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如何指导小学低年级看图写话

【作者】 吴宗芳

【机构】 广西陆川县珊罗镇大山小学

【摘要】《新课程标准》指出,第一学段(1~2年级)的写话目标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可是,当前的低年级写话存在着缺乏写作兴趣、观察不得法、语言简单贫乏等问题,本文就针对这些问题从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积累写作素材,抓住题目要素,按顺序、有侧重点地观察,启发思考,发挥想象,丰满作文血肉等方面展开探讨,寻找解决之道。
【关键词】低年级;看图写话;教学
【正文】 

  万丈高楼平地起,低年级看图作文是学生写作的基石,是培养初入学儿童向观察客观事物过渡的一个桥梁和凭借,是培养儿童提高认识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良好途径。其形式可以分为单幅图看图作文和多幅图看图作文。在几年的低年级教学中,我发现低年级的看图写话存在一些问题,这里我就低年级看图写话教学谈一谈自己的一些认识。
  一、当前低年级看图写话中存在的问题:
  1.惧怕看图写话,缺乏写话兴趣。
  2.观察时,不细致,不能遵循一定的观察顺序,眉毛胡子一把抓,不能抓住图中的重要信息。
  3.写话内容空洞,言之无物,缺乏重点和细节描写。
  4.语言简单贫乏,缺少给语言文字润色的能力,想象力过于局限,缺乏创造力。
  二、解决对策:抓住题目要素,把握作文方向。
  审题对于答题的重要性不言自明,看图写话同样需要仔细审题。通常,看图写话的前面都会配有一段文字,可它常被学生忽略,如“你最喜欢什么季节?在这个季节里有些什么?你想做什么?”又如“图上画的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有哪些人在干什么?想一想他们会说什么?请用几句连贯的话把图上的意思连起来写一写。”其实这就是写话的要求,提示我们从哪些地方入手,作文的重点又该放在哪里。学生只有抓住了题目中的这些写作要素,才能掌握好作文的方向。
  如“你最喜欢什么季节?在这个季节里有些什么?你想做什么?”一题中,不少学生前面写得都不错,却把“你想做什么”给丢了,结果这个得分点没有踩到,被扣除了相应的分数。其实,像这样令人扼腕的的失误在仔仔细细地审题之后,都是可以避免的。
  三、按顺序、有侧重点地观察,建立作文骨架。
  写好看图作文,关键在于充分利用图画这个“扶手”,在“看”字上下足功夫。可是低年级学生由于其生理及心理因素,各项能力还有待提高,观察图画时漫无目的、毫无顺序可言,还往往容易眉毛胡子一把抓,把握不准重点要点,反被一些无关紧要的事物所吸引,这就需要我们花心思引导,教给学生一些行之有效的观察方法。
  教学大纲对低年级提出了这样的作文要求:“学习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和简单事物,写几句意思连贯的话”。我们可以要求学生按照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从远到近,或从近到远;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从中间到两边,或从两边到中间的顺序观察图画,这样就从各种不同的角度,较全面地观察和分析了图画,在头脑中较快地有了一个整体印象,并能够大体判断出图上画的是什么时间,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干得怎么样等信息。弄清图意后,想一想这幅图所要表达的主题或中心思想是什么。
  四、确定作文重点,有侧重地“看”图。
  对图有了一个整体感知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抓住图的重点,有侧重地观察。一般,画面可以分为讲事和讲物两种类型,如果画面是讲事的,如植树、让座、玩游戏等,那么应该重点观察人物的动作、神情,以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如果是讲物的,如菠萝、金丝猴、东方明珠塔等,则要重点观察它的外形、颜色等,最好要找出它的与众不同之处,让人一听就知道讲的是它。
  另外,不少画面的细节也是值得我们注意的。如在多幅图的看图写话中,图与图之间的变化,有时甚至只是一处细微的变化,常常就决定着事件的发展方向。如两根长满嫩芽儿的柳条,几片正在空中飞舞的落叶等,在不经意间,就把时间告诉了你。因此,观察还要落到细微处。
