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关注学生,提高历史课堂效率

【作者】 江文静

【机构】 贵州省铜仁市玉屏县彰寨九年制民族学校

【摘要】在当前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创建高效、优质的课堂教学就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高效的课堂教学能大面积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让学生在课堂中主动参与,积极互动,不知不觉地学会所要学习的知识,学有所长,学有所获。那么,怎样创建高效的课堂教学呢?本文以学生为出发点,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以此来提高历史课堂的效率。
【关键词】学生;兴趣;自主学习;有意注意
【正文】 

  课堂教学是一种目的性和意识性很强的活动,通过教学要使学生掌握知识,习得技能,发展智力,形成态度和相应的品质。一堂课下来学生多多少少是由收获、有提高、有进步的。具体表现在: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关键是他们收获了多少,课堂的效率有多高。所以我们常说向45分钟要效率,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然而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是主体,他们主动能动的参与课堂,获得知识。因此本人认为要提高历史课堂的效率,关注学生,以学生为中心是重心,它是打造高效历史课堂的关键。
  一、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让学生真正成为“主人”,就是要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宽松的课堂环境是自主学习的沃土。因此教师要创设宽松、愉悦的教学环境,充分尊重学生,多鼓励,让学生畅所欲言,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学生在自主地探索或者讨论时,教师要积极认真的去看、去听,设身处地的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对于学生的见解要以欣赏的姿态去评价,鼓励,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潜能。
  二、关注学生的兴趣,在学生内部状态上下工夫
  对某项事物感兴趣,就会主动地接近它、思考它,就会主动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见解。所以古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若有兴趣,那么他就会很专心,舍不得放过任何一处细节一个知识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采用多样的,符合学情的教学方法,尽量将学生的兴趣点达到最高度,这是打造高效的历史课堂的前提条件。比如在新课开始前我们可以用电影视频、音乐、图片、诗词、动画等方式进行新课导入,一开始就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讲授《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时,播放《中国1921》的片段,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三、明确教学的目的、任务和意义,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
  在讲授新课的时候,明确新课的目的、任务和意义,或者在新单元开始时明确提出要解决的问题、本单元的线索框架。在讲到教材比较难懂的地方预先说明问题的复杂性和重要性。比如在讲七年级第一单元时,我先明确本单元的主题:繁荣与开放的隋唐社会,紧紧抓住繁荣、开放两大特点,把握经济、政治、民族关系、文化、科技等各方面的繁荣,以及友好的对外关系。这样明确教学目的和任务,有利于引起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关注和注意。
  四、适时适当的提问,强制学生注意
  课堂中的提问既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提出的问题应该与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有关,以激发其听课的积极性为原则,切忌在提问的过程中提一些不动脑筋、没思考性的问题。比如说:他说的对不对?你赞不赞同?提问应该面向全体学生,然后指名让那些不注意听讲的学生回答。
  五、及时纠正课堂上不注意听讲学生的错误行为
  课堂上一旦发现学生注意力分散,不认真听讲时,教师可以凝视做小动作的学生,突然停止讲课或摇头示意他等,为了使效果更明显,教师也可以一边凝视学生,一边走仅近他,用手敲敲桌子,拍拍他的肩膀,及时给予信号,提醒他:你已经分心了,要认真,赶紧端正态度。学生经提醒后一般能很快回归到课堂上来。当然,如果学生不注意听讲,并违反课堂纪律时,提醒是不够的,教师应该要加以批评,指出他们不注意听讲的错误,要求他们遵守教学常规,遵守班级纪律。批评的时候应该力求简明扼要,客观公正,不能对学生的人格进行侮辱,也要避免唠叨或冤家式的指责。
  六、尽可能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社会实际
  历史是逝去的现实,历史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割不断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社会实际出发,让他们以当下的经验与眼光来审视历史,无疑有助于他们对历史的深刻理解。比如讲《海峡两岸的交往》,从当前台湾和大陆的交往聊,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综上所述,要提高历史课堂的效率,向45分钟要效率,教师必须从学生入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的愿意学历史;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使学生掌握真正的学习方法,真正学会主动学习;及时纠正学生课堂上分心分神,不注意听讲的错误行为,适时提醒、提问、批评、教育,使他们能快速回到课堂;教学中还应明确重难点,教学目的和任务,让学生能预先掌握宏观知识和线索。总之,高效的课堂应该以课堂中的学生为主体,凸显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
  参考资料:
  [1]《浅谈如何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付朝 《科技信息》?2011年29期
  [2]《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增强中学历史教学的有效性》马立侠《考试周刊》2009年31期
  [3]《中学历史教学的有效性》王学高《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年08期
  [4]《浅谈提高中学历史教学的有效性》李英奎《新课程(上)》2011年01期
  [5]《提高中学历史教学的有效性之我见》耿兴荣《成才之路》2009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