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以考促教 提高煤矿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质量
【作者】 贾宗太 陈清泉
【机构】 广元市利州中等专业学校 川北煤矿安全培训中心
【摘要】煤矿作业人员尤其是特种作业人员违章作业更易引发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川北煤矿安全培训中心严格按照国家培训大纲要求,认真分析学情,加强教学管理,创新教学方法,推行“三严”管理,提高学员的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水平,不仅提高了考试合格率,更有效推动了本地区煤矿安全生产形式持续好转。【关键词】煤矿;特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机考;措施
【正文】
煤矿特种作业人员因技术性强、流动性大、示范性强,且关键性岗位多,违章作业更易引发重、特大事故的发生。据统计在煤矿井下,40%以上的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是由爆破作业引起的[1],而爆破作业涉及最直接的作业人员主要是井下爆破工和瓦斯检查工,都属于特种作业人员。通过规范而有效的安全培训,强化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其专业理论和安全操作技能水平,不仅对预防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对减少公共安全事故发生也会产生一定的作用,而衡量安全培训质量和效果的最直观的指标就是参加考试的合格率和百万吨死亡率。川北煤矿安全培训中心在培训过程中采取多种措施,强化教学管理各个环节,不仅在理论统考合格率方面取得了成绩,也在操作技能方面加强了培训,从而有效地推动了地区煤炭行业安全形式的持续好转。
1.深入研读培训大纲,总体布局培训过程
1.1 把握国家培训要求
《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规程》、《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对特种作业人员培训都提出了明确要求: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培训合格,取得相应资格证,方可上岗作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先后颁发了系列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为各级安全培训机构开展安全培训提供了有力的指导,是各级培训机构开展培训工作必须遵守的技术文件。
四川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四川煤矿安全监察局为把“教考分离管培训、培训质量保安全”的工作体制和机制全面落实,率先组织力量编写了结合地方实际的的煤矿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系列教材,建成省级联网统一计算机考试平台,并于2009年在全省各级煤矿安全培训机构考试中使用。大纲、教材、考题、考核方式“四统一”,确保了考核公正和严肃,为培训机构实现“教考分离”,提高教学质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2 总体布局安全培训
深入企业调研。为确保培训服务生产,中心组织全体教师每年定期到服务区域的煤炭企业进行调研,动态把握企业的技术现状,熟悉企业的生产工艺,了解企业的培训需求和建议。通过调研,制定科学的年度培训计划,更重要的是让培训内容与企业的生产实际接轨。
找准突破口。在“四统一”基础上,如何进一步提高培训工作质量和保证培训效果,不唯考试而教学,切实以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减少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是摆在培训中心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为切实做好培训工作,培训中心决定从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入手,积累教学经验,再逐步扩大应用到其他煤矿从业人员的培训中去。
实施集体备课。为全面贯彻落实培训大纲要求,培训中心组织任课教师反复研读培训大纲,明确大纲的要求和培训的重点,制定了严格的教学计划,实施集体备课,精心设计教学各环节,撰写完成了规范的教案,并采集相关素材制作了教学课件,确保不同教师上课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趋同。
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针对师资队伍中存在的会做不会讲和会讲不会做的两种倾向,除开定期的教研会议进行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的培训外,一方面每年送教师到上级培训,另一方面选调教师到企业实践,提高其实践操作能力。通过多年的努力,教师真正实现了理论、技能的双重提高。
2.认真分析学情,创设教学环境
2.1加强班级组织建设
为确保培训能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培训中心在开班之际就选拔组织能力和责任心强的学员成立班委,负责及时了解学员对学习和生活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根据当期学员的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和思想工作。班委的建立,对及时改进教学和管理工作,丰富学员的业余生活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学员休息时间开展篮球、乒乓球、棋牌类活动,调节了学习的紧张情绪,增进了学员的感情。
2.2 准确把握学员学情
