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农村初中语文课后作业布置刍议
【作者】 唐峥嵘
【机构】 四川德阳市中江县凯江中学
【摘要】作业是检查教与学效果的纽带,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培养能力的重要环节。教师应改变传统的作业布置方式,不断改革、创新、探索新的课后作业布置策略。本文就语文课后作业布置存在的问题和课后作业的布置策略进行了探究。【关键词】语文;课后作业;布置
【正文】
课后作业作为复习、巩固、检查、提高和应用知识的一种有效手段,是每一个教师特别关注和经常使用的,也是教师在实施新课程标准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当下,为了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素质教育的规定,深化开展素质教育,各地教育部门相继颁发了很多的规章制度,严格控制学生在校的集中教学活动时间,这种新的形势也就给予了学生更多的课余时间,更多的课后自主学习时间,这段时间犹如一个“香饽饽”,成为很多老师的关注的焦点,就如何合理安排落实学生的课后作业,笔者进行了一些探究。
一、当前农村初中课后作业布置存在的问题
1.作业滥,学生烦
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而这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竟成了各科老师的争夺对象。通常数学、英语往往能轻而易举的赢得学生的青睐,语文这一学科总是备受冷落。于是急坏了的语文老师为了与其他学科争夺时间,往往每天都会布置一些作业,要么一天一卷,要么一天一练,或是一天一作文,总之不亏给其他学科。至于学生做了能否批改,能否评讲,是否取得好的效果,那就另当别论了。面对成堆的作业,学生不甚其烦,抄抄了事。
2.作业难,学生怕
新课程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于是,语文老师很多时候会设计一些不切实际不讲层次的能力题,让学生纸上谈兵。有些语文练习的题目设计的太玄,有的短文太深奥,有的问题设计的太繁杂,有的甚至连语文老师都难以作答,就这样不加选择的一股脑儿推给学生。面对这些作业,学生害怕、无言,不但难以作答,甚至连学习语文的自信心都会受到打击。
3.作业随意,学生反感
由于语文教学的任务十分繁重,平时的工作比较繁忙,很多老师的作业训练杂乱无章。今天的课没有备好,发一张练习卷应付一下算了,明天的状态不好,继续发一张了事。文言文做腻了,换一张现代文吧。月考、期中考试要考名著阅读,赶紧整理一下资料,让学生课后记一记,应付考试。所以在布置作业的时候,有些教师往往不能使每一次的作业相互联系,有机结合,形成整体,存在着随意性,因而起不到最佳效果。面对杂乱无章的作业,学生只有硬着头皮应付,内心无比反感。
二、新形势下语文课后作业的布置策略
1.作业布置要少而精,要适量
学生写作业的目的在于巩固和消化所学的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解决遇到的问题。适当适量的课后作业是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有效手段,因此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是必要的。作为老师在布置作业前,应首先在“题海里游泳”应该先认真考虑哪些题有利于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哪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哪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能力等,老师经深思熟虑后,从中选出一定数量的题目。
2.作业布置要有层次,重个体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不同的学生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故而存在着千差万别的现象,传统的作业布置只是“一刀切”,不顾学生的个体差异。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特别强调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不同语文水平的学生设计不同的作业。作业设计要体现对学生个性的尊重,要关注兼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让他们都有所发展。要求根据不同语文能力的学生设计不同的作业,增加作业的层次性,供学生选择,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取得成功,即让优等生吃好,让中等生吃饱,让低等生吃上!
