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当前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现状与发展策略的探究

【作者】 赵少勇

【机构】 山东省莱西市南墅镇中心小学

【摘要】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的一门重要的学科,它赋予了基础教育将肩负着培养文明公民的重大责任。本文通过对小学思想品德课现状的调查分析,提出了小学思想品德课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现状;教学成效;兴趣
【正文】 
  小学阶段是孩子们逐步熟悉和理解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以及社会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形成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生活能力,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正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为目标,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注重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务和现象的方法,提高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
  一、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现状。
  学校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校领导对思品课的认识有所提高,思品课程实施的方法有所改进但力度不够。从思品课教学的成效来说,要上好思品课,首先应该是教师对思品课的作用要有正确的认识,其次是教学态度要认真,其具体表现在备课、保证课时、改进教学方法和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等方面。从调查结果看,这些方面在总体上可以说是比过去有了很大的进展和改善,但许多地方还有待加强。近几年来,由于小学师资力量的缺乏,没有充裕的教师担任专职的思品课教学,多数教师兼职思品课教学等原因,教师在行动方面还存在着滞后的现象。这种现象还表现在教师的任课态度,上课和教学活动过程中。新时期的思品课教学,担负着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甚至还有法制教育等任务,教师不仅要熟悉教学的内容,而且要了解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发展特征。因此,对师资水平的要求是比较高的。担任语数主科的兼任教师,他们自身教学任务重,工作繁忙,对小学思品课的教学目标和课程特征缺乏全面了解,教学实效受到影响那是必然。广大的教师也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绝大多数教师认为应有专职的思品课教师。同时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实际中存在着,人们还摆脱不了对各科份量评价的传统看法,即认为语文、数学是小学阶段最重要的基础文化课程,其份量比思品课重得多;思品课只能算是副科,在名称上就不如语数学科响亮。低中年级的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他们对直观且形象生动的教具和活动很感兴趣。在这种教学环境中,他们的各种感官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如果教师在思品教学中能灵活运用,就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学习,就能大大增强思品课的实效性。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却难以办到。
  二、小学思想品德课的发展策略。
  1.改革思品课教学方法—以自主性学习为主。
  思想品德课的本质和最终目的是对小学生进行较为系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它不应该是一个单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不能成为应试课。素质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要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学习过程的愉悦性。因此,思品课教学应在改变单向灌输的教法同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组织实施讨论法和活动法等方面开展积极的探索,此外,还应根据学校的条件,积极引进先进的科学教学设备,如进行多媒体教学等,以扩大学生知识面,增进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生动活泼地进行学习的目的。在讨论法中,主要应致力于如何探讨根据思品课教学目的和内容来设计讨论题,掌握学生的思维特征和动向,启发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或质疑,让大家依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根据观看挂图、录像等教具演示或对自己身边事物的观察,通过积极的思考、充分的讨论乃至争论引导出正确的答案,让学生在讨论中内化观念,以此达到思想道德认知和情感上的提高。在实践活动中,一要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来开展活动,如对低中年级的学生,可结合教学内容,多采取灵活性、生动性、趣味性强,容易被学生接受的形式,如:讲故事、情景扮演等方法;二要大胆地出课堂,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根据“课标”具体教学要求或目的,开展相对应的生产劳动,参观访问以及参加社会上各种有益活动等。与社会相比,学校是一个小课堂,在学校学的知识要应用于实践。掌握的理论要通过社会实践去验证,才能加以理解消化。学校还可以把思品课课内、课外的活动纳入学校德育工作整体规划中,与各种德育活动相辅相成,配合一致。特别注重研究思品课与班会、队会的共性和联系,让学生潜移默化地从中提高道德认知水平,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感,养成一定的道德行为习惯。
  2.提高思品课教师特有素质。
  目前小学思品课教师的质量,不能满足教育与教学发展的需要。调查表明:我县小学思品课教师严重缺失,专职思品课教师无一人,思品教学全部是兼职。正因为如此,教师在思品课教学方面进修的需求和机会都很少,使得各所学校师资水平都达不到标准和要求。因此,学校一定要提供机会,提出要求,让思品课教师提高自己的素质。无论是专业的还是半路出家的,无论是专职还是兼职的思品课教师,都应该精通德育理论,明确德育规律。进修是一个提高的渠道,但更多的要走自学之路。学习新知识,拓宽新视野,发展新观念,及时给学生提供最渴望获得的思想和道德帮助;抓住不同年龄阶段少年儿童思想上的兴奋点,因势利导,使自己真正成为他们人生道路上的指导者。同时,要注重自己组织能力的培养,要有一定的交往和组织能力,善于创造多样化的活动方式,不断开展新颖的而又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教学活动。
  总之,学校通过思品课教学对小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启蒙性的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思品课教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课题。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孩子们也在变化,人们对精神文明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在实践中会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思想品德课作为一门科学,它也要适应社会形势的发展变化、人们生活的发展变化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发展变化,思想品德教育与教学工作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促使我们要坚持不懈的走下去,为培养新世纪的新一代文明公民而创新教育教研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林斯坦《小学思想品德课概况与取向探究》。
  [2]义务教育2011年版《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