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作者】 黄 锐

【机构】 贵州省大方县第八中学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组员团结协作,共同完成学习目标的一种学习方式,小组成员通过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不仅能够提高学习能力及创新能力,而且能够增强团队意识,从而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环节;有效评价
【正文】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标准下课堂教学中应用最多的学习方式,并得到了广大语文教师的青睐。然而,好的教学方法也要讲究合理的运用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反之就会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得不到应有的成效。小组合作学习的最大好处就是使每个学生都有平等参与学习的机会,并在学习过程中有参与发言和表现自己的机会,鼓励学生产生主动思考和主动探究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进取意识和竞争意识,真正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得到尊重。
  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
  1.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小组合作学习是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学习的方式,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空间,更加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2.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有利于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都是教师讲,学生听,不仅课堂气氛沉闷,而且长此以往还会造成学生对语文学习失去兴趣.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将学习任务分配给各个小组后,小组成员相互沟通、彼此配合,不仅能够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而且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合作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更轻松的学习环境与更广阔的发挥空间,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有些文章故事性较强,为了让学生的了解更具体、更直接,可以让学生把它改成舞台剧等形式,让学生的参与面更广一些,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表现自己才华和能力的机会,在轻松自由压力小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中,使学生发挥自己的潜能,在活动中无所顾忌地把自己的能量喷洒出来,在活动的过程中逐步体验合作的默契、参与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并且教师在点评学生的表现时,以表扬鼓励为主,适当提出修改意见,在肯定学生的同时,帮助他们更好的完成作品,逐步增加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更大,从而真正配合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
  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1.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有些语文教师只追求小组合作的形式,在课堂上不管是否需要,都会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还有些教师由于时间和精力等方面的原因,不能对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指导,任凭学生自己去学习,小组合作仍停留在形式上,导致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经常会出现几个学生围在一起,但是彼此之间没有交流,自己独立学习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没有得到真正发挥,小组成员的学习水平也不能得到提高.
  2.学生缺乏合作意识.小组合作学习需要小组成员之间团结协作、相互配合,这样,才能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但是在当前的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有些学生缺乏合作意识,只顾自己的感受,不考虑小组的利益.学生这种自私的行为不仅不利于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而且不利于以后的发展.
  3.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虽然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但是学生的参与度却不均衡.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往往是语文基础好的学生参与度比较高,而语文基础较差的学生却不敢主动参与,只是充当倾听者.在这种情况下,基础好的学生就会拥有很多代表小组发言的机会,而基础差的学生就只能在一旁倾听.长此以往,基础差的学生就会对小组合作学习失去兴趣,甚至对语文学习产生消极态度.
  4.教学评价只看重团体而轻视个体.虽然小组合作学习要以小组团体的成绩作为学习成果的评价标准,但是教师不能把重点只放在小组团体上,而忽略对学生个体的评价.由于小组每个成员的知识水平与学习能力都是不同的,教师忽略对学生的个体评价不利用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
  1.对学生科学合理的分组是小组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前提。教师为了进行成功的小组合作学习使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首先必须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性格和语文水平,在此基础上再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分组一般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即小组内各组员的性别、性格、学习成绩和活跃程度等都存在一定的差异。由于每个小组的成员各方面的差异性,这样全班各小组之间就有一定的共同性,为组员间互相帮助、互相合作提供了可能;而组间的共同性,为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分组应由老师与学生共同商讨决定,但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应该学会与不同的组员进行协作,尤其要关心那些语文基础薄弱、学习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引导优秀学生多对这些学生进行关心和鼓励,争取组内同学的共同进步和提高。
  2.合理的讨论时间是小组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保证。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在布置了相应的学习任务,并在分组后,应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思考和讨论。而不是当学生刚刚进入学习状态、情绪刚刚开始活跃时,教师就暂停讨论活动。在学生进行讨论时,教师作为帮助学生的人,应以监督者和指导人的身份在各小组之间了解各小组的学习情况,并对个别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检查打破个别学生过于主动垄断小组发言的局面,充分调动各层次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全体学生都能够有所提高,为使学生能够在合作学习中学到知识。
  3.教师要处理好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之间的关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然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后,不管需不需要都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而忽略了学生的独立学习.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但会使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而且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及学习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处理好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之间的关系,提出一个问题后,首先要让学生独立思考,当学生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让他们进行小组讨论,最终小组成员共同解决这一问题.
  4.有效的评价.教师在评价前不仅要对小组团体的成绩进行了解,还要对小组成员进行深入的了解.教师对学生进行了解,有利于对学生做出正确的评价.教师对小组中能力较强的学生要进行肯定与表扬,并鼓励他们积极帮助小组中落后的学生;对于小组中能力比较差的学生,教师要对他们进行鼓励,使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并对他们提出一些好的建议,引导他们主动学习.
  总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组织好小组合作学习,能很好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的重要学习形式,也是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往的重要形式,教师要明确学生之间的差异,合理对学生进行分组;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处理好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评价,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为教学服务,实现有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