著名的特级教师靳家彦讲到:“顺应学情,是教育的生命线。”为准确把握教学对象的现状,确保培训效果,中心组织力量设计了《煤矿安全检查工》、《井下爆破工》等多个工种的调研问卷,包括学员基本情况、学习培训经历、煤矿生产常识、专业理论知识、自救互救及培训建议等共6大项目100个问题,收集返回问卷并进行分析。此外,还通过每期开班与结业学员座谈会定期收集相关信息。
通过问卷和座谈分析:本地区的煤矿作业人员由于工作和生活环境差、薪酬待遇差等客观情况的存在,近年入职煤炭行业的年轻人越来越少,本地区从事井下特种作业的人员年龄普遍偏大(多在35岁以上,甚至高达55岁)、文化程度低(多为初中毕业),流动性大、平时安全培训时间相对较少,且大多数人很少接触或根本没有接触过计算机,学员普遍对学习和考试心存畏惧;由于考试从笔考转变为机考的方法改变,每期都有一部分学员认为现在学习主要是背答案,上不上课也一样,对参加集中学习活动兴趣不高。此外,还有一部分学员并不打算在该行业干太久,对能否考取证书的意愿也不够强烈。因此,减轻学员压力和调动学员学习积极性就成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任务。
2.3 创设愉悦学习环境
有利的学习环境是保证达成教学目标的重要条件。一是从学员进校开始,首先手把手教会学员如何运用电脑,并每晚开放机房,首先消除机考神秘感;二是通过班委及时了解学员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根据当期学员的思想动态;三是由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在学习期间轮流值守晚自习,深入学生中间解疑答难;四是由学员自身收集专业学习资料,在教室后墙定期出版墙报,加强对教学内容的关注和理解;五是开放实训室、展览室和教室,方便学员课余时间学习;六是成立学习小组,以优带差,互帮互助,建设一个友爱的学习团队;七是开展优秀学员评选活动,创设比、学、赶、帮的氛围;七是适时组织文体活动,缓解学习压力。良好和富有人情味的学习环境,缓解了学员对学习的恐惧和紧张感,让学员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劳逸结合,心情愉悦。
3.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教学有法而贵在得法。培训学员因为年龄大者居多,记忆力减退;很少受过专业培训,对专业术语理解困难;对计算机接触少,运用不熟练;对多媒体教学有兴趣,但跟不上高强度的教学节奏等等现状,要求教师必须根据学员的学习基础选择合理而有效的教学方法,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在实际教学中,对于法律法规部分,采用精讲、案例和自学相结合,主讲最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和容易混淆的概念,让学员学到国家最新的方针政策和规范;在自救、互救与创伤急救部分,采用演示、实训和情景教学等相结合的方法,让学员在“做中学”,轻松的记住了操作要领;在生产技术基础部分,充分利用图片、视频、动画和模拟巷道等,并把专业术语和俗语有效结合,在增加学员感性认识的同时,降低对专业术语的理解难度。在设备规范操作和维修方面,采用现场教学,一方面在专业实训室进行拆装和维护,一方面则是到两家定点的国有煤矿进行现场观摩和实训,让学员真正学会正确的操作方法和规范的工艺流程;在事故预防和处理部分,则充分采用案例分析法、讨论法等,充分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同时运用已学知识来进行自我纠错。
“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不仅让培训学习从传统的教师讲授型,转变为学员自我学习、相互学习、探究学习的主动学习型式,更把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融为一体,激发了学员的学习兴趣,强化了对知识点的记忆,加深了对规程规范的理解,避免了那种死记硬背复习题的弊端,提高了学习效率。
4.严格过程管理,确保培训纪律
纪律是成功的保证。在整个培训工作期间,中心从管理、教学和考核三环节,从管理人员、教师到学员三层次,逗硬落实规章制度,确保培训过程的教学纪律。
在管理方面,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对工作中出现失职的教职员工及时进行处理,防止工作中出现断层现象;在教学方面,施行教学巡视制度和检查制度,确保教学计划和教学纪律的严格实施;在考核方面,对学员评教中问题较大、教学效果难以稳定和提升的教师采用帮教、降薪直至解聘;对不能严格遵守管理规定的学员采取重修、劝退等措施。
面对学员基础差、年龄大、安全意识差的客观实际,川北煤矿安全培训中心在安全培训过程中提前布局培训过程,创新教学方式方法,重视理论、技能和安全意识的培训,推行“三严”管理等多项措施的实施收到了理想的效果。据近三年的统计,特种作业人员参加全省统考一次合格率达到88%以上,最终合格率达到96%以上,近65%的单期合格率达到100%。培训中心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质量在得到学员和企业认可的同时,也推广应用到其他岗位人员的培训中,中心也在全省煤矿安全培训机构评比中获得“优秀”培训中心的荣誉。
通过培训,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水平得到有效提高,引领了群体的安全行动,减少了事故的发生率和死亡人数,促进了地区安全形式的持续好转。2005至2014年,广元市煤炭行业连续10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事故,实现较大事故“零控制”目标,百万吨死亡率从4.5降到0.82,安全事故年度死亡人数年均降幅达到9.1%,不断刷新了安全生产的历史最好水平。
参考文献:
[1][苏]库特鸟住夫.爆破工程师手册[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2:335
[2]栗继祖,安全生产培训教师培训教材(煤矿安全培训机构用)[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11:70-78
