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爱与责任同行——浅谈独生子女的现状、教育和管理
【作者】 梁兰鲜
【机构】 广西百色市那坡县城厢镇中心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在网上疯传这样的一段话:当代的学生花父母的血汗钱在舞厅里唱父亲您辛苦;花父母的血汗钱在………这就是当代学生的缩影。想想我们的孩子为什么成为这样呢?他们爱父母吗?他们爱自己的生命吗?他们爱生活吗?他们爱学习吗?他们未来爱工作吗?面对这些问题,我们的心情是沉重的。
“独生子女教育”,是当代中国社会、学校、家庭、个人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现在大部分家庭是独生子女家庭,独生子女家庭中的长辈们围绕着独根独苗的生长、发育和成材转,他们享有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有利条件。他们头脑灵活、思想独立、个性鲜明、敢说敢做。他们很活跃、喜欢表现自己,上进心强、自信心强。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他们接受来自社会、家庭、亲友等方面的爱,他们集万般宠爱于一身,于是养成了娇蛮、任性、自私、以自我为中心,喜欢表扬,听不了批评,不够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懒惰等性格。针对这些问题以及孩子的年龄、心理特点,作为班主任如何扭转他们这种不良的心态,把他们培养成热爱祖国、热爱集体、热爱父母、热爱劳动,关心他人、勤奋好学、诚实守信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一直是我关注的课题。那么在学校,班主任该如何对独生子女进行有效教育呢?作为一位有着二十年班主任工作经历的教师,我在日常工作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培养学生责任心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明确指出:“培养一种认真的责任心,是解决许多问题的教育手段。”
1.从细微处着手以身作则。身垂典范是最好的语言,在日常工作中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和教育学生。有一次班级值日做得不好,我不动声色地拣起地上的纸屑,清理好花盆里的枯枝,然后给同学们讲了一个关于废纸的故事:亚运会在日本广岛结束的时候,六万人的会场上竟没有一张废纸,全世界都为之惊叹,日本民族因此而赢得尊重。拣干净你脚下的纸屑,这就是培养责任心的开始。班主任是班集体的一份子,积极参与班集体活动,以身作则,身先士范,能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
2.寓教于乐。我跟孩子们讲了这样的一个故事:1929年7月4日,美国国庆前夕,一个11岁的男孩搞到了一些被禁止燃烧的烟火炮,其中包括威力巨大的鞭炮,叫鱼雷。一天下午,他走进一座桥边,朝桥边的砖墙放了一个鱼雷大鞭炮。一声巨响,男孩神采飞扬。可就在这时,警察来了,把男孩带上了警车,去了警察局。警察尽管认识这个男孩和他父亲,依然严肃地执行烟火禁令,判定这个男孩要交14.5美元的罚金。男孩自然交不起,只好由父亲代交。如果这件事发生在中国,儿子被警察叫去了,当爸爸的认识警察局局长,打个电话就摆平的事,还罚什么款?让人感慨的是,这位父亲没有去找人说情,而是替儿子交了14.5美元。他当时没说太多的话,回到家后,他跟儿子说:“这件事是你惹出来的,你必须对这事负责任,到了16岁以后,你要通过打工来还我的钱。”这个男孩就是后来的美国的总统里根,他在回忆录中写到:“我做了许多零工活,才还清了我欠爸爸的那笔罚金。”显然,这件事让里根懂得了什么叫责任,懂得了要对自己的过失负责。
二、在日常生活中培养他们关心他人、热爱劳动的良好品质和主人翁精神
1.通过设立班级管理岗位,帮助学生角色定位和施行角色转换,开展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活动。
在日常教育班级管理中增设班级服务岗位,如:班级卫生管理员要负责早中晚检查教室内外的卫生,保证班级在每天的卫生评比中不扣分;增设早读负责人、活动小队长、课桌管理员、考勤员等,保证教室的电灯、电扇有人关,卫生工具乱了有人整理,垃圾满了有人倒,同学红领巾忘记戴时有人提醒……这样一些岗位的增设,让更多的学生承担班级活动的各项责任,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班级内有为同学服务的机会,真正落实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人人有责负,使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而不是旁观者、闲人,从而提高学生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意识。
2.在日常卫生保洁工作中,培养学生主动劳动的良好习惯。
一开学我就和同学们商量:咱们班敢不敢对自己提出“不做值日,成为无纸班”的要求。同学们一听不做值日,都说那教室还不成了垃圾堆了,“无纸班”不可能吧?老师有一个好办法,你们不妨试试。两个字“保洁”!牢记“每人桌椅下方一小块儿,小小责任区人人来把好关”。从此,同学们不仅捡自己位子下的纸,还帮助旁边的同学捡。“伸伸手、弯弯腰、捡捡纸”的劳动习惯,使得同学们懂得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加强了学生的“保洁”意识。
三、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
1.在日常生活中培养他们的荣誉感。无论做任何事情,我都要求我的学生努力去做,作完后每人要反思“我尽力了吗?我努力了吗?”作为集体的一份子、一滴水,要为集体争光,树立班荣我荣、班耻我耻的集体观。
2.注重能力培养、引导良性竞争。在我的班级里,班委没有名额的限制,没有固定不变。够标准就上,没有能力的就让,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四、引导学生进行换位思考,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
