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促进农村地区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策略初探

【作者】 王宏艳

【机构】 山东省郯城县胜利镇中心幼儿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学前教育对人终身发展的奠基作用,对人才培养的战略意义,和对社会发展潜力的重大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得到越来越充分的重视,教育部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工作,农村学前教育是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我国目前学前教育发展的难点在农村,潜力也在农村,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使农村儿童,尤其是农村留守儿童能够接受良好的学前教育,对于促进农村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和终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解放农村生产力,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推进农村改革与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一)规范和稳定幼儿教师队伍
  首先,教师身份与其他职业地位一样,是一种专业资格,也是一种社会身份的象征。政府应建立和完善新型的幼儿教师任用制度,把好“入口”关,落实农村幼儿教师资格认定制度,实行岗位考核,优化幼教队伍。其次,应切实保障农村幼儿教师的合法权益,?落实职称评定制度、核定幼儿园教师编制,提高其工资待遇,积极探索解决农村在职幼儿教师的医疗和养老保险问题,提高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解除其生活的后顾之忧,激发她们的从教积极性。另外,政府还应该建立农村教师特殊津贴制度。该制度建立于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越落后,条件越艰苦的地方特殊津贴越高,农村地区幼儿教师特殊津贴的额度应至少达到全国教师工资平均水平的50%以上。稳定教师队伍是发展贫困地区农村幼儿教育的当务之急。
  (二)确保农村幼儿教育经费对教师的投入
  政府应统筹城乡幼教事业发展,吧城市和农村幼教纳入统一的教育发展系统中,统一规划安排,促进城乡交流,在扩大经费来源、增加资金投入方面,除了要确保政府资金足额投放外,还可以通过群众集资、个人借贷、社会捐助等多种渠道筹措资金。尤其对私人办园也要采取激励办法,?以调动各方办园的积极性。此外,须强化经费投入和使用管理,确立有效的经费监管系统,确保教育经费按时足量投入和有限的教育经费能“物尽其用”。
  (三)扩大宣传,加强家园合作
  加强宣传是幼儿教育获得社会认可和支持的重要途径,?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和先进的幼儿教育理念经过宣传深入人心,?不仅能增强农村民众对幼儿教育的理解与支持,?有利于调动家长对幼儿园教育教学的密切配合,改进家园合作,而且使多渠道筹集资金、获得社会财力支持成为可能,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师资培训费用的不足,并能增强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和职业幸福感,?有利于促进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四)转变评价观念
  自我评价作为教师及其专业发展中极其关键的有关自身价值衡量、判断、选择和预测的活动,既决定着教师建构日常教育实践的合理性,同时也是增强他们自尊心、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促使他们更有效地自主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为此,切实理解和把握教师自我评价,深入、系统地探讨它对教师日常教育实践及其专业发展的重要价值与作用机制,既能为进一步完善和丰富教师心理学、教育社会学、教育管理学、教师教育中的相关理论提供科学基础,也能为促进幼儿教师形成合理的自我评价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进而更有效地促进幼儿教师合理的教育实践及自主的专业发展。树立正确的自我评价观念、掌握科学的自我评价方法对于农村幼儿教师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这样,以“自评”为主,“他评”为辅的幼儿园评价体系才能得以确立,?并最终推动贫困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
  (五)加强教师技能与知识培训
  幼教师资培养是一项基础工作,发达地区已经探索了许多成功经验,如新教师带引、职后培训等。贫困地区农村幼教师资培养和培训起步较晚,严重影响到目前在职教师的专业成长,?必须有针对性地探索培养模式和可行途径。
  1.应建立以骨干教师为核心的培训网。农村的特点就是资金短缺,加之教师工作繁忙,不可能经常组织外出培训。为广泛利用当地资源、发展农村幼教师资培训,可建立以县/市、乡/镇中心园为资源中心的骨干幼儿教师培训网,?骨干教师既是被培训者,也是培训者。在这方面,应学习河北地区已取得的相关经验。
  2.应鼓励教师参加幼师专业学历教育。专业学历教育具有形式灵活、层次多样的特点,这些学习形式不仅会增强教师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水平,还会起到稳定幼儿教师队伍的作用。
  3.应有效开展园本培训。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怎样提升教师的教育观念,转变教师的教育方法,重新塑造教师师德形象,逐渐成为幼教工作者关注的热点和研究重点。积极引导教师认真学习“纲要”、“指南”精神,明确二期课改的目的、重点、意义,深刻理解新教材的内涵实质,树立“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在学习形式突现多样性,让教师成为学习的主人,如:专家引路与平等对话相结合、集体交流与个人专题发言相结合等形式,幼儿园还经常开展交流研讨活动,共同把实践中的所思、所想、所悟进行交流,让大家分享、开拓思路。还可以引领教师对照“纲要”“指南”的要求,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自我评估,从中寻找差距,调整思路,理性的构建自己的教育理念。
  “学习----实践——感悟”这一过程,对教师在观念的转变上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确立了“以人为本”的课程观,形成了正确的教育观,树立了正确的儿童观。
  园本培训在克服经费困难、解决交通不便、缓和师资紧缺方面能起到积极作用。园本培训的开展可以不拘形式和规模,由幼儿园自发组织,以园为本,形成“专业对话”的良好氛围,?促成教师互帮互学以至共同提高。同时,还可以仿照园本培训,发挥区域优势,开展“村本培训”“乡本培训”“县本培训”等。
  4.应积极开展园际交流。可以采取园际互动和园际交流的形式来弥补“请进来,送出去”培训的不足。园际交流,既可以密切教师间的关系,又可以取长补短,实现共同提高、共同成长,使农村幼儿园之间达到优势互补,扩充可利用资源。通过反思学习,使参与的各方都能进入一种全新的更高的境界,让每一个参与教研的人员都能从中得到启发,获得帮助,创建民主自由、平等、互助的教研氛围,促进合作研究,使各园之间形成上下联系,构建互相借鉴,共同研究的共同体。在园际教研活动中,应鼓励每个成员说出自己的想法和做法,表达自己的观点,交流自己的想法,并积极听取他人的想法,从而在文体的提出和解决过程中获得经验和心得。同时能够讲彼此之间的差异转化为自己可以用的宝贵资源。
  5.应探索“对口”服务新模式。政府部门要积极响应国家经济开发中的援助政策,鼓励城市条件好的幼儿园、幼儿师资培养培训单位以及相关科研单位开展无偿或低酬的“对口”支援,可以是资金、设备的援助,也可以是业务指导或职业心理辅导,以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