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作者】 昝秀丽
【机构】 湖北十堰市房县实验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数学是一门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具有严密的符号体系,独特的公式结构,形象的图像语言。正因其抽象和严密使得很多数学学习者对数学望而生畏,感到索然无味。然而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又无处不在,对人类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显然,数学作为一门工具学科,不学是不行的,那么怎样让我们的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热情呢?下面就个人的工作实际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角色互换,满足学生的好胜心
如在教学用坐标表示平移时,我首先告诉同学们这节课的学习任务,然后对同学们说,“你们当老师,考考我点A﹙2,3﹚平移后对应点的坐标”,学生一下子热情高涨,都纷纷说出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希望难道我,我一一作答,但因为学生不知道我的答案是否正确,马上觉得上当受挫情绪低落,这时,我又说“同学们想不想知道我的答案是否正确﹖”一下子又点燃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全部高声答到:“想” “好,下面我们就一起享受这一过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让学生在坐标系中照他们说的平移方向和距离平移A﹙2,3﹚发现我的答案是正确的,这时,有的同学就忍不住大声说出来,“是有规律的,老师就是掌握了规律快速答出来的”。我笑着说,“你们都是好样的,能告诉我你们发现的规律么?”学生照着自己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就总结出了平移规律。发现数学有时也很好学,只要善于探索,观察,总结,就一定有规律可寻。
二、 动手实践,在做中学数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很多数学问题就是生活中的原型,因此在教学中,我常让学生尽可能的自做模型,实验或游戏等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如:在教学有理数的乘方时,首先引导学生回忆正方体的体积V=a3,说出a3表示的意义后,再让学生将一张纸反复对折,每对折一次,观察一下纸的层数和折叠的次数之间有什么关系,从而使学生弄清对折一次,纸的层数为21,对折2次,纸的层数为22,对折3次,纸的层数为23等等,进一步使学生理解到乘方的意义和学习数学的好处,能将复杂的计算用一个简单的式子表示出来,如折N次,纸的层数为2?,并且还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无处不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道理。进一步提高学生学数学的热情。
三、练习设计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苏联著名的心理学家维果斯基强调教学不能只适应发展的现有水平走在发展的后面,而应适应最近发展区,从而走在发展的前面,并最终跨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新的发展水平。如,在教学有理数的乘方意义后,让学生计算“2-22-23-24-25-26-27-28-29+210”时,学生结合有理数的乘方的意义将“210”改写为2×29从而与前面的“-29”合并,依次类推直到剩下22+2,一眼看出结果为6。
四、教师用语不仅要风趣幽默还应跟上时代步伐
当下的我们都处于网络信息化时代,学生中流行的都是网络用语,若我们的教师不能够用,很可能让学生觉得老师“out”了,甚至觉得跟老师隔得太远,无法交流,自然,师生间的距离就拉远了,因此,课堂教学中,时不时的冒两句网络热词,不仅活跃课堂气氛,也拉近师生距离。如,在前面让学生计算“2-22-23-24-25-26-27-28-29+210”时,当有学生举手示意,我就鼓励学生大声说出来,当学生答出将“210” 改写为2×29从而与前面的“-29”合并,依次类推直到剩下22+2,一眼看出结果为6后,我有些失态的高声赞叹道:“哇,太好了,点赞”,一时间同学们羡慕的眼光,啧啧的赞叹无不使想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学生被幸福淹没,感到成功的喜悦,同时也激励着其他同学不甘落后,好胜的心驱使着每位同学积极动脑。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五、简洁形象的板书揭示规律
在识别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时,关系式比较多,也难于记忆,如果用数轴来体现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理解起来就会更深刻,记忆也会更容易。此外,在判断两圆的位置关系时,要牢牢抓住两个特殊点,即外切和内切两点,当圆心距刚好等于两圆的半径和时,两圆外切,等于两圆的半径差时,两圆内切。若圆心距处于半径和与半径差之间时,两圆相交,大于两圆半径和时,两圆外离,小于半径差时,两圆内含。如
