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小学英语课堂提问艺术探究

【作者】 周 韵

【机构】 湖北省十堰市房县实验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课堂提问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同时也是一门艺术。然而,现在的课堂提问已被传统的问答方式所垄断,变成了单调乏味的催眠曲,使课堂提问失去了它应有的魅力和作用。所以,教师必须重视课堂提问艺术,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爱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他们学好英语。小学英语教师在课堂提问上应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保持正确的提问态度
  教师应当以愉快、友好、从容、谈话式的态度来提问。提问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获得知识和找到获得知识的方法。教师如果在提问时能够做到神态自然安详,以亲切的眼神鼓励每一位学生,学生就会愿意回答甚至争先恐后地回答。对学生的回答,教师则应以表扬为主,而对于回答错误的学生,教师即使批评也要体现爱心,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二、把握恰当的提问时机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准确把握课堂提问的时机,才能及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提问真正服务于课堂教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导入新课时提问
  课堂教学开始时,学生的思维还未启动。教师应精心设计一系列与本堂课程有关的问题,由浅入深,紧紧抓住学生的思维,从而把注意力吸引到所要学习的内容上来。比如,在教学“What time is it?”这一句型时,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一个圆圈并提问“What’s this?”学生就会有各种回答:“It’s a sun/ plate/ ball …”接着教师在圆圈内点一个小圆点,再问学生时,他们可能会回答:“It’s a pie/ cake …”最后,教师在圆圈内画上长、短针并标上数字,学生便会马上领悟:“It’s a clock.” 从而引出新句型“What time is it?”这样的提问启发了学生思维,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主动探求问题的答案,很自然地导入新课,为新语言的教学创造条件。
  2、新旧知识过渡时提问
  在教学时,教师从一个知识点过渡到另一个知识点时要衔接自然,巧妙地设问很重要。如在教学《Meet my family》时,学生学习了单词father,mother,brother,sister,family后,教师可以指着人物问:“Who is this man/ woman/ boy?”而后很自然地过渡到句型:“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这样,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设问,既可以复习旧知,又能引出新知,有利于保持知识的整体性。同时,还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3、强化重点时提问
  设计课堂提问抓住了重点,主要训练内容也就抓住了。备课时,教师应准确把握重点,并以此为主线,联系其他教学内容。比如,在教学介绍上学方式的句型时,教师可以先示范介绍“I come to school by bus.”并反问“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学生就能自然地运用学过的交通方式来介绍自己的上学方式“I come to school by car/bike…”从学生的回答中,教师不仅可以了解学生对重点内容的理解掌握程度,还能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加以补充与纠正,并让学生反复操练,加深学生的印象。
  4、化解难点时提问
  备课时,除确定教学重点外,教师还应该找出教学难点,并为它设计出相应的教学环节来降低教学难度,帮助学生获得学习上的成功。如在三年级《This is my classroom》一课初次教学疑问句“Is this …?”“Is that …?”时,学生既要理解问句的意思,掌握它的用法,还要学会用升调来提问。教师可以设计以下问题:教师指着手中的课本自问自答“Is this a book? Yes, it is.”然后指着稍远处的桌子“Is that a book? No, it isn’t.”教师再指着课本问学生“Is this a book?”时,学生就能自然地回答:“Yes, it is.”接着教师提供替换词,并让学生用升调问“Is this a pencil?”同法操练“Is that a …?”这样,通过教师自问自答和学生问答等形式,引起学生兴趣,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逐步化解了教学难点。而难度的降低有利于学生迅速掌握语言材料,学习的成功又会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做到有针对性的因材施问
    教师在提问对象的选择上要照顾全体学生,更要因材施问。平时教学中,由于受到课堂时间、教学内容以及学生人数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一般情况下有些问题不可能一一进行提问。因此,教师在课堂提问时要考虑中等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所能承受的能力,同时适当照顾优、差两头。
  曾有这样一则故事,有个成绩不太好的学生,上课时却很爱举手回答问题,但教师问他时,他又不会。后来老师了解到,由于成绩不好,同学们总是说他笨,他就不服气。因此,教师提问时,他不管会不会都要把手举起来。老师了解情况后就悄悄告诉他以后老师提问时,要是他真会,就举右手,不会就举左手。这样,老师就经常利用他举右手的机会提问他,并及时表扬他。他的学习也就慢慢好起来了,同学们也不再讥讽他。由此可见,教师切不可轻视提问对学生的意义,要通过提问去塑造、去保护学生。
  四、给予学生激励性的评价
  学生在愉快的心情下学习,注重力集中,思维活跃,接受信息就快。我们也经常发现:当学生尤其是差生答对问题受到表扬时,他们会激动不已,整堂课都会昂着头,目不转睛地看着教师,聚精会神地认真听课,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因此,当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用信任的目光对待学生;当学生答对时,教师要适时表扬和鼓励;当学生回答不出时,教师也要耐心地铺路搭桥,尽可能地引导学生找出答案,以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总之,提问是教学艺术的体现,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提问具有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爱好、启迪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表达能力、提供反馈信息等多种教育功能。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必须不断地、科学地、艺术地对待提问,更好地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