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如何在科学教学中发挥好“班班通”的作用
【作者】 王其新 隋晓鹏
【机构】 山东省龙口市南山双语学校
【摘要】基于网络环境下的“班班通”既是科学教学中的辅助手段,也是科学教学中取之不尽的资源库,是引导学生探究的桥梁,是拓展学生认知的工具,它可用来展示学生探究的成果,并成为学生探究的有效动力。班班通”也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让远程教育设备和教学资源走进了每个教室,实现了远程教育资源的共享。特别是在科学教学上合理地利用班班通设备能够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满足了学生对科学知识的需求和渴望,发挥着巨大作用。它让学生成为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也使教师的主导地位得到突现。【关键词】科学教学;班班通;教学效果
【正文】
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及教育现代化的要求,过去的校校通已经无法满足学校的基本教学要求,急需一种能够面向全体学生的现代化的崭新的教学形式,“班班通”由此诞生。“班班通”是将与教学相关的信息通道和信息内容,联通到每个教学班级,通过多媒体硬件设施电子白板、电脑、投影等,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系统。科学教学上合理地利用班班通设备能够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满足了学生对科学知识的需求和渴望,发挥很大的作用。
我校在早在2010年就实现了“班班通”,经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和摸索,“班班通”在科学教学中发挥着的巨大作用,它已经成为了科学老师和辅导员们最得力的“助手”,可以说我们已经离不开这一先进而且实用的教学设备。
一、利用“班班通”创设情景能够更好地启发学生思维、解决实际问题。
利用电脑和多媒体制作出的课件不受时空制约的优点,以影视或动画形式创设出新颖有趣的生活情境,设置问题悬念,可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调动积极的情绪,引导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启发思维,解决实际问题。如在教四年级上册《小水滴旅行记》时,水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形态不能同时存在,我就将生活中的雨、雪、雾、露、霜等情景片段剪接在一起制作成课件在班班通中播放。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些自然现象是怎样形成的吗?这样不受季节、时空的限制让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体会到水在自然状态下存在的不同形式,能够缩短学生了解知识的时间,而且兴趣极高,教学良好。
二、利用“班班通”能够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掌握陌生的科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在科学教学或科技活动时有许多科学知识是学生比较陌生,远离孩子们的生活,这时利用“班班通”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这些陌生的科学知识,也能开阔学生眼界,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例如: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有关材料方面的知识:金属从哪里来,陶瓷怎么制作,玻璃又是用什么做的等,学生还是比较陌生的。我在课前搜集了一些关于金属是怎样从地下的矿石中提炼出来的,陶瓷和玻璃的制作工艺,纸的制作过程等视频资料,利用“班班通”播放给孩子们,学生们的兴趣极高,不停地发出感叹,“金子是这样提炼出来的啊,真不容易”,“陶瓷工人的手真巧啊,能做出各种形状器皿”“玻璃艺人制作的玻璃艺术品真漂亮”“玻璃遇到高温就化成得和水一样,真神奇”“原来制作纸是这么的麻烦,要这么多工序,还有浪费那么多的木材,我们以后不能再浪费纸张了!”“工人叔叔们真辛苦啊!”……
学生们通过观看这些视频见到了以前从来没有见过的东西,对学生们的吸引力是巨大的,收获也是颇多的。这在以前没有用上班班通之前是无法做到的。因此运用“班班通”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三、利用“班班通”在科学教学中上展示研究资料、过程、和成果时用,可以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
科学课不仅仅要通过班班通来引领学生探究,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更要让学生将自己研究的过程和研究结果展示给其他同学,便于同学们进行集体研讨。“班班通”中的数影仪,特别适合学生的展示研究结论或成果。如小组汇报实验结论等,在教学《植物的叶》时,让学生用数影仪展示自己搜集的各种不同的叶,这样可以一次展示多人的作品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又如在学习《陶瓷》时,我让学生将自己搜集的有关陶瓷的资料和图片利用“班班通”展示给大家,做到了资源共享,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中国陶瓷的博大精深。另外我们在做演示实验时,由于实验物体较小,观察不清楚或实验现象不明显时也可以利用数影仪在大屏幕上展示给全班同学看,提高演示实验的效果,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展示的过程中锻炼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在课堂上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让他们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从而优化了课堂结构,提高了课堂效率。
四、利用好“班班通”的网络功能,做到资源共享,提升科学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在科学教学教学中我们除了研究课本上规定的教学时,经常会延伸到相关的其他知识点,还有时学生还会提出一些新奇的问题,但老师无法立即给他答案,这时,可以利用“班班通”的网络功能及时上网搜索答案,大家可以一起学习。在上《沸腾》一课时,讲到液体的沸点时,学生提出水银的沸点是多少?当时备课时只准备了醋,油等常见的液体的沸点,没有考虑到水银。所以不太清楚。这时我告诉同学们我也不清楚,我们一起上网查查吧。于是我利用了班班通搜到了正常情况下,水银的沸点为:“356.7℃”,而且还了解到水银的凝固点是“-38.8℃”。大家共同掌握了这个小知识,我们得到了共同提高。在科学课上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利用好这一功能,以提高科学课的深度和广度。另外还可以将学生搜集的材料利用课下时间用“班班通”下载或复制到班级的电脑中,作为课堂上展示的内容用,节约课堂上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总之,基于网络环境下的“班班通”既是科学教学中的辅助手段,也是科学教学中取之不尽的资源库,是引导学生探究的桥梁,是拓展学生认知的工具。但现代教育教学的信息化,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努力实践,灵活掌握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服务教学,使教学资源达到最佳的优化组合,让我们的科学教育真正成为学生快乐成长的乐园。