作者简介:贾宗太(1966—),男,四川梓潼人,1989年毕业于重庆大学采矿专业毕业,工学学士,工程师,高级讲师,川北煤矿安全培训中心教务主任,煤矿安全培训教师。先后在《矿业安全与环保》、《煤炭高等教育》、《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等国家和省市级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陈清泉(1965—),男,湖南隆回人,湘谭矿业学院矿山机械专业毕业、工学学士,高级讲师,煤矿安全培训教师,先后在省市级刊物发表多篇教学论文。
煤矿特种作业人员因技术性强、流动性大、示范性强,且关键性岗位多,违章作业更易引发重、特大事故的发生。据统计在煤矿井下,40%以上的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是由爆破作业引起的[1],而爆破作业涉及最直接的作业人员主要是井下爆破工和瓦斯检查工,都属于特种作业人员。通过规范而有效的安全培训,强化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其专业理论和安全操作技能水平,不仅对预防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对减少公共安全事故发生也会产生一定的作用,而衡量安全培训质量和效果的最直观的指标就是参加考试的合格率和百万吨死亡率。川北煤矿安全培训中心在培训过程中采取多种措施,强化教学管理各个环节,不仅在理论统考合格率方面取得了成绩,也在操作技能方面加强了培训,从而有效地推动了地区煤炭行业安全形式的持续好转。
1.深入研读培训大纲,总体布局培训过程
1.1 把握国家培训要求
《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规程》、《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对特种作业人员培训都提出了明确要求: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培训合格,取得相应资格证,方可上岗作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先后颁发了系列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为各级安全培训机构开展安全培训提供了有力的指导,是各级培训机构开展培训工作必须遵守的技术文件。
四川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四川煤矿安全监察局为把“教考分离管培训、培训质量保安全”的工作体制和机制全面落实,率先组织力量编写了结合地方实际的的煤矿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系列教材,建成省级联网统一计算机考试平台,并于2009年在全省各级煤矿安全培训机构考试中使用。大纲、教材、考题、考核方式“四统一”,确保了考核公正和严肃,为培训机构实现“教考分离”,提高教学质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2 总体布局安全培训
深入企业调研。为确保培训服务生产,中心组织全体教师每年定期到服务区域的煤炭企业进行调研,动态把握企业的技术现状,熟悉企业的生产工艺,了解企业的培训需求和建议。通过调研,制定科学的年度培训计划,更重要的是让培训内容与企业的生产实际接轨。
找准突破口。在“四统一”基础上,如何进一步提高培训工作质量和保证培训效果,不唯考试而教学,切实以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减少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是摆在培训中心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为切实做好培训工作,培训中心决定从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入手,积累教学经验,再逐步扩大应用到其他煤矿从业人员的培训中去。
实施集体备课。为全面贯彻落实培训大纲要求,培训中心组织任课教师反复研读培训大纲,明确大纲的要求和培训的重点,制定了严格的教学计划,实施集体备课,精心设计教学各环节,撰写完成了规范的教案,并采集相关素材制作了教学课件,确保不同教师上课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趋同。
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针对师资队伍中存在的会做不会讲和会讲不会做的两种倾向,除开定期的教研会议进行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的培训外,一方面每年送教师到上级培训,另一方面选调教师到企业实践,提高其实践操作能力。通过多年的努力,教师真正实现了理论、技能的双重提高。
2.认真分析学情,创设教学环境
2.1加强班级组织建设
为确保培训能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培训中心在开班之际就选拔组织能力和责任心强的学员成立班委,负责及时了解学员对学习和生活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根据当期学员的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和思想工作。班委的建立,对及时改进教学和管理工作,丰富学员的业余生活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学员休息时间开展篮球、乒乓球、棋牌类活动,调节了学习的紧张情绪,增进了学员的感情。
2.2 准确把握学员学情
著名的特级教师靳家彦讲到:“顺应学情,是教育的生命线。”为准确把握教学对象的现状,确保培训效果,中心组织力量设计了《煤矿安全检查工》、《井下爆破工》等多个工种的调研问卷,包括学员基本情况、学习培训经历、煤矿生产常识、专业理论知识、自救互救及培训建议等共6大项目100个问题,收集返回问卷并进行分析。此外,还通过每期开班与结业学员座谈会定期收集相关信息。
