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教学机智中 爱与生命的教育

【作者】 尉 春

【机构】 湖北省丹江口市实验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习近平总书记用“四有”,即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来定义好老师。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一个好老师,一个好的班主任,更要用爱激发爱、培育爱、传播爱,通过真情、真心、真诚拉近同学生的距离,滋润学生的心田。好老师应该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用欣赏增强学生的信心,用信任树立学生的自尊,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学生都身心健康的生活在绿色的校园里。——这是每个班主任的美好愿望,往往遇到非常事件时,还是要用非常手段,所以,我觉得一个好老师,好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上还应该有创新精神,大胆实践精神。
  杨敬哲是我班一个易冲动,渴望友谊,但却不太会与人相处的男孩子。常常在班上制造“龙卷风”,情绪来得快,去得也快。
  那是3月份一个周五的早上,我刚走进教学楼,就看见办公室门口守了好几个学生。远远看见我就飞奔过来,又摆手又跺脚的,七嘴八舌的,说的什么我没听清,但看得出来学生很着急。我平静了一下自己略紧张的心情,指定人一个一个说。听完学生们的诉说,我不由的哈哈大笑了,学生们焦虑的表情也放松了。
  原来,早上杨敬哲进学校大门时,随手将喝完的豆浆杯狠狠地丢向了垃圾桶,没投进去,他就扬长而去。门卫大爷让他捡起来,他不捡。惊动了在门口值日的政教处领导,在得知要扣班级积分的“威胁”下,杨敬哲最终重新捡起了空豆浆杯,投进了垃圾箱里。本来,这件事,这样就过去了。可是,杨敬哲回到教室后,“咚哧”、“咚哧”地用头撞桌面。同学们被他的举动吓坏了,有的在拉他,有的在劝他,还有的在用书垫在他的桌面上,以免磕伤他的头……我走进教室时,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副画面,让我既感动,又好笑。同学们看我来了,就自觉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只留下两个给他垫书的孩子,走也不是,留也不是。我说:“没事儿,死不了的!你们回去吧。”这两个学生犹犹豫豫地撤出课本,回到自己座位上。这样,杨敬哲的头就磕在了桌面上,教室里除了那“咚~咚~”的声音,再没有其他声音了。从走进教室,我的眼睛就没离开过他,我发现他也时不时在用眼角悄悄看我。我的心里就更有底了。他见我不说话,就大声喊起来“为什么倒霉的总是我呀!”,接着又用额头在桌面上磕了一下,其他学生都吓得吸口凉气,只往后躲。
  这时,我说:“杨敬哲头疼吗,就是不想活了,是不是先要给妈妈打个电话?”我假意从口袋里掏出手机,他见我要拨电话,不撞桌子了,哀号一声,侧着脑袋,迅速一头钻进课桌抽屉里了。这个动作大家太熟悉了(他以前也有过),只要不撞课桌,同学们明显的松了口气。看见他渐渐平静下来了,我收起手机说,“电话下课再打吧,大家先跟他告个别吧!”同学们都诧异的看着我,见我满脸笑容,又都将目光转向杨敬哲。
  我知道,杨敬哲是一个善良的孩子,渴望朋友,却不会表达自己的友情,总是把自己看的很低,很卑微,总是显得很脆弱。虽然10岁了,可是处理问题跟其他孩子比起来,还是显得稚嫩很多。这次,我一定要好好刺激他一下,提升一下他的形象,帮他醒悟,促他成长。
  于是,我对全班说,“我们和杨敬哲做了4年同学,大家一定有很多话想对他说,让我们在这里真诚喊一声杨大哥!”
  “杨大哥!”一些大胆的孩子喊了几声,
  “没有抬起头,继续喊,一直喊到他抬起头来”,我鼓励同学们。
  这次,同学们的声音大了,整齐了,也真诚了,“杨大哥!”“杨大哥!”……
  就这样,在同学们亲却的呼唤下,杨敬哲的头从抽屉里抬了起来来,并且用哀求的语气说“别喊了!”
  我示意同学们停下来,说;“现在你平静了,我们就可以对话了,当着全班的面把你的委屈都说出来。先告诉大家你还想死吗?”
  “我不想死,我没使劲撞,我只是今天心情不好!”同学们哄的一声都笑了,他自己也笑了,这就是他的“龙卷风”个性。
  随后,我带他去给门卫爷爷道了谦,向全班同学承认了错误。
  安抚完杨敬晢,这节数学课大约还有30分钟,我毅然决定将下午的《养成教育》课放在了这节上。我让学生围绕这几个话题展开了讨论:
  (1)生命可以轻易放弃吗?
  (2)心情不好时怎么办?
  (3)闯了祸我们该怎么面对?
  杨敬哲的这股“风”不仅吹醒了他自己,也教育震撼了其他人。
  课下,杨敬哲邀请班长陪他一起去向门卫大爷道了谦。并且自愿在校门口做“环保小卫士”值日一周。我得知这些信息时,欣慰极了,同时我也很清醒,杨敬哲的热情是有的,但是难持久,工作能力还有不足。于是,我每天派一个志愿者,陪着他,带着他。看着他们快乐的笑颜,爽朗的笑声,我为我的用心,克制而骄傲。事情全部解决后,我才联系了杨敬哲的妈妈,与家长达成共识,在孩子回家后可以多交流,倾听,开导,不要训斥,以免给孩子心里增添负担。
  从那以后,只要他一犯脾气,同学们就亲切叫声“杨大哥”,他立刻羞涩地恢复了平静。这就是我可爱的班级,可爱的学生。
  为了更好的解决同学们心理困惑,解决同学间的矛盾,我在班上设立了男女生心理辅导员各两名,矛盾调解员男女生各一名。这六位“专家”有学生推选的,有毛遂自荐的,也有我指定的。他们每天下午放学向我汇报,一天都接手了哪些“案子”,处理结果是什么,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再来找我。我的调节小组,让我感受到了学生管理学生的甜头,为我腾出了更多的时间研究教学,思考教学教法,管理艺术。我所带的班级四(2)班连续3个月被学校评为“文明班集体”。我的班人人是环保小卫士,人人是爱心调解员。
  杨敬哲的成长之路还很长,但我有耐心、有信心静等花开;
  我的调节小组之路还很长,他们甚至将调解队伍发展到了家长中间,让我很感动,很感叹!
  我的教学之路更是时刻处在摸索、实践的路上,更需要我不断学习、总结、反思。
  教育是事业,其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其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智慧,其策略在于启迪,教育是艺术,其生命在于创新。而我的创新正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