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小学口语交际教学方案的设计如何细化教学流程
【作者】 孔令菊
【机构】 贵州省普安县盘水街道第一小学
【摘要】口语交际是听话、说话的发展,是一种双向甚至多向互动的言语活动。学生只有在动态的互动活动中,才能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才能学会分析、归纳、评价的思维方法,才能形成由语言、做人、生存等因素构成的口语交际能力。因此,为了更好地让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对于个人口语表达的要求,教师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口语交际教学。【关键词】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方案;教学流程;促进细化
贵州省2014年“国培计划”-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课题式研修培训专项课题 编号:2014GZ062
口语交际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与重点,值得教师的重视与关注。基于此,本文对小学口语交际教学方案的设计如何细化教学流程进行研究,旨在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能够获得更全面的发展。以期能够为同仁及相关人士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
一、情境中渲染,调动互动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的教学活动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所以只有创设一个学生想说、有话可说的情境,双向互动性的口语交际才能自然生成。要实现双向互动,创设情境非常重要。“人的思想只有被浓厚的情感渗透时,才能得到力量。从而引起积极的注意,记忆和思考”(列宁语)。可见,情能促动学生,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和震撼,从而进行真情实感地交流。如:上口语交际《师生情》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师问:师生情到底是什么?
如果我把老师比作沃土,你们就是( )。
如果我把老师比作一片蔚蓝的天空,你们就是( )。
如果我把老师比作辽阔的大海,你们就是( )。
师:你们还可以把老师比作什么?(生纷纷回答)
播放配乐诗《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师:我看到同学们眼光中闪着泪光,是呀,这就是师生情,在这节课结束前,把你们心中最想说的话献给老师。
生:老师,您教会了我许多做人的道理,我谢谢你!
生:老师,你每天为我们批作业,为我们辅导,太辛苦了,我祝你身体健康。……
这一口语交际的设计,通过铺设和音乐的渲染,触动了埋藏在学生心中的情感,使学生毫无保留地谈自己想说的话,课堂上才会出现人人参与,实话实说的感人场面。
二、倾听中融合,提高应对实效
新教材的“口语交际”与“听话”课的区别是“口语交际”更注意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它是一个听方与说方双向互动的过程,不是听与说的简单相加。只有交际的双方处于互动的状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口语交际”。因此我们在“口语交际”教学中要想方设法地训练口语交际的应对能力,实现课堂教学的双向互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引导说方“能言善说”,更要引导听方“能听善辩”。
在口语交际课中,学生会不会听话、能不能专心听成了交际应对的必要条件。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形成的。教师在口语交际课上不应只集中在那些“说”的学生身上,更要关注大部分“听”的学生。告诉学生注意倾听时的仪态:要看着对方,这是尊重说话人的表现,不然说话人会认为你心不在焉;不要一听到不同的意见就沉不住气,随意打断对方的陈述;也不要自以为领会了对方的意图而显出不耐烦的样子。
孩子们喜欢玩耍、喜欢动手实践,教师就投其所好,把培养儿童听的习惯变成一种游戏,使学生在有趣的口语实践中掌握听的方法。如:比比今天谁的小耳朵最灵?颁发“最灵耳朵奖”。在学生说的内容中检测学生有无专心听讲,及时地进行鼓励:“你的小耳朵真灵!”“老师从你的眼睛里看到你听懂了。”鼓励孩子进入听的最佳状态。
教师也可设置传话练习的小游戏。教师将一句完整的话讲给第一位同学听,第一位传给第二位。如记住词语的小游戏:教师报词语,每次只报一遍,以后逐步递增词语量:“狗”、“狗,熊猫”“狗,熊猫,大象”……这样的训练使学生在倾听时注意分析理解对方的话,并在正确理解上力求记住,做到了倾听的第一要素。
三、交流中互动、拓展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是面对面的你来我往的一种信息交流活动,交际双方既是单向流动的两端,又是双向流动的回归点,两者之间始终存在着一个互动。那么该如何促进口语交际中师生,生生之间有效乃至高效的互动呢?
1、以“导”促动:
对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学生进行双向互动的催化剂。当学生不会说,说不清楚时,教师应通过自身的示范、点拨让学生模仿,来促动学生说。
如:在上《我们的画》一课时,我说:今天老师也带来了自己的画,展示画后,问:“你们有什么话想对老师说?”
生:老师,您的画太漂亮了。
师:谢谢你的表扬。
生:老师,你画的螃蟹为什么是五颜六色的呢?
师:你观察的真仔细,老师今天画的螃蟹,正在举行服装模特比赛呢!
师:小朋友,今天你们也带来了自己的画,谁来介绍一下?
师:怕说不清楚,是吗?那么先来听老师介绍自己的画,好吗?听听老师怎么介绍自己的画。(师介绍自己的画,生自由介绍自己的画)
这节课一开始就让学生介绍自己的画,大部分学生多无法说具体,说清楚,于是老师先直截了当地进行语言表达的现场示范,这就使学生在感性直观的语言实践氛围中领悟到介绍的语言技巧,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有了老师的范说为导向,学生的练说就有效了。
2、以“评”助动:
教师应下放评议权,让学生一起参与到我们的评价中,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如:在上《我们的画》一课时,师先让小朋友们在小组介绍自己的画,再派代表上台介绍自己的画,当一个小朋友介绍完自己的画后,正准备下去,师:小画家,你介绍得真好,为什么不问问小朋友们对你的画的意见呢?
生:小朋友,你们觉得我的画怎么样?
生:我觉得你的画颜色用得很漂亮。
师:(小声地说):该怎么表示呢?
生(马上):谢谢你的表扬。
生:我想对你说,你介绍时忘了先介绍题目了,下次要注意。
生:谢谢你的提醒,下次我会注意。……
好的评价一方面要善于肯定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每一个精彩点,每一个闪光点,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以激发生交际的欲望;另一方面也要指出学生学习的不足之处,使生有前车之鉴,从而提高交际能力。本案例,师首先对学生介绍的肯定,鼓舞,又在边上小心地提醒,让学生主动去问学生,形成生评生,生生互动的局面,在评价中不知不觉地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只有互动,才能体现交际功能。只有互动,学生的言语才能如涓涓细流。所以,我们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应该创设条件,因势利导,让口语交际课真正“动”起来,为唱响口语交际“互动曲”而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施小娟.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程的教学设计[J].小学语文教学,2014(11).
[2]黄华.探究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程目标的设计[J].语文知识,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