通过问卷和座谈分析:本地区的煤矿作业人员由于工作和生活环境差、薪酬待遇差等客观情况的存在,近年入职煤炭行业的年轻人越来越少,本地区从事井下特种作业的人员年龄普遍偏大(多在35岁以上,甚至高达55岁)、文化程度低(多为初中毕业),流动性大、平时安全培训时间相对较少,且大多数人很少接触或根本没有接触过计算机,学员普遍对学习和考试心存畏惧;由于考试从笔考转变为机考的方法改变,每期都有一部分学员认为现在学习主要是背答案,上不上课也一样,对参加集中学习活动兴趣不高。此外,还有一部分学员并不打算在该行业干太久,对能否考取证书的意愿也不够强烈。因此,减轻学员压力和调动学员学习积极性就成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任务。
2.3 创设愉悦学习环境
有利的学习环境是保证达成教学目标的重要条件。一是从学员进校开始,首先手把手教会学员如何运用电脑,并每晚开放机房,首先消除机考神秘感;二是通过班委及时了解学员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根据当期学员的思想动态;三是由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在学习期间轮流值守晚自习,深入学生中间解疑答难;四是由学员自身收集专业学习资料,在教室后墙定期出版墙报,加强对教学内容的关注和理解;五是开放实训室、展览室和教室,方便学员课余时间学习;六是成立学习小组,以优带差,互帮互助,建设一个友爱的学习团队;七是开展优秀学员评选活动,创设比、学、赶、帮的氛围;七是适时组织文体活动,缓解学习压力。良好和富有人情味的学习环境,缓解了学员对学习的恐惧和紧张感,让学员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劳逸结合,心情愉悦。
3.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教学有法而贵在得法。培训学员因为年龄大者居多,记忆力减退;很少受过专业培训,对专业术语理解困难;对计算机接触少,运用不熟练;对多媒体教学有兴趣,但跟不上高强度的教学节奏等等现状,要求教师必须根据学员的学习基础选择合理而有效的教学方法,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在实际教学中,对于法律法规部分,采用精讲、案例和自学相结合,主讲最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和容易混淆的概念,让学员学到国家最新的方针政策和规范;在自救、互救与创伤急救部分,采用演示、实训和情景教学等相结合的方法,让学员在“做中学”,轻松的记住了操作要领;在生产技术基础部分,充分利用图片、视频、动画和模拟巷道等,并把专业术语和俗语有效结合,在增加学员感性认识的同时,降低对专业术语的理解难度。在设备规范操作和维修方面,采用现场教学,一方面在专业实训室进行拆装和维护,一方面则是到两家定点的国有煤矿进行现场观摩和实训,让学员真正学会正确的操作方法和规范的工艺流程;在事故预防和处理部分,则充分采用案例分析法、讨论法等,充分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同时运用已学知识来进行自我纠错。
“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不仅让培训学习从传统的教师讲授型,转变为学员自我学习、相互学习、探究学习的主动学习型式,更把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融为一体,激发了学员的学习兴趣,强化了对知识点的记忆,加深了对规程规范的理解,避免了那种死记硬背复习题的弊端,提高了学习效率。
4.严格过程管理,确保培训纪律
纪律是成功的保证。在整个培训工作期间,中心从管理、教学和考核三环节,从管理人员、教师到学员三层次,逗硬落实规章制度,确保培训过程的教学纪律。
在管理方面,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对工作中出现失职的教职员工及时进行处理,防止工作中出现断层现象;在教学方面,施行教学巡视制度和检查制度,确保教学计划和教学纪律的严格实施;在考核方面,对学员评教中问题较大、教学效果难以稳定和提升的教师采用帮教、降薪直至解聘;对不能严格遵守管理规定的学员采取重修、劝退等措施。
面对学员基础差、年龄大、安全意识差的客观实际,川北煤矿安全培训中心在安全培训过程中提前布局培训过程,创新教学方式方法,重视理论、技能和安全意识的培训,推行“三严”管理等多项措施的实施收到了理想的效果。据近三年的统计,特种作业人员参加全省统考一次合格率达到88%以上,最终合格率达到96%以上,近65%的单期合格率达到100%。培训中心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质量在得到学员和企业认可的同时,也推广应用到其他岗位人员的培训中,中心也在全省煤矿安全培训机构评比中获得“优秀”培训中心的荣誉。
通过培训,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水平得到有效提高,引领了群体的安全行动,减少了事故的发生率和死亡人数,促进了地区安全形式的持续好转。2005至2014年,广元市煤炭行业连续10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事故,实现较大事故“零控制”目标,百万吨死亡率从4.5降到0.82,安全事故年度死亡人数年均降幅达到9.1%,不断刷新了安全生产的历史最好水平。
参考文献:
[1][苏]库特鸟住夫.爆破工程师手册[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2:335
[2]栗继祖,安全生产培训教师培训教材(煤矿安全培训机构用)[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11:70-78
作者简介:贾宗太(1966—),男,四川梓潼人,1989年毕业于重庆大学采矿专业毕业,工学学士,工程师,高级讲师,川北煤矿安全培训中心教务主任,煤矿安全培训教师。先后在《矿业安全与环保》、《煤炭高等教育》、《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等国家和省市级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陈清泉(1965—),男,湖南隆回人,湘谭矿业学院矿山机械专业毕业、工学学士,高级讲师,煤矿安全培训教师,先后在省市级刊物发表多篇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