1.引导学生进行换位思考、树立自信心。现在的独生子女,他们优越感强,只有让他们在与别人的比较中才能认清自己。没有对比,就没有照鉴自己的镜子,就发现不了别人身上的优点和缺点,从而无法调整和改进自己。特别是脾气比较暴躁的孩子,他们通常在别人还没有表达完自己的意思时,就发脾气了,导致他们不理解别人的意思,久而久之也就没有人愿意和他多交流。于是他们脾气越来越“暴躁”,陷入恶性循环当中。作为班主任,我的做法是尽可能的让他们明白他们彼此的想法,做学生思想的引导者,让他们站在对方的位置进行换位思考,进行自我评价,自我调控、自我解脱,以减少对他人的责怪和埋怨,让他们对别人也有正确的认识,冲破自我封闭的小世界,克服自卑,树立自信。
2.现在的独生子女集万般宠爱于一身,占有欲强,以自我为中心、不知道分享和团结,从而造就一大部分人自私自利,再加上他们从小缺少一起相处的玩伴,比较难于融入到社会中去,缺乏社会性。生活条件的优越,导致他们没有远大的理想。但是他们身体上发育比思想发育更为早熟,常会出现早恋现象。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学生获得各种信息途径越来越广,学生已不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了。好奇心和来自各方面的不良影响,导致他们迫切希望了解外边世界。但以他们的心智,还不能明确分辨真、善、美,很容易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不能自拔,影响学习和身体的成长,甚至会误入歧途。这时班主任不要急于指责,应充分利时间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耐心指出本年龄段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让学生认识到不良网络的危害.增强学生的鉴别能力.使学生明辨是非,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
五、加强家校联系,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
1.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将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健康,作为班主任应该加强家校联系,构建新的教育体制和格局,做好家校互动。
2.为了避免“班主任的千言万语,抵不上回家三言两语”的负面影响,教师与家长要充分沟通,发挥家长作用,建造新的家校合一的教育体制,避免各唱各的调,相互分割,互不通气,导致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因专业教育知识的缺乏,教师要对学生家长加以引导,建议家长不要过度溺爱,不要事事帮孩子办,要给孩子认识世界、独立自主,创造良好环境。在什么情况下独立完成任务,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团队合作完成,引导家长掌握必要的教育方法,以提升家庭教育质量。
总之,我希望通过对小学生进行责任感、关心他人、热爱劳动的教育,使他们塑造良好品质和培养主人翁精神,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通过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使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关心社会,为造就新一代合格的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责任感公民打下扎实的基础。
“独生子女教育”,是当代中国社会、学校、家庭、个人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现在大部分家庭是独生子女家庭,独生子女家庭中的长辈们围绕着独根独苗的生长、发育和成材转,他们享有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有利条件。他们头脑灵活、思想独立、个性鲜明、敢说敢做。他们很活跃、喜欢表现自己,上进心强、自信心强。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他们接受来自社会、家庭、亲友等方面的爱,他们集万般宠爱于一身,于是养成了娇蛮、任性、自私、以自我为中心,喜欢表扬,听不了批评,不够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懒惰等性格。针对这些问题以及孩子的年龄、心理特点,作为班主任如何扭转他们这种不良的心态,把他们培养成热爱祖国、热爱集体、热爱父母、热爱劳动,关心他人、勤奋好学、诚实守信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一直是我关注的课题。那么在学校,班主任该如何对独生子女进行有效教育呢?作为一位有着二十年班主任工作经历的教师,我在日常工作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培养学生责任心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明确指出:“培养一种认真的责任心,是解决许多问题的教育手段。”
1.从细微处着手以身作则。身垂典范是最好的语言,在日常工作中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和教育学生。有一次班级值日做得不好,我不动声色地拣起地上的纸屑,清理好花盆里的枯枝,然后给同学们讲了一个关于废纸的故事:亚运会在日本广岛结束的时候,六万人的会场上竟没有一张废纸,全世界都为之惊叹,日本民族因此而赢得尊重。拣干净你脚下的纸屑,这就是培养责任心的开始。班主任是班集体的一份子,积极参与班集体活动,以身作则,身先士范,能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
2.寓教于乐。我跟孩子们讲了这样的一个故事:1929年7月4日,美国国庆前夕,一个11岁的男孩搞到了一些被禁止燃烧的烟火炮,其中包括威力巨大的鞭炮,叫鱼雷。一天下午,他走进一座桥边,朝桥边的砖墙放了一个鱼雷大鞭炮。一声巨响,男孩神采飞扬。可就在这时,警察来了,把男孩带上了警车,去了警察局。警察尽管认识这个男孩和他父亲,依然严肃地执行烟火禁令,判定这个男孩要交14.5美元的罚金。男孩自然交不起,只好由父亲代交。如果这件事发生在中国,儿子被警察叫去了,当爸爸的认识警察局局长,打个电话就摆平的事,还罚什么款?让人感慨的是,这位父亲没有去找人说情,而是替儿子交了14.5美元。他当时没说太多的话,回到家后,他跟儿子说:“这件事是你惹出来的,你必须对这事负责任,到了16岁以后,你要通过打工来还我的钱。”这个男孩就是后来的美国的总统里根,他在回忆录中写到:“我做了许多零工活,才还清了我欠爸爸的那笔罚金。”显然,这件事让里根懂得了什么叫责任,懂得了要对自己的过失负责。
