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农村小学“问题生”的教育策略

【作者】 黄 靖

【机构】 广西省贺州市平桂管理区沙田镇道东小学

【摘要】问题学生的教育在教育工作中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关键词】问题学生;转化;教育 
【正文】   
  在教育工作者的眼里,问题学生通常是指在班级中经常违反班级班规,犯有严重过错的学生,或者是各科学习成绩比较落后的学生。他们常常表现为思想觉悟低,不遵守纪律,不能完成学习任务。其形成的原因非常复杂,因此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和技巧去做好转化工作,是教育工作者长期探索和研究的课题。我在近些年的班主任工作中,对如何管理、激励和转化问题学生有一定的心得体会,在此把我的心得体会下来,希望与同行交流。
  一、探究病因
  问题学生的成因是多方面、复杂和长期的,只有找到了病源,从源头抓起,才能“药到病除”。班主任应本着理解的原则,摸清其犯错的原因和动机,想办法接触他的同学和交往的朋友,还可采用通电话、家访等多种形式与家长联系,从侧面了解其学习生活背景、家庭教育背景、人际关系背景、心理发展过程、成长经历等等,为转化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表现特点
  (1)思想品德不高。这些同学大都没有什么崇高的理想,生活无目标,没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的同学不懂得尊老爱幼,缺乏爱心;有的同学自私自利,个人主义严重,不能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自己与他人,甚至与父母的关系,缺乏最基本的责任感、义务感;有的同学甚至对道德、法纪愚昧无知,常表现为亡命称霸的英雄观、无政府主义的自由观、低级下流的乐趣观。
  (2)心理健康不全。这些同学在处理同学关系时过于重感情、讲义气;在日常道德行为上言行不能统一;在情感特征上是重哥们义气,常常不分是非,感情用事;情感不稳定,变化多端,喜怒无常;有的同学的叛逆性过强,存在着很不正常的反抗心理和逆反心理。
  (3)行为习惯不良。这些学生有的在生活上自由散漫,纪律观念不强;有的劳动观念淡漠,劳动习惯差;有的意志薄弱,自控能力差;有的懒惰、贪玩,经常迟到或早退甚至旷课;大错不犯,小错不断。有的抽烟、酗酒、盗窃,打架闹事;有的经常出没于网吧;有的和社会青年混在一起,甚至做出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情。
  (4)学习成绩不佳。问题学生最普遍的特点就是对学习没有兴趣,有的学习漫无目标,态度不端正,无心读书。
  三、教育转化。
  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告诉我们,对问题学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那么如何做好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呢?我认为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教育转化工作中应对问题学生充满爱心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因为只有对学生发自内心真挚的爱,才能给他们以鼓舞,才能使他们感到无比的温暖,才能点燃学生追求上进、成为优秀生的希望之火。在对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中,应该多一点宽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切忌简单粗暴,以势压人。
  (2)在教育转化工作中应尊重问题学生的人格
  自尊心是人的自我意识的重要标志之一,是进步的动力之一。教师应当尊重、信任问题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学生的闪光点,扬其长,改其短。每个问题学生都有差的一面,也有好的一面,只要我们抓住其闪光点,有计划地为他们提供表现才能的机会,才能消除他们的自卑感,取得同学们的信任,逐步消除他们的疑虑。
  (3)在教育转化工作中应赏识问题学生的优点。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他还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后,其能力可以发挥80%——90%。可见,在转化问题学生工作中,表扬激励的运用也极为重要。古人云:“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才也。”问题学生虽然有很多不足之处,但即使再差的学生也总有某方面的特长或优势,比如学习差的,他在音乐、美术方面有特长,班主任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适时的加以表扬。
  (4)在教育转化工作中应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教学中,要用良好的教学设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一种利于激发学生内驱力的环境氛围;要对问题学生以表扬为主,抓住每一次的闪光点对他们进行表扬;要设计适宜的课堂练习。并制定可行的目标,培养他们的成功感。
  (5)在教育转化工作中应树立他们的信心。
  歌德有这样一句名言:“你失去了财富,你只失去了一点点,你失去了名誉,你就失去了很多,你失去了勇气,你就什么都失去了。”因此,使问题学生进步,重新确立起自信心是转化工作的关键。教师要花功夫、下力气帮助他们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在问题学生通过努力取得成绩时既要立即肯定,又要提出新的目标。
  (6)在教育转化工作中要使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合力。
  长期以来,在教育学生特别是问题学生问题上,校外教育与校内教育配合的不够,一方面,学校苦口婆心的教育问题学生,另一方面,社会上不关心和讽刺问题学生的现象比较普遍,从而淡化了学校教育。为此,在问题学生转化过程中,我们既要充分发挥学校主导作用,又要充分利用校外因素对他们的积极影响,尤其要十分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做好问题学生家长的工作,取得家长的配合和帮助,达到共同教育的目的。
  (7)在教育转化工作中应耐心期待他们转化。
  问题学生的转化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转化过程中,问题学生故态复萌,出现多次反复,是一种正常的现象。
  对问题学生的转化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转化问题学生的经验千条万条,核心就是多给问题学生奉献爱心,让爱的阳光温暖问题学生的心灵,让爱的雨露滋润问题学生的成长。让我们摒弃对问题学生的偏见,积极探索新方法和技巧,努力加强对问题学生的转化教育工作,另一个伟大的人物就可能在你的手中诞生!
  参考文献:
  [1]《素质教育:中国基础教育的使命》,范才生、钟志贤著,福建教育出版社 出版,1997。
  [2]《教学艺术论》,李如密著,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