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从能力本位视域看程序设计课程教学
【作者】 焦丽萍 李卫军
【机构】 新疆乌鲁木齐市民族干部学院
【摘要】能力本位的指导思想与军校任职教育的目标相一致,本文从能力本位角度出发,分析目前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现状,并课程的目标定位、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改革思路。【关键词】能力本位;程序设计;教学改革
【正文】
一、“能力本位”与军队任职教育
能力是人类成功完成某项活动所必需的个性特征,是人的综合素质在行动中的具体表现。“能力本位教育和训练(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 and Training,简称CBET)是职业培训的一种模式,其主要理念是教育与训练目的不再是期望受训学员获得知识,而是期望学员除知识之外,更有做事的能力与应用知识的能力[1]。虽然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年才首次接触“能力本位教育和训练”的思想和方法,但它迅速在我国的职业教育与培训领域流行开来,并作为教育教学的主流指导思想,一度成为国家教委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主题。能力本位将能力的培养作为教育教学的中心任务或最根本的归宿,适应未来军事作战,培养“打得赢、不变质”的初级军事指挥人才的初级院校,在落实军队任职教育、突出实战化训练实践中应当更加重视能力本位观。
首先,只有能力才能实现自我价值。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固然是生存的基础,但智力与创新能力才是具体表现。知识变成能力才有用,能力作用于知识才有力量。能力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人类发展进步的主导力量,人类只有依靠能力才能实现其价值。所以,面向未来信息化战争,能力必将成为实战决胜与实战生存的根本检验。
其次,能力本位教育是对教育本位的回归。从教育层面看,实施以培养学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其实质就是解决“高分低能”、“重知轻能”的问题,确立“能力为本”的观念,这不仅是对传统教育弊端的矫正,也是对教育本义的回归。纵观社会和文化发展的趋势,现代的教育观和人才观已由重知识向重能力和素质转变。因此,是否重视能力的培养也是新旧教育观和人才观的根本区别。
第三,能力本位的指导思想正是军事职业教育的目标
能力本位教育最大的特征就是任职能力既是教学的基础,也是教学的目标,更是评价的标准。能力本位教育以通过任职岗位分析确定的综合能力作为学习的科目,以任职能力模型(人才培养模型)安排教学计划,这正是目前军队职业教育着眼实战化教学所亟需的。所以,依据能力本位的指导思想,打破以学科为中心、以学科的学术体系来确定教学课程、学时安排的传统思路,课程教学以专项能力的培养为目标去设计和实施,正是军事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二、目前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现状
我院作为初级陆院,其人才培养的目标可概括为3+3模式的素质与能力的综合体。即通过学习使学员具备出过硬的政治素质、军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出色的指挥组训能力、带兵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其中,创新能力包括信息处理、信息检索、数据分析、实验设计、仿真模拟以及初步的程序设计等多种专项能力[2]。针对程序设计能力目标,虽开设了Visual Basic语言的程序设计课程,但由于指导思想不清、培养目标不明等原因,往往使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出现内容多——学时紧、内容全——成效微、懂知识——乏应用的矛盾。目前课程教学内容包括概述、语言基础、控制结构、数组、过程、数据库编程计等9部分,按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计划安排50学时来完成,其中包括体现学员综合应用能力的课程设计环节。与其他同类院校相比课时偏少(约20%)但内容偏多。
三、突出“能力本位”的课程教学改革
1.分析培养要求,理清培养目标
我院人才培养方案中,虽然要求培养学员具有初步的程序设计等专项能力,但具体具备怎样的初步编程能力并未说明,所以,要建好程序设计课程,必须把握此要求的初衷。学院的培养对象是初级陆院的军事指挥人才,是面向未来信息化作战的初级指挥人才,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学员具备初步的程序设计能力,其意义更多指的是使学员具备基本的编程实践能力,在实践中养成程序设计思维,能够利用程序设计的思维和原则,更快的上手和实操未来信息化作战平台、信息化作战武器及信息化的作战应用等等。因此,要求学员具备初步的程序设计能力的培养目标可以具化为:一是具备初步的编程实践能力;二是在编程实践中把握程序设计原则,养成程序思维、计算思维意识,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方法和思路。
2.优化课时分配,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