  只有按一定顺序、有步骤,有侧重地“看”图,学生才能按一定的顺序思维,有了一定的顺序思维,作文的骨架也基本能够建立起来了。骨架是有了,可是怎样才能避免写出如同白开水般索然无味的语言,让作文变得血肉丰满呢?
  五、启发思考,发挥想象,丰满作文血肉。
  看图写话的画面生动形象,富有童趣,学生能够比较直观地感受画面上的内容,然而图画是平面的,静止的,要表达的内容却是变化的。仅仅就图论图地描绘事物的特征,人物的动作、神情是无法让形象鲜活起来的。这就要求学生抓住图画,思考图画间的内在联系,并且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丰富的想象,把图上没有表现出来的,却与之相关的空白内容挖掘出来。只有这样,才能使画面动起来,使其不但有动作、神情,还有语言,有思想,才能使画面内容变得丰富充实起来,让一个个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启发学生思考,不是随意散漫的,而应紧紧扣住图画所想表达的中心和主题;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不是不着边际的,而应大胆又合情合理。如何做到这两点,教师的作用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六、创设不同的情境,让学生进入角色。
  教师应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讲故事、表演等形式,努力为学生创设情境,让他们仿佛置身于画面中,引导他们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大胆想象,站在人物的角度思考、说话。这样,静止的画面将向我们传递更加丰富的内容。 
  例如,在指导《春雨的色彩》一文的续写时,我让学生在学习小组内,结合书上插图用他们最喜欢的演一演的方式来给课文编个结尾,学生在快乐轻松的氛围中演绎着自己的版本,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了自由的发展。
  七、以词为单位进行润色,连词成句,连句成文。
  低年级学生写出来的句子往往比较简单,但说到词语,他们却能写得比较生动。这和他们常常接触在名词和动词前加形容词的练习分不开关系(如:(   )的太阳  (   )地奔跑等),那么,我们不妨来一个化整为零,把句子拆成词语,把词语润色过后再重新组成新的句子。
  例如,我在指导看图写话《夏天来了》时,一个学生看着图,想了好一会儿才说出了“青蛙在跳来跳去。”的句子。我灵机一动把这句话写了下来,然后在青蛙、跳来跳去的前面各加了个括号,他的眼睛马上亮了起来,飞快地说出了“可爱的青蛙在快乐地跳来跳去。”这不,经过小小的润色,句子果然生动许多!
  八、从细节处挖掘出亮点。
  图画,是看图写话的基础。方寸处,每一处景,每一个人都是为图画所要表达的中心服务的,是有其用意的。因此,教师应训练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哪怕是一朵小花,一只蝴蝶,因为如果利用好了,也许它能成为全文的亮点。
  例如,上学路上的一朵小花,可以这样写“路边的小花在微风中摇摆,好像在说:‘你早!你早!’”。高兴时的一只蝴蝶,可以这样写“一只蝴蝶在我的身边飞舞,好像它也在为我高兴呢!”……一切景语皆情语,只要加以合理的想象,都可能成为表现人物心情的传声筒。
  围绕主题思考,大胆想象,将让学生的语言充满灵气,让学生的作文血肉丰满。
  画中有话,低年级的看图写话,应以画为基础,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和想象,才能“写”出生动具体,富有个性的作文。“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在教学中,我们还应通过培养学生浓厚的写作兴趣,训练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深入的思考能力、合理的想象能力,在扎扎实实中练好基本功,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品尝到看图写话的甜果。 
  参考文献:
  [1] 周华胜,看图作文新概念,小雪花(小学快乐作文),2010年01期。
  [2] 戴戋 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小学段经验专辑》 沾益教研室2009年第1期
  [3] 黄良,怎样写好看图作文,故事作文(高年级版),2007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