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经典诵读,给学生插上腾飞的翅膀
【作者】 孙世杰
【机构】 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县实验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个不爱读书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一个不爱读书的学校是一个没有希望的学校,同样一个不爱读书的学生也是一个没有希望的学生。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源远流长,先辈们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从小参与经典诵读,“同经典相伴,与圣贤同行”,让读书成为习惯,可以起到“培养福德,开显智慧”的莫大作用,可以达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神圣使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曾经有人说过,如果从小培养起学生的读书兴趣,那你就是功德无量。为此,我校积极开展“诵经典、品美文、享乐趣”读书活动。从识字入手,大力推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实行单元整体推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将大量阅读回归课内,有力地促进了读书活动的开展。
一、大量识字,开启阅读之门
童年时代是培养读书兴趣的最佳时期,从小建立起读书兴趣将终生受益。婴幼儿时期的孩子对读书怀有浓厚的兴趣,爱听故事、爱看书,只不过识字成为孩子读书的最大障碍。为此只要解决了识字问题就能解决孩子的读书问题。传统的语文教学从汉语拼音学起,识字任务贯穿整个小学阶段,小学低年级阶段识字1600——1800个,中年级累计识字2500个。据统计,识字3000个基本可以做到无障碍阅读,照这样计算小学四年级还不能完全达到无障碍阅读,这样的教学不利于学生的阅读,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为了早日解决学生的无障碍阅读,小学低年级的教学从大量识字入手,为学生开启阅读之门。
二、单元模块教学,夯实训练点
传统的语文教学以教材为主要教学内容,知识传授为主要教学形式,以应试教育为主要教学目的。表现在课堂上就是逐段分析,面面俱到,不敢放手,教师老感觉不讲不行,不讲学生就不会,结果导致学生始终陷入老师的教学圈套,到头来还是不会学语文。
人教版教材的编排以训练组为单位,每组课文围绕专题整合教材内容,这就为单元整体教学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于是,我们在教学中改变了传统的一课一课教、一课一课学的传统教学模式,采用单元整体推进模块式教学,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上,能够节约大量的教学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既能掌握语文学习方法,又能让大量阅读回归课内。对教学的整体要求是以读为主,读中感悟,学生心求通而未得之意,口欲言而未能之貌之时,教师进行点拨和引导,教师用精准的语言开启学生的心灵之门,把学生带入追求知识的殿堂。
我们把语文课分为若干模块,有预习课、集中识字课、精读课、略读课、拓展课、读书指导课、写作指导课、复习巩固课等八种类型。这种教学形式使课堂教学不再平均用力,针对性更强,实现了教学内容的整合。更重要的是实现了由教师的教到学生自主学习的转变;实现了由教师的泛泛讲解课文内容到注重语文训练点的落实和学习方法的指导上。施教之前我们首先要求教师登高望远,吃透每个单元的训练点,根据训练点的要求,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如精读课的教学,我们针对训练点的要求精心备好课,精读课的内容有时是一篇课文,有时是一个精美的片段。通过讲解让学生得法悟道,了解文本的深刻内涵,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为了保证学习的效果,课堂教学主要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我们要求教师把全班同学分为若干个4人学习小组,人员构成分为好、中、差三类,人总是有“先知先觉者”和“后知后觉者”,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先知先觉者”的引领作用,使其成为中、差生的小老师,当中、差生领悟之时,就是我们的教学成功之日。小组合作学习要建立有效地激励机制,让各类学生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这样小组合作学习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实践表明,这样的教学针对性更强,学生的主动性更容易得到发挥,效果更明显。
三、背诵经典,回归积累之本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两句话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那就是读书和积累的重要性。13岁以前是记忆的黄金时期,在这期间学生的记忆力强,效果好。为此我们在全校各个年级广泛开展背诵经典诗文活动。“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诵读就要诵读中外之经典。在此理念的引领下,我们的诵读篇目呼之欲出:
低年级我们以背诵《小学生必背古诗文80首》、《三字经》、《百家姓》为主要内容,同时兼顾教材中的经典篇章;
中年级我们以背诵《论语》及《四书》、《五经》的有关篇章,背诵部分《中学生必背古诗文》为主要内容,同时兼顾教材中的经典篇章;
高年级以精选《古文观止》中的经典篇目为主要内容,继续背诵《中学生必背古诗文》,同时兼顾教材中的经典篇章。
因为所选内容均为经典,学生天天与大师对话,取法乎上,所以学生的受益肯定很大。为了保证学生的诵读时间,我们安排了早读时间,开设了经典诵读课,并定期举行经典诵读展示和背诵大王评比活动。通过这一系列的举措,调动了师生参与的积极性。一学期下来,低年级部分学生背诵古诗达百余首;三年级学生背诵《论语》百余则;六年级学生背诵古文50余篇。大量的积累必将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四、读中外经典,师生共成长
据调查显示,我国国民读书情况令人担忧,和英美、俄罗斯等国家有着较大的差距,因此唤起民众的读书热情任重而道远。让阅读成为习惯,必须从小抓起,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责无旁贷,也是我们的不懈追求。为此我们大力开展读书活动。我们为各个年级精选了部分经典书目,供各班选用,经典书目分为名著类、科普类、历史类、现代文学类、中国古典名著类等。我们要求各班制定好自己的读书计划,为了保证读书的效果,要求师生同读一本书,教师参与其中,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带动作用;并定时开展读书交流展示活动,学校规定周五下午拿出一节课为读书交流时间。届时,各班交流读书的成果,读书的经验,并进行好书推荐、谈读书收获等活动。通过开展读书活动,书籍成为学生的重要伙伴,中外名著走进了学生的日常生活,高品味的阅读陪伴学生的每一天,良好的读书习惯正在形成。