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及教育现代化的要求,过去的校校通已经无法满足学校的基本教学要求,急需一种能够面向全体学生的现代化的崭新的教学形式,“班班通”由此诞生。“班班通”是将与教学相关的信息通道和信息内容,联通到每个教学班级,通过多媒体硬件设施电子白板、电脑、投影等,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系统。科学教学上合理地利用班班通设备能够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满足了学生对科学知识的需求和渴望,发挥很大的作用。
我校在早在2010年就实现了“班班通”,经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和摸索,“班班通”在科学教学中发挥着的巨大作用,它已经成为了科学老师和辅导员们最得力的“助手”,可以说我们已经离不开这一先进而且实用的教学设备。
一、利用“班班通”创设情景能够更好地启发学生思维、解决实际问题。
利用电脑和多媒体制作出的课件不受时空制约的优点,以影视或动画形式创设出新颖有趣的生活情境,设置问题悬念,可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调动积极的情绪,引导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启发思维,解决实际问题。如在教四年级上册《小水滴旅行记》时,水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形态不能同时存在,我就将生活中的雨、雪、雾、露、霜等情景片段剪接在一起制作成课件在班班通中播放。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些自然现象是怎样形成的吗?这样不受季节、时空的限制让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体会到水在自然状态下存在的不同形式,能够缩短学生了解知识的时间,而且兴趣极高,教学良好。
二、利用“班班通”能够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掌握陌生的科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在科学教学或科技活动时有许多科学知识是学生比较陌生,远离孩子们的生活,这时利用“班班通”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这些陌生的科学知识,也能开阔学生眼界,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例如: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有关材料方面的知识:金属从哪里来,陶瓷怎么制作,玻璃又是用什么做的等,学生还是比较陌生的。我在课前搜集了一些关于金属是怎样从地下的矿石中提炼出来的,陶瓷和玻璃的制作工艺,纸的制作过程等视频资料,利用“班班通”播放给孩子们,学生们的兴趣极高,不停地发出感叹,“金子是这样提炼出来的啊,真不容易”,“陶瓷工人的手真巧啊,能做出各种形状器皿”“玻璃艺人制作的玻璃艺术品真漂亮”“玻璃遇到高温就化成得和水一样,真神奇”“原来制作纸是这么的麻烦,要这么多工序,还有浪费那么多的木材,我们以后不能再浪费纸张了!”“工人叔叔们真辛苦啊!”……
学生们通过观看这些视频见到了以前从来没有见过的东西,对学生们的吸引力是巨大的,收获也是颇多的。这在以前没有用上班班通之前是无法做到的。因此运用“班班通”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三、利用“班班通”在科学教学中上展示研究资料、过程、和成果时用,可以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
科学课不仅仅要通过班班通来引领学生探究,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更要让学生将自己研究的过程和研究结果展示给其他同学,便于同学们进行集体研讨。“班班通”中的数影仪,特别适合学生的展示研究结论或成果。如小组汇报实验结论等,在教学《植物的叶》时,让学生用数影仪展示自己搜集的各种不同的叶,这样可以一次展示多人的作品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又如在学习《陶瓷》时,我让学生将自己搜集的有关陶瓷的资料和图片利用“班班通”展示给大家,做到了资源共享,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中国陶瓷的博大精深。另外我们在做演示实验时,由于实验物体较小,观察不清楚或实验现象不明显时也可以利用数影仪在大屏幕上展示给全班同学看,提高演示实验的效果,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展示的过程中锻炼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在课堂上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让他们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从而优化了课堂结构,提高了课堂效率。
四、利用好“班班通”的网络功能,做到资源共享,提升科学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在科学教学教学中我们除了研究课本上规定的教学时,经常会延伸到相关的其他知识点,还有时学生还会提出一些新奇的问题,但老师无法立即给他答案,这时,可以利用“班班通”的网络功能及时上网搜索答案,大家可以一起学习。在上《沸腾》一课时,讲到液体的沸点时,学生提出水银的沸点是多少?当时备课时只准备了醋,油等常见的液体的沸点,没有考虑到水银。所以不太清楚。这时我告诉同学们我也不清楚,我们一起上网查查吧。于是我利用了班班通搜到了正常情况下,水银的沸点为:“356.7℃”,而且还了解到水银的凝固点是“-38.8℃”。大家共同掌握了这个小知识,我们得到了共同提高。在科学课上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利用好这一功能,以提高科学课的深度和广度。另外还可以将学生搜集的材料利用课下时间用“班班通”下载或复制到班级的电脑中,作为课堂上展示的内容用,节约课堂上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总之,基于网络环境下的“班班通”既是科学教学中的辅助手段,也是科学教学中取之不尽的资源库,是引导学生探究的桥梁,是拓展学生认知的工具。但现代教育教学的信息化,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努力实践,灵活掌握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服务教学,使教学资源达到最佳的优化组合,让我们的科学教育真正成为学生快乐成长的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