二、在日常生活中培养他们关心他人、热爱劳动的良好品质和主人翁精神
1.通过设立班级管理岗位,帮助学生角色定位和施行角色转换,开展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活动。
在日常教育班级管理中增设班级服务岗位,如:班级卫生管理员要负责早中晚检查教室内外的卫生,保证班级在每天的卫生评比中不扣分;增设早读负责人、活动小队长、课桌管理员、考勤员等,保证教室的电灯、电扇有人关,卫生工具乱了有人整理,垃圾满了有人倒,同学红领巾忘记戴时有人提醒……这样一些岗位的增设,让更多的学生承担班级活动的各项责任,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班级内有为同学服务的机会,真正落实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人人有责负,使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而不是旁观者、闲人,从而提高学生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意识。
2.在日常卫生保洁工作中,培养学生主动劳动的良好习惯。
一开学我就和同学们商量:咱们班敢不敢对自己提出“不做值日,成为无纸班”的要求。同学们一听不做值日,都说那教室还不成了垃圾堆了,“无纸班”不可能吧?老师有一个好办法,你们不妨试试。两个字“保洁”!牢记“每人桌椅下方一小块儿,小小责任区人人来把好关”。从此,同学们不仅捡自己位子下的纸,还帮助旁边的同学捡。“伸伸手、弯弯腰、捡捡纸”的劳动习惯,使得同学们懂得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加强了学生的“保洁”意识。
三、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
1.在日常生活中培养他们的荣誉感。无论做任何事情,我都要求我的学生努力去做,作完后每人要反思“我尽力了吗?我努力了吗?”作为集体的一份子、一滴水,要为集体争光,树立班荣我荣、班耻我耻的集体观。
2.注重能力培养、引导良性竞争。在我的班级里,班委没有名额的限制,没有固定不变。够标准就上,没有能力的就让,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四、引导学生进行换位思考,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
1.引导学生进行换位思考、树立自信心。现在的独生子女,他们优越感强,只有让他们在与别人的比较中才能认清自己。没有对比,就没有照鉴自己的镜子,就发现不了别人身上的优点和缺点,从而无法调整和改进自己。特别是脾气比较暴躁的孩子,他们通常在别人还没有表达完自己的意思时,就发脾气了,导致他们不理解别人的意思,久而久之也就没有人愿意和他多交流。于是他们脾气越来越“暴躁”,陷入恶性循环当中。作为班主任,我的做法是尽可能的让他们明白他们彼此的想法,做学生思想的引导者,让他们站在对方的位置进行换位思考,进行自我评价,自我调控、自我解脱,以减少对他人的责怪和埋怨,让他们对别人也有正确的认识,冲破自我封闭的小世界,克服自卑,树立自信。
2.现在的独生子女集万般宠爱于一身,占有欲强,以自我为中心、不知道分享和团结,从而造就一大部分人自私自利,再加上他们从小缺少一起相处的玩伴,比较难于融入到社会中去,缺乏社会性。生活条件的优越,导致他们没有远大的理想。但是他们身体上发育比思想发育更为早熟,常会出现早恋现象。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学生获得各种信息途径越来越广,学生已不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了。好奇心和来自各方面的不良影响,导致他们迫切希望了解外边世界。但以他们的心智,还不能明确分辨真、善、美,很容易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不能自拔,影响学习和身体的成长,甚至会误入歧途。这时班主任不要急于指责,应充分利时间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耐心指出本年龄段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让学生认识到不良网络的危害.增强学生的鉴别能力.使学生明辨是非,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
五、加强家校联系,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
1.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将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健康,作为班主任应该加强家校联系,构建新的教育体制和格局,做好家校互动。
2.为了避免“班主任的千言万语,抵不上回家三言两语”的负面影响,教师与家长要充分沟通,发挥家长作用,建造新的家校合一的教育体制,避免各唱各的调,相互分割,互不通气,导致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因专业教育知识的缺乏,教师要对学生家长加以引导,建议家长不要过度溺爱,不要事事帮孩子办,要给孩子认识世界、独立自主,创造良好环境。在什么情况下独立完成任务,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团队合作完成,引导家长掌握必要的教育方法,以提升家庭教育质量。
总之,我希望通过对小学生进行责任感、关心他人、热爱劳动的教育,使他们塑造良好品质和培养主人翁精神,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通过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使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关心社会,为造就新一代合格的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责任感公民打下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