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发挥课堂评价作用 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作者】 赵书恩
【机构】 山东昌乐外国语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新课程强调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更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构建与新的教学理念相适应的评价体系也势在必行。课堂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其目的在于刺激学生的学习动机,而不仅仅只是对学生的一种测评。对学生实施有效的课堂评价是成功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评价是一种教育手段,灵活运用课堂评价,能有效地改进学生的学习,提高学生能力。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结合问题评价,促进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发展
问题意识,是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核心和保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高涨的问题意识,是教学评价的重要目的之一,也是教学评价艺术的个体体现。在教学中,我们要努力创设一个求知、探究的情境和氛围,激发学生探求真知的愿望和热情,激活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进而提高问题意识,促进学生在主动参与过程中得到发展。
结合问题评价,我们应更多地关注学生是否发现了问题,发现了多少问题;问题是否有思维深度;问题与情境的指向是否一致;学生是否提出了驱动性问题(推动教学向纵深发展的问题);等等。这样我们的评价更具针对性,更具实效性。也就是说教师要做到:创设要有新意;情境要有趣味;内容要紧扣教学主题;形式要新颖、活泼,能激活学生主动参与。通过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学生会想到把自己放到不同的位置上进行思考。这样,结合学生的思考进行适度的评价,引导学生不断调整自己的思维。这样以学生的问题为基础进行评价引导,不仅与教学内容联系紧密,而且贴近学生的实际,能够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的探究兴趣。
二、加强互动评价,促进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发展
课堂教学中渗透以师生、生生、师生与教学内容、师生与媒体之间的多维互动为主的活动,教师要重点评价学生参与的态度、广度和深度,当然也包含学生之间的评价。以往的评价手段单一,评价只局限在教师,学生只能是被评价的对象,无法参与评价过程。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就体现在评价让学生主动参与,让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学生对学生的评价,更贴近他们的现实生活。他们有他们的思维、见解,有自己的评价语言。学生之间的评价,是相互的尊重,能促使他们学会倾听、学会合作,从而使他们更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学习不再围着教师的指挥棒,而是有着自己强烈的学习愿望和参与欲望。评价让学生参与,有利于学生之间形成民主氛围,有利于形成一个竞争、好学的学习环境。所以,我在课堂中,尽量调动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这是我们课堂教学所应承担的任务。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关注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是否实现了思维的精细化、深刻化,知识是否得以拓展,学生的一般能力(观察、思维、操作和表达等)、学科能力和科学素养是否得到发展,学生的交流技能是否得到提高,等等。
三、引导自我评价,促进学生在个性张扬过程中发展
1.学生的自我评价,一是对自己的学业进行常规型的自我检测,二是注重发挥学生的个性,进行开放式的评价。每个孩子在兴趣、爱好、性格上都存在差异,要真正做到尊重每一个孩子,就必须给予他们更多的自由空间与选择权利。对于学生的自我评价,教师的引导作用主要表现在:告诉学生评价的目的;帮助学生设计好评价量表;指导学生明确各项评价内容;教会学生自我评价的方法,等等。我在教学中,给学生较多的评价标准让学生自由选择符合自己的评价内容和方式。
2.学生互评,除了常规型的学生互相评定外,我还尝试让学生充当小老师,来考评别人。这样,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和发展了合作意识、合作精神,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参与,学会合作,学会倾听,学会分享,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达成学习的目标。教师适时地给予评价,学生会有更大的兴趣。
四、完善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在反馈提高中发展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不断给予反馈评价,能有效地改变评价过分注重终结性的现象,有助于发挥评价的发展性功能,提高评价效果。
学习过程评价,应侧重于评价学生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过程。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和变化,并及时给予反馈和评价。例如评价动口能力侧重评价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我在教学中放手让学生去说,说思路,说想法,说问题,说疑难,总之要引导学生能够把内心的想法有序地表达出来。如在解决问题时,让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思路,我再引导学生对其思路进行分析和评价。又如,学生对某个问题有不同的看法,也尽量给学生提供说的机会,教师再有机地做好评价。评价动手能力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想,即书本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既评价书面知识,又考查动手操作能力,促进学生多种能力的综合发展。通过对学生的动脑能力评价,激起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开放性、多向性、流畅性、灵活性与独立性,使学生的思维进入一个较佳的灵感状态。我在评价中注重寻找学生思维的发展点、连接点、生长点,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整体思维。当然,评价动口、动手、动脑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截然分开,应有机地进行结合才能有效地提高评价效果。