课程对已实施授课的6个班次215名学员进行交流座谈、问卷调查,从座谈和调查的结果来看, 64.3%的学员认为,目前课程教学比较注重课程知识体系性教学,针对实际编程能力的培养不够突出,尤其是针对程序界面设计技能、数据库编程技术等日常运用比较普遍的技术,由于课时少知识面广,因此,学习效果不够理想,很多知识仅限于知道,缺乏实际应用,不便于编程能力的生成。针对以上问题,课程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修改课程标准,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考虑到第五章数组、第六章过程与函数等两章的教学内容理论性较强、理解比较抽象,而且其具体应用可在后期教学中进行强化,因此将其教学时间大幅进行缩减。而将第七章界面设计、第八章数据库技术以及程序综合设计这三部分的教学时间进行大幅增加,以期突出学员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3.强化架构引领,发挥学员能动性,推进项目驱动式教学
“语法+练习”、“概念+算法”的语言教学模式是程序设计课程常用的教学模式[3],虽然进行讲解过程中会采用示例、案例教学法,但由于缺乏必要的深度和情境往往使学员迷失在语言学习的技术细节中或很难将算法落实到具体的程序中,而对于学员整体性、项目化的实践能力缺乏锻炼。而项目驱动教学法,以具体研发项目为牵引,采用实际项目开发实训的方式,使教学内容与项目实践紧密结合,既检验了语法、概念、算法的理解程度,有锻炼了学员应用所学能动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课程教学一始,可根据教学训练实际需要,设置项目研发情景,带领学员分析研发任务、结构性介绍研发所需技术与知识、帮助学员构建课程学习思维导图,从直观上使学员建立学习的动机与目的,既增强了知识的实际应用性,又可使学员掌握项目研发的基本流程,对学员编程能力的生成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然,在设置研发项目时一定要遵循贴近实际、难易适中、循序渐进的原则,如《战友通讯录》、《计时评分系统》、《军事体能达标评判系统》、《军事体育训练档案系统》、《学员成绩管理系统》、《学员学籍管理系统》等等。
四、结语
能力本位教学是围绕任职岗位中需要的实际能力,以岗位分析为基础组织课程、开展教学、进行评价的一种教学思想。它以全面分析任职岗位中官兵的岗位要求、素质要求为出发点,以提供学员完成岗位任务所需要的能力为基本原则,强调学员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学员具备胜任某一岗位所必需的实际能力。能力本位思想要求在教学活动中,突出能力的培养,强调院校与部队、理论与实践的联系,这是部队任职教育本质的必然选择,是军事职业教育特点的反应。
结合素质教育思想和我国职业教育实践,能力本位概念中所说的能力,不仅指操作技能,还包括培养学生将来在社会上就业、适应、竞争和发展的能力,在工作中具体的发现、分析、解决和总结问题的能力,操作、应用、维护和维修能力,以及独立、协作、交流、自学及心理承受能力。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 http://www.baike.com/wiki/
[2]乌鲁木齐民族干部学院,《乌鲁木齐民族干部学院人才培养方案2012》,2012.03
[3]王春枝,王立柱.基于程序设计能力培养的“翻转课堂”体系的建设与实施[J].计算机教育,2015(23):71-73
一、“能力本位”与军队任职教育
能力是人类成功完成某项活动所必需的个性特征,是人的综合素质在行动中的具体表现。“能力本位教育和训练(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 and Training,简称CBET)是职业培训的一种模式,其主要理念是教育与训练目的不再是期望受训学员获得知识,而是期望学员除知识之外,更有做事的能力与应用知识的能力[1]。虽然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年才首次接触“能力本位教育和训练”的思想和方法,但它迅速在我国的职业教育与培训领域流行开来,并作为教育教学的主流指导思想,一度成为国家教委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主题。能力本位将能力的培养作为教育教学的中心任务或最根本的归宿,适应未来军事作战,培养“打得赢、不变质”的初级军事指挥人才的初级院校,在落实军队任职教育、突出实战化训练实践中应当更加重视能力本位观。
首先,只有能力才能实现自我价值。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固然是生存的基础,但智力与创新能力才是具体表现。知识变成能力才有用,能力作用于知识才有力量。能力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人类发展进步的主导力量,人类只有依靠能力才能实现其价值。所以,面向未来信息化战争,能力必将成为实战决胜与实战生存的根本检验。
其次,能力本位教育是对教育本位的回归。从教育层面看,实施以培养学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其实质就是解决“高分低能”、“重知轻能”的问题,确立“能力为本”的观念,这不仅是对传统教育弊端的矫正,也是对教育本义的回归。纵观社会和文化发展的趋势,现代的教育观和人才观已由重知识向重能力和素质转变。因此,是否重视能力的培养也是新旧教育观和人才观的根本区别。
第三,能力本位的指导思想正是军事职业教育的目标
能力本位教育最大的特征就是任职能力既是教学的基础,也是教学的目标,更是评价的标准。能力本位教育以通过任职岗位分析确定的综合能力作为学习的科目,以任职能力模型(人才培养模型)安排教学计划,这正是目前军队职业教育着眼实战化教学所亟需的。所以,依据能力本位的指导思想,打破以学科为中心、以学科的学术体系来确定教学课程、学时安排的传统思路,课程教学以专项能力的培养为目标去设计和实施,正是军事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二、目前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现状