总之,培养学生的数学热情有很多方法。我们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当注意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通过多种渠道,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热爱数学,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一、角色互换,满足学生的好胜心
如在教学用坐标表示平移时,我首先告诉同学们这节课的学习任务,然后对同学们说,“你们当老师,考考我点A﹙2,3﹚平移后对应点的坐标”,学生一下子热情高涨,都纷纷说出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希望难道我,我一一作答,但因为学生不知道我的答案是否正确,马上觉得上当受挫情绪低落,这时,我又说“同学们想不想知道我的答案是否正确﹖”一下子又点燃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全部高声答到:“想” “好,下面我们就一起享受这一过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让学生在坐标系中照他们说的平移方向和距离平移A﹙2,3﹚发现我的答案是正确的,这时,有的同学就忍不住大声说出来,“是有规律的,老师就是掌握了规律快速答出来的”。我笑着说,“你们都是好样的,能告诉我你们发现的规律么?”学生照着自己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就总结出了平移规律。发现数学有时也很好学,只要善于探索,观察,总结,就一定有规律可寻。
二、 动手实践,在做中学数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很多数学问题就是生活中的原型,因此在教学中,我常让学生尽可能的自做模型,实验或游戏等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如:在教学有理数的乘方时,首先引导学生回忆正方体的体积V=a3,说出a3表示的意义后,再让学生将一张纸反复对折,每对折一次,观察一下纸的层数和折叠的次数之间有什么关系,从而使学生弄清对折一次,纸的层数为21,对折2次,纸的层数为22,对折3次,纸的层数为23等等,进一步使学生理解到乘方的意义和学习数学的好处,能将复杂的计算用一个简单的式子表示出来,如折N次,纸的层数为2?,并且还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无处不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道理。进一步提高学生学数学的热情。
三、练习设计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苏联著名的心理学家维果斯基强调教学不能只适应发展的现有水平走在发展的后面,而应适应最近发展区,从而走在发展的前面,并最终跨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新的发展水平。如,在教学有理数的乘方意义后,让学生计算“2-22-23-24-25-26-27-28-29+210”时,学生结合有理数的乘方的意义将“210”改写为2×29从而与前面的“-29”合并,依次类推直到剩下22+2,一眼看出结果为6。
四、教师用语不仅要风趣幽默还应跟上时代步伐
当下的我们都处于网络信息化时代,学生中流行的都是网络用语,若我们的教师不能够用,很可能让学生觉得老师“out”了,甚至觉得跟老师隔得太远,无法交流,自然,师生间的距离就拉远了,因此,课堂教学中,时不时的冒两句网络热词,不仅活跃课堂气氛,也拉近师生距离。如,在前面让学生计算“2-22-23-24-25-26-27-28-29+210”时,当有学生举手示意,我就鼓励学生大声说出来,当学生答出将“210” 改写为2×29从而与前面的“-29”合并,依次类推直到剩下22+2,一眼看出结果为6后,我有些失态的高声赞叹道:“哇,太好了,点赞”,一时间同学们羡慕的眼光,啧啧的赞叹无不使想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学生被幸福淹没,感到成功的喜悦,同时也激励着其他同学不甘落后,好胜的心驱使着每位同学积极动脑。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五、简洁形象的板书揭示规律
在识别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时,关系式比较多,也难于记忆,如果用数轴来体现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理解起来就会更深刻,记忆也会更容易。此外,在判断两圆的位置关系时,要牢牢抓住两个特殊点,即外切和内切两点,当圆心距刚好等于两圆的半径和时,两圆外切,等于两圆的半径差时,两圆内切。若圆心距处于半径和与半径差之间时,两圆相交,大于两圆半径和时,两圆外离,小于半径差时,两圆内含。如
总之,培养学生的数学热情有很多方法。我们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当注意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通过多种渠道,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热爱数学,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