总之,评价既是一种评估,也应是一种激励。通过我们的评价,应该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欢愉,从而促使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同时也让教师明确良好的意志品质是学生成才的必备素质,在教学中加强砥砺学生意志的教学力度,使学生具有高尚的学习目的,在求知中胜不骄,败不馁,知难而进,百折不挠,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当然,精彩的教学评价是离不开教师精湛而厚实的功底支撑的,要想游刃有余地穿梭在学生的思维中间,成为学生前进的领航人,还需要我们不断锤炼。
一、结合问题评价,促进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发展
问题意识,是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核心和保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高涨的问题意识,是教学评价的重要目的之一,也是教学评价艺术的个体体现。在教学中,我们要努力创设一个求知、探究的情境和氛围,激发学生探求真知的愿望和热情,激活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进而提高问题意识,促进学生在主动参与过程中得到发展。
结合问题评价,我们应更多地关注学生是否发现了问题,发现了多少问题;问题是否有思维深度;问题与情境的指向是否一致;学生是否提出了驱动性问题(推动教学向纵深发展的问题);等等。这样我们的评价更具针对性,更具实效性。也就是说教师要做到:创设要有新意;情境要有趣味;内容要紧扣教学主题;形式要新颖、活泼,能激活学生主动参与。通过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学生会想到把自己放到不同的位置上进行思考。这样,结合学生的思考进行适度的评价,引导学生不断调整自己的思维。这样以学生的问题为基础进行评价引导,不仅与教学内容联系紧密,而且贴近学生的实际,能够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的探究兴趣。
二、加强互动评价,促进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发展
课堂教学中渗透以师生、生生、师生与教学内容、师生与媒体之间的多维互动为主的活动,教师要重点评价学生参与的态度、广度和深度,当然也包含学生之间的评价。以往的评价手段单一,评价只局限在教师,学生只能是被评价的对象,无法参与评价过程。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就体现在评价让学生主动参与,让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学生对学生的评价,更贴近他们的现实生活。他们有他们的思维、见解,有自己的评价语言。学生之间的评价,是相互的尊重,能促使他们学会倾听、学会合作,从而使他们更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学习不再围着教师的指挥棒,而是有着自己强烈的学习愿望和参与欲望。评价让学生参与,有利于学生之间形成民主氛围,有利于形成一个竞争、好学的学习环境。所以,我在课堂中,尽量调动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这是我们课堂教学所应承担的任务。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关注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是否实现了思维的精细化、深刻化,知识是否得以拓展,学生的一般能力(观察、思维、操作和表达等)、学科能力和科学素养是否得到发展,学生的交流技能是否得到提高,等等。
三、引导自我评价,促进学生在个性张扬过程中发展
1.学生的自我评价,一是对自己的学业进行常规型的自我检测,二是注重发挥学生的个性,进行开放式的评价。每个孩子在兴趣、爱好、性格上都存在差异,要真正做到尊重每一个孩子,就必须给予他们更多的自由空间与选择权利。对于学生的自我评价,教师的引导作用主要表现在:告诉学生评价的目的;帮助学生设计好评价量表;指导学生明确各项评价内容;教会学生自我评价的方法,等等。我在教学中,给学生较多的评价标准让学生自由选择符合自己的评价内容和方式。
2.学生互评,除了常规型的学生互相评定外,我还尝试让学生充当小老师,来考评别人。这样,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和发展了合作意识、合作精神,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参与,学会合作,学会倾听,学会分享,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达成学习的目标。教师适时地给予评价,学生会有更大的兴趣。
四、完善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在反馈提高中发展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不断给予反馈评价,能有效地改变评价过分注重终结性的现象,有助于发挥评价的发展性功能,提高评价效果。
学习过程评价,应侧重于评价学生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过程。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和变化,并及时给予反馈和评价。例如评价动口能力侧重评价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我在教学中放手让学生去说,说思路,说想法,说问题,说疑难,总之要引导学生能够把内心的想法有序地表达出来。如在解决问题时,让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思路,我再引导学生对其思路进行分析和评价。又如,学生对某个问题有不同的看法,也尽量给学生提供说的机会,教师再有机地做好评价。评价动手能力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想,即书本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既评价书面知识,又考查动手操作能力,促进学生多种能力的综合发展。通过对学生的动脑能力评价,激起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开放性、多向性、流畅性、灵活性与独立性,使学生的思维进入一个较佳的灵感状态。我在评价中注重寻找学生思维的发展点、连接点、生长点,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整体思维。当然,评价动口、动手、动脑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截然分开,应有机地进行结合才能有效地提高评价效果。
总之,评价既是一种评估,也应是一种激励。通过我们的评价,应该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欢愉,从而促使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同时也让教师明确良好的意志品质是学生成才的必备素质,在教学中加强砥砺学生意志的教学力度,使学生具有高尚的学习目的,在求知中胜不骄,败不馁,知难而进,百折不挠,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当然,精彩的教学评价是离不开教师精湛而厚实的功底支撑的,要想游刃有余地穿梭在学生的思维中间,成为学生前进的领航人,还需要我们不断锤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