我院作为初级陆院,其人才培养的目标可概括为3+3模式的素质与能力的综合体。即通过学习使学员具备出过硬的政治素质、军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出色的指挥组训能力、带兵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其中,创新能力包括信息处理、信息检索、数据分析、实验设计、仿真模拟以及初步的程序设计等多种专项能力[2]。针对程序设计能力目标,虽开设了Visual Basic语言的程序设计课程,但由于指导思想不清、培养目标不明等原因,往往使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出现内容多——学时紧、内容全——成效微、懂知识——乏应用的矛盾。目前课程教学内容包括概述、语言基础、控制结构、数组、过程、数据库编程计等9部分,按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计划安排50学时来完成,其中包括体现学员综合应用能力的课程设计环节。与其他同类院校相比课时偏少(约20%)但内容偏多。
三、突出“能力本位”的课程教学改革
1.分析培养要求,理清培养目标
我院人才培养方案中,虽然要求培养学员具有初步的程序设计等专项能力,但具体具备怎样的初步编程能力并未说明,所以,要建好程序设计课程,必须把握此要求的初衷。学院的培养对象是初级陆院的军事指挥人才,是面向未来信息化作战的初级指挥人才,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学员具备初步的程序设计能力,其意义更多指的是使学员具备基本的编程实践能力,在实践中养成程序设计思维,能够利用程序设计的思维和原则,更快的上手和实操未来信息化作战平台、信息化作战武器及信息化的作战应用等等。因此,要求学员具备初步的程序设计能力的培养目标可以具化为:一是具备初步的编程实践能力;二是在编程实践中把握程序设计原则,养成程序思维、计算思维意识,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方法和思路。
2.优化课时分配,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
课程对已实施授课的6个班次215名学员进行交流座谈、问卷调查,从座谈和调查的结果来看, 64.3%的学员认为,目前课程教学比较注重课程知识体系性教学,针对实际编程能力的培养不够突出,尤其是针对程序界面设计技能、数据库编程技术等日常运用比较普遍的技术,由于课时少知识面广,因此,学习效果不够理想,很多知识仅限于知道,缺乏实际应用,不便于编程能力的生成。针对以上问题,课程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修改课程标准,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考虑到第五章数组、第六章过程与函数等两章的教学内容理论性较强、理解比较抽象,而且其具体应用可在后期教学中进行强化,因此将其教学时间大幅进行缩减。而将第七章界面设计、第八章数据库技术以及程序综合设计这三部分的教学时间进行大幅增加,以期突出学员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3.强化架构引领,发挥学员能动性,推进项目驱动式教学
“语法+练习”、“概念+算法”的语言教学模式是程序设计课程常用的教学模式[3],虽然进行讲解过程中会采用示例、案例教学法,但由于缺乏必要的深度和情境往往使学员迷失在语言学习的技术细节中或很难将算法落实到具体的程序中,而对于学员整体性、项目化的实践能力缺乏锻炼。而项目驱动教学法,以具体研发项目为牵引,采用实际项目开发实训的方式,使教学内容与项目实践紧密结合,既检验了语法、概念、算法的理解程度,有锻炼了学员应用所学能动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课程教学一始,可根据教学训练实际需要,设置项目研发情景,带领学员分析研发任务、结构性介绍研发所需技术与知识、帮助学员构建课程学习思维导图,从直观上使学员建立学习的动机与目的,既增强了知识的实际应用性,又可使学员掌握项目研发的基本流程,对学员编程能力的生成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然,在设置研发项目时一定要遵循贴近实际、难易适中、循序渐进的原则,如《战友通讯录》、《计时评分系统》、《军事体能达标评判系统》、《军事体育训练档案系统》、《学员成绩管理系统》、《学员学籍管理系统》等等。
四、结语
能力本位教学是围绕任职岗位中需要的实际能力,以岗位分析为基础组织课程、开展教学、进行评价的一种教学思想。它以全面分析任职岗位中官兵的岗位要求、素质要求为出发点,以提供学员完成岗位任务所需要的能力为基本原则,强调学员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学员具备胜任某一岗位所必需的实际能力。能力本位思想要求在教学活动中,突出能力的培养,强调院校与部队、理论与实践的联系,这是部队任职教育本质的必然选择,是军事职业教育特点的反应。
结合素质教育思想和我国职业教育实践,能力本位概念中所说的能力,不仅指操作技能,还包括培养学生将来在社会上就业、适应、竞争和发展的能力,在工作中具体的发现、分析、解决和总结问题的能力,操作、应用、维护和维修能力,以及独立、协作、交流、自学及心理承受能力。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 http://www.baike.com/wiki/
[2]乌鲁木齐民族干部学院,《乌鲁木齐民族干部学院人才培养方案2012》,2012.03
[3]王春枝,王立柱.基于程序设计能力培养的“翻转课堂”体系的建设与实施[J].计算机教育,2015(23):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