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中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策略

【作者】 胡曰政

【机构】 贵州省黔西南普安县窝沿中学

【摘要】创新是民族的进步。当今社会对具有创新能力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很多单位在招聘的时候都会判断面试的人是否有发展潜力,是否能够为单位提供一些创意来提高单位的竞争力。因此,培养人才的创新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并且从学生时期就要重视起来。从教学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符合未来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中学生;数学教学;创新能力;创新思维
【正文】 
  一、建立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诱发学生创新意识 
  课堂气氛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宽松、生动、活泼的气氛,可以使情绪具有动机和知觉作用的积极力量,它组织、维持并指导行为。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需要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亲其师而信其道”,情感融洽,学生才敢想敢说。教师对学生倾注满腔的爱、教态自然、亲切,眼神机敏、宽容,语言和蔼、幽默,学生就对教师有感情,喜欢教师所教的学科。教师要更新观念,树立新的人才观,把学生视为自主的人、发展的人、有潜能的人,热爱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微笑面对学生,良言激励学生,随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为学生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首先教学中评价学生回答问题时用一些激励评议。如:这个见解很独特……这些尊重、期盼的评议,不仅是对学生情感的激发,更是创造了一种平等、民主、和谐、愉悦的学生气氛,良主一句终生受益。其次,组织讨论,开拓思路。围绕一个问题,我经常组织学生讨论、交流、争辩,让他们各抒已见,互相补充,可激发兴趣,开拓思路。讨论形式有:前后座讨论,同座讨论,小组讨论,随意找伴。讨论后可个人发言,其他人补充;也可以集体式谈看法、说见解。小组讨论的内容可以丰富多彩,其内容可以校对答案,形成正确的结论;提出问题,寻求同伴帮助;说出解题思路,互相启迪;归纳、概括规律,推广解题策略;开拓创新,扩展思路。 
  二、引导想象,想象是思维探索的翅膀
  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可以包罗整个宇宙。”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想象,往往能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获得数学发现的机会,锻炼数学思维。想象不同于胡思乱想,数学想象一般有以下几个基本要素。第一,因为想象往往是一种知识飞跃性的联结,因此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丰富的经验的支持。第二,是要有能迅速摆脱表象干扰的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第三,要有执着追求的情感。因此,培养学生的想象首先要使学生学好有关的基础知识。其次,新知识的产生除去推理外,常常包含前人的想象因素,因此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潜在的因素,创设想象情境,提供想象材料,诱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呈现学生熟悉的情景:种植园里各种植物郁郁葱葱,分别种在划成不同形状的地块上。然后出示种有竹子和杜鹃的地块,分别呈正方形和长方形,要求算一算它们的种植面积,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很快解决了问题。接着出示一块形如平行四边形的青菜地,让学生猜一猜它的面积大概是多少?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应怎么求?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有天然的好奇,思维的积极性被激发,纷纷根据前面的知识作出如下猜测:①、面积是长边和短边长度的积。②、长边和它的高的积。③、短边和它的高的积。④、先拼成一个长方形,跟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有关……教师一一板书出来,学生见自己的思维结果被肯定,心理上有一种小小的成就,从而更激起了主动探索的欲望。
  三、创设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例如:本人在教“多边形的内角和”时,我本着力图实践新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和创新意识。设置以下问题:问题1:分别从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七边形的一个顶点A作对角线,可把多边形分成多少个三角形?问题2:三角形的个数与多边形的边数有什么关系?问题3:从n边形的某一个顶点作对角线可构成多少个三角形?如何求n边形的内角和?学生通过观察、思考,积极主动获取了知识,同时也提高了探索能力,发现了如下规律:如(1)多边形的边数越多,分割成的三角形越多;(2)多边形的边数增加一边,分割成的三角形就多一个;(3)分割成的三角形个数=多边形边数-2等。通过创设学生自主参与、自主学习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让学生自觉主动的去思考和探究,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很的锻炼和提高。
  四、培养学生开放式训练,拓展学生思维空间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我们通过加强对试题的开放式训练,可以使学生们所学知识得到迁移和应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因此,只要教师善于引导,善于启发,富有创新意识,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是可以得到提高。通过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等形式体现数学逻辑的分析、综合、归纳、推理的内容,激励学生动手、动脑,勤思、善思,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勇于实践、善于发现的科学精神以及合作交流的精神和创新意识。因此,要训练学生的思维,既要重视抽象思维的发展,更要重视形象思维的发展和深化。
  五、开放性尝试,强化学生创新意识
  创新不是凭空臆造,需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但有了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也不一定能创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还要适当设计开放性问题,给学生提供思维的空间和创新的机会,让学生大胆尝试,强化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如让学生制作几何模型,拼、画几何图形,统计整理一些数据,联系生活实际自编应用题,设计一些一题多问、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题目等。让学生多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取得成效的,它是一个系统过程,在教学中必须循序渐进,长期坚持,需要我们在教学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取长补短,只有这样才会取得预期的成果。
  参考文献:
  [1]张友意,《数学解题教学中培养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研究》   《中学教研(数学)》,2003年 (第四期) 
  [2]李敏,《论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甘肃科技》,2006年12月
  [3]薛新国,《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认识与实践》    《数学通报》,2001年(第十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