完成作业的效率高、质量也不错。就是平时最不爱完成作业的学生,这会也动起来了,因为大家都在认真看书,写作业,他们也只有跟着这样做。只是在灵活性的、动脑筋的题上,学困生做得差一些,但总是通过看书能把书上重要的知识点给找到,把基础的填空题完成,最后集体讨论和订正的时候再补充一些,还能做到及格,我觉得真的不错了。我认为这种教学模式针对《品德与社会》学科还可以树立学困生的学习自信心,他自己参与了学习,还能按时交作业了。我这样坚持了近3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学习也有了一定的进步,期末检测成绩也很不错,有时候还很好,及格率和优生率都达到了100%。
总之,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中,采用“启、读、练、知、结”五环节模式指导课堂教学,可以树立学困生的学习自信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学习中,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