三、作业布置要多形式,重开放
作业要有多样性。单一化的作业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简单地重复,只会使学生产生极度疲劳,久之失去兴趣。要使学生爱做作业,教师应该采取多种形式来布置作业。比如,书面作业与口头作业相结合、实践作业和表演作业相结合,课内作业和课外作业相结合,短期作业与长期专题作业相结合,个人自主作业与小组作业合作相结合,常规作业与趣味性作业相结合。作业设计的开放性,还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布置作业的内容开放,学生有权自主选择(2)完成作业的形式开放,跳出原有的那种白纸黑字的书面作业模式;(3)作业结果和答案的开放,不再是单一的、刻板的;(4)评价作业的方法开放,实行多样化的评价。
这样做能较好地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效地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拓展学习的空间,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个性,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编写作业题,应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独立获取新知识的机会。如课后小结、章节小结,可尝试让学生自己完成;测验题可以自己做,也可以和同学们交换来做,交换批改,最后评出最优秀试卷。实践性开放作业、专题搜集性作业、语文综合活动作业等,可以让学生自主合作完成。在众多活动过程中,从学生的需求、目的、兴趣出发,学生不仅得到了审美情趣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体现了学习的主体性,而且学会了人与人合作,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将课程上学到的知识内化为自主学习的自学能力,体验了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了良好的心理素质。
课后作业作为复习、巩固、检查、提高和应用知识的一种有效手段,是每一个教师特别关注和经常使用的,也是教师在实施新课程标准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当下,为了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素质教育的规定,深化开展素质教育,各地教育部门相继颁发了很多的规章制度,严格控制学生在校的集中教学活动时间,这种新的形势也就给予了学生更多的课余时间,更多的课后自主学习时间,这段时间犹如一个“香饽饽”,成为很多老师的关注的焦点,就如何合理安排落实学生的课后作业,笔者进行了一些探究。
一、当前农村初中课后作业布置存在的问题
1.作业滥,学生烦
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而这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竟成了各科老师的争夺对象。通常数学、英语往往能轻而易举的赢得学生的青睐,语文这一学科总是备受冷落。于是急坏了的语文老师为了与其他学科争夺时间,往往每天都会布置一些作业,要么一天一卷,要么一天一练,或是一天一作文,总之不亏给其他学科。至于学生做了能否批改,能否评讲,是否取得好的效果,那就另当别论了。面对成堆的作业,学生不甚其烦,抄抄了事。
2.作业难,学生怕
新课程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于是,语文老师很多时候会设计一些不切实际不讲层次的能力题,让学生纸上谈兵。有些语文练习的题目设计的太玄,有的短文太深奥,有的问题设计的太繁杂,有的甚至连语文老师都难以作答,就这样不加选择的一股脑儿推给学生。面对这些作业,学生害怕、无言,不但难以作答,甚至连学习语文的自信心都会受到打击。
3.作业随意,学生反感
由于语文教学的任务十分繁重,平时的工作比较繁忙,很多老师的作业训练杂乱无章。今天的课没有备好,发一张练习卷应付一下算了,明天的状态不好,继续发一张了事。文言文做腻了,换一张现代文吧。月考、期中考试要考名著阅读,赶紧整理一下资料,让学生课后记一记,应付考试。所以在布置作业的时候,有些教师往往不能使每一次的作业相互联系,有机结合,形成整体,存在着随意性,因而起不到最佳效果。面对杂乱无章的作业,学生只有硬着头皮应付,内心无比反感。
二、新形势下语文课后作业的布置策略
1.作业布置要少而精,要适量
学生写作业的目的在于巩固和消化所学的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解决遇到的问题。适当适量的课后作业是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有效手段,因此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是必要的。作为老师在布置作业前,应首先在“题海里游泳”应该先认真考虑哪些题有利于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哪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哪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能力等,老师经深思熟虑后,从中选出一定数量的题目。
2.作业布置要有层次,重个体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不同的学生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故而存在着千差万别的现象,传统的作业布置只是“一刀切”,不顾学生的个体差异。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特别强调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不同语文水平的学生设计不同的作业。作业设计要体现对学生个性的尊重,要关注兼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让他们都有所发展。要求根据不同语文能力的学生设计不同的作业,增加作业的层次性,供学生选择,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取得成功,即让优等生吃好,让中等生吃饱,让低等生吃上!
三、作业布置要多形式,重开放
作业要有多样性。单一化的作业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简单地重复,只会使学生产生极度疲劳,久之失去兴趣。要使学生爱做作业,教师应该采取多种形式来布置作业。比如,书面作业与口头作业相结合、实践作业和表演作业相结合,课内作业和课外作业相结合,短期作业与长期专题作业相结合,个人自主作业与小组作业合作相结合,常规作业与趣味性作业相结合。作业设计的开放性,还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布置作业的内容开放,学生有权自主选择(2)完成作业的形式开放,跳出原有的那种白纸黑字的书面作业模式;(3)作业结果和答案的开放,不再是单一的、刻板的;(4)评价作业的方法开放,实行多样化的评价。
这样做能较好地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效地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拓展学习的空间,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个性,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编写作业题,应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独立获取新知识的机会。如课后小结、章节小结,可尝试让学生自己完成;测验题可以自己做,也可以和同学们交换来做,交换批改,最后评出最优秀试卷。实践性开放作业、专题搜集性作业、语文综合活动作业等,可以让学生自主合作完成。在众多活动过程中,从学生的需求、目的、兴趣出发,学生不仅得到了审美情趣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体现了学习的主体性,而且学会了人与人合作,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将课程上学到的知识内化为自主学习的自学能力,体验了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了良好的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