记背于少年,受益于终生。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我们一定抓住这一时机,大力推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激励学生诵读经典,给学生插上腾飞的翅膀。
一、大量识字,开启阅读之门
童年时代是培养读书兴趣的最佳时期,从小建立起读书兴趣将终生受益。婴幼儿时期的孩子对读书怀有浓厚的兴趣,爱听故事、爱看书,只不过识字成为孩子读书的最大障碍。为此只要解决了识字问题就能解决孩子的读书问题。传统的语文教学从汉语拼音学起,识字任务贯穿整个小学阶段,小学低年级阶段识字1600——1800个,中年级累计识字2500个。据统计,识字3000个基本可以做到无障碍阅读,照这样计算小学四年级还不能完全达到无障碍阅读,这样的教学不利于学生的阅读,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为了早日解决学生的无障碍阅读,小学低年级的教学从大量识字入手,为学生开启阅读之门。
二、单元模块教学,夯实训练点
传统的语文教学以教材为主要教学内容,知识传授为主要教学形式,以应试教育为主要教学目的。表现在课堂上就是逐段分析,面面俱到,不敢放手,教师老感觉不讲不行,不讲学生就不会,结果导致学生始终陷入老师的教学圈套,到头来还是不会学语文。
人教版教材的编排以训练组为单位,每组课文围绕专题整合教材内容,这就为单元整体教学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于是,我们在教学中改变了传统的一课一课教、一课一课学的传统教学模式,采用单元整体推进模块式教学,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上,能够节约大量的教学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既能掌握语文学习方法,又能让大量阅读回归课内。对教学的整体要求是以读为主,读中感悟,学生心求通而未得之意,口欲言而未能之貌之时,教师进行点拨和引导,教师用精准的语言开启学生的心灵之门,把学生带入追求知识的殿堂。
我们把语文课分为若干模块,有预习课、集中识字课、精读课、略读课、拓展课、读书指导课、写作指导课、复习巩固课等八种类型。这种教学形式使课堂教学不再平均用力,针对性更强,实现了教学内容的整合。更重要的是实现了由教师的教到学生自主学习的转变;实现了由教师的泛泛讲解课文内容到注重语文训练点的落实和学习方法的指导上。施教之前我们首先要求教师登高望远,吃透每个单元的训练点,根据训练点的要求,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如精读课的教学,我们针对训练点的要求精心备好课,精读课的内容有时是一篇课文,有时是一个精美的片段。通过讲解让学生得法悟道,了解文本的深刻内涵,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为了保证学习的效果,课堂教学主要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我们要求教师把全班同学分为若干个4人学习小组,人员构成分为好、中、差三类,人总是有“先知先觉者”和“后知后觉者”,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先知先觉者”的引领作用,使其成为中、差生的小老师,当中、差生领悟之时,就是我们的教学成功之日。小组合作学习要建立有效地激励机制,让各类学生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这样小组合作学习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实践表明,这样的教学针对性更强,学生的主动性更容易得到发挥,效果更明显。
三、背诵经典,回归积累之本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两句话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那就是读书和积累的重要性。13岁以前是记忆的黄金时期,在这期间学生的记忆力强,效果好。为此我们在全校各个年级广泛开展背诵经典诗文活动。“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诵读就要诵读中外之经典。在此理念的引领下,我们的诵读篇目呼之欲出:
低年级我们以背诵《小学生必背古诗文80首》、《三字经》、《百家姓》为主要内容,同时兼顾教材中的经典篇章;
中年级我们以背诵《论语》及《四书》、《五经》的有关篇章,背诵部分《中学生必背古诗文》为主要内容,同时兼顾教材中的经典篇章;
高年级以精选《古文观止》中的经典篇目为主要内容,继续背诵《中学生必背古诗文》,同时兼顾教材中的经典篇章。
因为所选内容均为经典,学生天天与大师对话,取法乎上,所以学生的受益肯定很大。为了保证学生的诵读时间,我们安排了早读时间,开设了经典诵读课,并定期举行经典诵读展示和背诵大王评比活动。通过这一系列的举措,调动了师生参与的积极性。一学期下来,低年级部分学生背诵古诗达百余首;三年级学生背诵《论语》百余则;六年级学生背诵古文50余篇。大量的积累必将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四、读中外经典,师生共成长
据调查显示,我国国民读书情况令人担忧,和英美、俄罗斯等国家有着较大的差距,因此唤起民众的读书热情任重而道远。让阅读成为习惯,必须从小抓起,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责无旁贷,也是我们的不懈追求。为此我们大力开展读书活动。我们为各个年级精选了部分经典书目,供各班选用,经典书目分为名著类、科普类、历史类、现代文学类、中国古典名著类等。我们要求各班制定好自己的读书计划,为了保证读书的效果,要求师生同读一本书,教师参与其中,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带动作用;并定时开展读书交流展示活动,学校规定周五下午拿出一节课为读书交流时间。届时,各班交流读书的成果,读书的经验,并进行好书推荐、谈读书收获等活动。通过开展读书活动,书籍成为学生的重要伙伴,中外名著走进了学生的日常生活,高品味的阅读陪伴学生的每一天,良好的读书习惯正在形成。
记背于少年,受益于终生。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我们一定抓住这一时机,大力推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激励学生诵读经典,给学生插上腾飞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