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怎样激发小学生朗读的兴趣浅谈
【作者】 马廷英
【机构】 贵州省玉屏县印山民族小学
【摘要】笔者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肤浅体会到,激发小学生朗读的兴趣要从五个方面:1、情境激发;2、范读引导激发;3、适时鼓励激发;4、方法多样激发;5、亲身体验激发。【关键词】激发;兴趣;朗读
【正文】
笔者认为,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需要的动力,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才会将教师“要我读”转化为自主的“我会读”、“我要读”、“我想读”、“我常读”。在本文中,笔者就怎么样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谈几点肤浅的体会。
一、情境朗读
1朗读前,可利用小学生爱听故事,爱讲故事的特点激趣,比如,节目主持人、播音员及身边的朗读比赛获得者练习朗读走上领奖台的故事激发他们的对朗读的兴趣。
2、 创设情境。如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朗读训练时,可利用多媒体课件设计导读,借助课件,让学生亲眼目睹从未见过的漓江的水。当学生看到漓江的水,静得像一面镜子,清得可见江底,绿得像一块翡时,学生就会发生由衰的赞叹:“哇!真美啊!”当学生从画面上看到桂林的山、形态万千,色彩明丽。突兀峰立的壮丽景色时,学生便产生了身临其境的感觉。在这种诗情画意的情境中就容易激发小学生的朗读欲望。
二、范读引导
范读是形象的教学手段,要教学《升国大典》一文朗读训练中,教师先用庄重、平直的语调读民第一自然,再用激动、自豪的语气读一些感情色彩强烈的句子。如“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一齐欢跃起来”。再配上适当的音乐背景,读得入情入境。学生听了老师的范后,受到启发,都尽力模仿老师的语气、表情去读。不过这一点对教师的朗读水平要求较高,应根据实际情况或采用课文录音范读,也能引起学生的朗读兴趣。
三、 适时鼓励
每个学生都特别希望得到老师的夸赞,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一句“你的朗读水平提高得真快啊!都翻过老师了”。学生心中便会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原动力,他就给自己规定更高的目标。如在教学《向命运挑战》中一段话:“他的身体不能离开轮椅,但是······飞向了神秘莫测的黑洞”。要读好这五个“飞”可不容易,该怎样读呢?一位同学说:“我认为应该读得越来越快,因为霍金的时间只有两年半了,所以要读得快些”。大家也认为有道理,对这位同学的答案给予的是肯定,并让他试着读一遍,这位同学高兴地坐下了。可见,教师这时鼓励,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熟读兴趣,还能使他们的朗读水平得到提高。
四、方法多样
在课堂教学中,灵活多样的朗读形式,可极大地调动学生对朗读的兴趣,例如教学《凡卡》一文时,教师可让学生分角色朗读,一人读旁白、回忆部分。一人读信的内容。指导他们用伤心的语气读出凡卡的痛苦,悲惨的学徒生活,用较快的语气读出和爷爷在一起生活的情景,由于有了展示自己的机会,学生们个个跃跃欲试,磨拳擦掌,因此也就收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五、亲身体验
1配合朗读。教师先准备好与朗读作品不同节奏和朗读的音乐,指导学生结合配乐进行朗读,以声响激发学生的情感,读起来就会入情入境。如教学《鸟的天堂》描写众鸟纷飞的景象时,笔者选用了一段班德瑞的纯自然音乐《晨鸟之歌》,学生听了后,仿佛置身于其中,在朗读这一段时绘声绘色,意犹未尽。
2、 表演朗读。课堂上要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表演朗读,后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边朗读边表演,也可以根据作品的内容,加一些适合的道具。这样学生就能完全把自己投入进去,与文中的形象融为一体,在朗读的过程中,感情也就能自然真实地流露出来。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实践语动中,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是十分重要的。
笔者认为,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需要的动力,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才会将教师“要我读”转化为自主的“我会读”、“我要读”、“我想读”、“我常读”。在本文中,笔者就怎么样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谈几点肤浅的体会。
一、情境朗读
1朗读前,可利用小学生爱听故事,爱讲故事的特点激趣,比如,节目主持人、播音员及身边的朗读比赛获得者练习朗读走上领奖台的故事激发他们的对朗读的兴趣。
2、 创设情境。如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朗读训练时,可利用多媒体课件设计导读,借助课件,让学生亲眼目睹从未见过的漓江的水。当学生看到漓江的水,静得像一面镜子,清得可见江底,绿得像一块翡时,学生就会发生由衰的赞叹:“哇!真美啊!”当学生从画面上看到桂林的山、形态万千,色彩明丽。突兀峰立的壮丽景色时,学生便产生了身临其境的感觉。在这种诗情画意的情境中就容易激发小学生的朗读欲望。
二、范读引导
范读是形象的教学手段,要教学《升国大典》一文朗读训练中,教师先用庄重、平直的语调读民第一自然,再用激动、自豪的语气读一些感情色彩强烈的句子。如“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一齐欢跃起来”。再配上适当的音乐背景,读得入情入境。学生听了老师的范后,受到启发,都尽力模仿老师的语气、表情去读。不过这一点对教师的朗读水平要求较高,应根据实际情况或采用课文录音范读,也能引起学生的朗读兴趣。
三、 适时鼓励
每个学生都特别希望得到老师的夸赞,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一句“你的朗读水平提高得真快啊!都翻过老师了”。学生心中便会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原动力,他就给自己规定更高的目标。如在教学《向命运挑战》中一段话:“他的身体不能离开轮椅,但是······飞向了神秘莫测的黑洞”。要读好这五个“飞”可不容易,该怎样读呢?一位同学说:“我认为应该读得越来越快,因为霍金的时间只有两年半了,所以要读得快些”。大家也认为有道理,对这位同学的答案给予的是肯定,并让他试着读一遍,这位同学高兴地坐下了。可见,教师这时鼓励,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熟读兴趣,还能使他们的朗读水平得到提高。
四、方法多样
在课堂教学中,灵活多样的朗读形式,可极大地调动学生对朗读的兴趣,例如教学《凡卡》一文时,教师可让学生分角色朗读,一人读旁白、回忆部分。一人读信的内容。指导他们用伤心的语气读出凡卡的痛苦,悲惨的学徒生活,用较快的语气读出和爷爷在一起生活的情景,由于有了展示自己的机会,学生们个个跃跃欲试,磨拳擦掌,因此也就收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五、亲身体验
1配合朗读。教师先准备好与朗读作品不同节奏和朗读的音乐,指导学生结合配乐进行朗读,以声响激发学生的情感,读起来就会入情入境。如教学《鸟的天堂》描写众鸟纷飞的景象时,笔者选用了一段班德瑞的纯自然音乐《晨鸟之歌》,学生听了后,仿佛置身于其中,在朗读这一段时绘声绘色,意犹未尽。
2、 表演朗读。课堂上要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表演朗读,后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边朗读边表演,也可以根据作品的内容,加一些适合的道具。这样学生就能完全把自己投入进去,与文中的形象融为一体,在朗读的过程中,感情也就能自然真实地流露出来。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实践语动中,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是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