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六步教学让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作者】 张 俊

【机构】 湖北省十堰市柳林中学

【摘要】课程改革的根本和着眼点是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这就要求我们要革新课堂教学观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导学案为载体、小组合作学习为组织形式的“六步教学法”,突出了教学模式的转变,特别是学生主体地位的变化,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体,也让我们的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六步教学法;语文课堂
【正文】 
  课程改革的根本和着眼点是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这就要求我们要革新课堂教学观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近年来,我校不断深入推进以导学案为载体、小组合作学习为组织形式的“六步教学法”课堂教学改革,细化课堂教学环节,形成具有学科特色的、常态化的课堂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激情课堂,以教师激情点燃学生的激情,提高教学效率。
  所谓“六步教学法”就是把学生的学习过程分成六个学习环节,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学生通过完成六个学习环节,取得学习的成功。其六环节是:目标导引(教师)——自主学习(学生个人,教师)——合作探究(学习小组)——展示评议(学生、教师)——归纳总结(教师、学生)——检测练习(学生、教师)。其具体课堂教学环节为:提前候课—课题引入示标—三分钟站立交流或诵读—自主预习—合作探究—展示质疑—知识梳理—当堂检测—量化评价—课堂小结—学案整理。这种教学法更多地突出了教学模式的转变,特别是学生主体地位的变化,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体,也让我们的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一、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是教师普遍了解的一个教学原则。面对新课程,我们必须牢记“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教学生学”(陶行知语)。新课改在课程实施方面,强调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合作。
  “六步教学法”就是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目标导引”中教师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语文学习目标,确定新课的重、难点。重、难点有时是教师提出,有时由学生提出,或师生共同商定,这本身就是学生自学的过程,它使学生明确了方向。然后是“自主学习”,在此过程中提出问题,问题越多说明思维越活跃,学习兴趣越浓厚,然后在这基础上在进行“合作探究”。“合作探究”也就是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是思想的碰撞。再通过“展示评议”环节解决不懂的问题。最后通过“检测练习”,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与巩固,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有效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探索课堂教学方法,确立课堂教学类型,都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传统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下的原因之一,就是学生没有明确学习目标以及重、难点,学起来很茫然。六步教学法中“目标导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评议、课堂小结、检测练习”是既独立又紧密联系的六个环节,以信息论的角度看,每堂课通过“目标导引”控制信息的接收范围,随时排除具有干扰性的学习目标之外的知识,避免了学生学习的无效劳动,提高课堂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六步教学法利用信息传递的方式,使静态的课堂成为动态的课堂,从而在教与学两个方面提高效率。
  三、有效运用形成性评价
  新课改在课程评价方面指出,以前的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现在强调评价是为了改进教学、促进发展。教学评价是对教学工作的质量所做的测量、分析和评定。它以参与教学活动的教师、学生、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教学设备、场地和时间等因素有机结合的过程和教学活动的结果为教学评价对象,是对教学活动的总体功能所做的评价。根据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不同,可以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进程中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的及时评价。它包括在一节课或一个课题教学中对学生的口头提问和书面测验,使教师与学生都能及时获得反馈信息。其目的是更好地改进教学过程,提高质量,是“前瞻式”评价。“形成性评价的主要职能是信息反馈,信息反馈起着双向通讯的作用。”对学习者,形成性评价可起到调整学习活动、强化学习动机、了解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以获取矫正学习的依据。?终结性评价,是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一个学期或一门学科终结时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总评,也称总结性评价。其目的是给学生评定成绩,是一种学习后的“回顾式”评价。
  六步教学法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语文教学需要终结性评价进行全面评定学生的语文学习成效,但更应发挥形成性评价的作用,六步教学法恰恰更多地运用了形成性评价。它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知识掌握及时评价,在“合作探究”“展示评议”中,是双向获取信息,以及信息反馈的过程,这是教师与学生信息传递的最主要过程。“检测练习”中主要是学生对课堂内容掌握程度进行自测,它的目的不是给学生评定成绩而是让教师了解学生和学生了解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这是“前瞻式”评价,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的收获,使师生双方进一步调整教和学的方向,是学习中评价,是为了了解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能力、思维的训练效果,这些也正是传统教学中所欠缺的形成性评价。
  “六步教学法”课堂教学模式最大的特点是体现了新课标“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它强调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积极、主动、自主、合作、探究的良好学习品质和学习习惯。它将课堂中教授过程和学习过程有机结合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在师生双向交换信息的过程中使学生能力得到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使语文教学从封闭的课堂教学中解放出来,让我们的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参考文献:
  [1]李伯黍,燕国材.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中学语文》湖北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