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新时期高中语文经典阅读教学的新思考
【作者】 李 玲
【机构】 新疆乌鲁木齐第十中学
【摘要】经典是民族与人类文明的结晶,是历代前人智慧与创造的积淀。高中生的经典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经典阅读在不少高中没有得到有效的实施,甚至沦为了配料,难以为继。提出了经典阅读重在保障,贵在促进,要想方设法矫正经典阅读缺失的问题,促进高中生因为阅读经典而更好提升语文素养。【关键词】高中语文;经典阅读;教学改革;素质教育
【正文】
阅读是获取知识的最基本手段,也是现代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是人生走向定型、选择职业的基础阶段,在积极准备高考的过程中,通过阅读提升能力仍然是基础,十分重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阅读占有重要地位,不但是重要的考核内容,且对学生学习和生活具有重要的影响。而经典阅读对学生的影响更是巨大,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丰富他们的思想,更蕴含了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可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一、经典阅读是高中语文提质增效的重要途径
经典,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结晶,是最具有权威性、典范性的作品。它以独特的、无与伦比的方式触及、思考和表达了人类生存的基本问题,其思想价值对人类后续发展具有长期指导作用。千百年来,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都需要从阅读经典开始,后人接受前人成果的一个最基本途径就是阅读前人所著述中的精品,也就是经典。特别是一些写作水平令人惊叹佩服的经典,其经受时间考验越长而越有价值,被称之为“永远不会过时的优秀作品”,其作为文学的精髓所在,不管是词汇、语言结构、修辞手法,还是思想及表达方式,都有很多值得后人学习借鉴的地方。
高中语文有着更强烈的迎考使命,理解文章、产生思想,是学生学习高中语文的基本要求。经典名著内涵丰富,思想深邃,是实现上述要求的重要途径。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区分轻重缓急、根据目的相关,有序地、有效地多读、深读一些经典名著,不仅可以增加他们的阅读经验,提高阅读能力,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能够引导他们深切体会大家在语言背后的深邃思想,为自己鉴古读今、研判时事提供人文素养和文学修养的核心基础。这种功效绝不是只做阅读题目或看电视、读网文、浏览“大众小说”能实现的。可以说,经典阅读的过程就是巩固学科素养、提升文化品位、塑造人文精神的过程。特别是文科学生,对传承五千年文明的经典著作,一定要反复读、深入读,在饱读经典的过程中夯实传统文化底蕴。尤其是那些指定书目,高度体现了中华语言文字的凝练性和表达技巧,反复阅读、深入分析,对培养文科生的语文素养,增强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奠基作用。
二、经典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卑微
受到应试教育时间的限制,以及一些错误思潮的挤压,经典教育在许多高中的语文教学中已经沦为了“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的配角,尤其是理科班的语文教学,对经典阅读的强调已经“悄无声息”。除了应试必需的几篇经典之外,大部分高中生已没有时间或没有兴趣去细读、熟读经典。究其原因,首先是一些学校、一些教师在有意无意地否定传统继承,把经典作品视为“老古董”、视为阻碍学生国际化的“左派”而弃之一边。他们没有意识到创新不是天马行空,创新离不开吸收传统,没有认识到母语是进修外语的基础,在迎合学生和家长浮躁需求的过程中打击了孩子们通过经典吸收养分的原动力。其次是重理轻文思想的冲击。学校课时常常被数、理、化占去,正常的语文教学都无法保证,更不要说属于“课外”的经典阅读了。有些学生将语文变成了可学可不学的科目,更不会花时间去慢慢品读一篇文章。沉重的学习压力挤压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在应试压力下,学生对不同学习方式有效性的判断出现扭曲,对经典阅读后应当产生的美感毫无知觉,对偶而粗读的经典文本难以进行理性的思辨。
三、高中生经典阅读需要在方法、制度的保障下持续推进
处在基础教育最后阶段的高中语文,不仅要为学生通过高考语文考试而努力,而且要为他们将来进入大学、走上社会奠定至关重要的语文素养。教师要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来保障经典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和高中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⑴要在方法上予以指导
高中生时间有限,阅读经典也不能漫无目的,教师要引导他们快速有效地提取阅读材料中的信息,将之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要好中选优,优中选精,明确一些篇目,引导高中生反复深入地研读,最终通过量变达到质变,实现对经典内容的深刻了解,对经典手法的精确把握。教师要鼓励学生充分运用比较法,在分析经典的内容及表达形式时注意与其他经典材料在表达方式和文辞上的不同。
⑵要在制度上予以保障
要从经典阅读事关重大的高度出发,明确规定经典阅读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体系中的重要地位,采取切实有硬性的制度保障经典阅读。其着重点是教师,从事高中语文教学的老师必须成为经典阅读和利用的典范,要通过考试、评奖等方式“强迫”他们成为经典的守护者和传播者。
⑶要在动力上予以激发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认识到位了才会有行动。经典阅读效果的显现具有潜在性、长期性和滞后性。从被动接受到主动研读,需要一个压迫成习惯、习惯成自然的过程。因此,要积极采取一些措施,想方设法使阅读经典成为高中学生自觉的成长方式。要晓之以理,让高中生充分认识到经典阅读受益终身,让家长们在功利阅读和经典阅读上作出正确的选择。要十分重视激励手段的运用,让经典阅读好的学生有甜头,有奔头,并因引而带动更多的同伴阅读经典、酷爱经典。
总而言之,阅读经典对高中生的成长和学习都十分重要,高中教师应该努力为学生争取这样的机会,引导并帮助他们用有限的时间更有效地阅读经典,提升自我。
参考文献:
[1]何红梅.高中语文经典阅读的方法与策略[J].语文知识,2014(03).
[2]黄丽红.经典阅读与高中生人文素养提升[J].中学语文,2015(11).
阅读是获取知识的最基本手段,也是现代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是人生走向定型、选择职业的基础阶段,在积极准备高考的过程中,通过阅读提升能力仍然是基础,十分重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阅读占有重要地位,不但是重要的考核内容,且对学生学习和生活具有重要的影响。而经典阅读对学生的影响更是巨大,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丰富他们的思想,更蕴含了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可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一、经典阅读是高中语文提质增效的重要途径
经典,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结晶,是最具有权威性、典范性的作品。它以独特的、无与伦比的方式触及、思考和表达了人类生存的基本问题,其思想价值对人类后续发展具有长期指导作用。千百年来,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都需要从阅读经典开始,后人接受前人成果的一个最基本途径就是阅读前人所著述中的精品,也就是经典。特别是一些写作水平令人惊叹佩服的经典,其经受时间考验越长而越有价值,被称之为“永远不会过时的优秀作品”,其作为文学的精髓所在,不管是词汇、语言结构、修辞手法,还是思想及表达方式,都有很多值得后人学习借鉴的地方。
高中语文有着更强烈的迎考使命,理解文章、产生思想,是学生学习高中语文的基本要求。经典名著内涵丰富,思想深邃,是实现上述要求的重要途径。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区分轻重缓急、根据目的相关,有序地、有效地多读、深读一些经典名著,不仅可以增加他们的阅读经验,提高阅读能力,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能够引导他们深切体会大家在语言背后的深邃思想,为自己鉴古读今、研判时事提供人文素养和文学修养的核心基础。这种功效绝不是只做阅读题目或看电视、读网文、浏览“大众小说”能实现的。可以说,经典阅读的过程就是巩固学科素养、提升文化品位、塑造人文精神的过程。特别是文科学生,对传承五千年文明的经典著作,一定要反复读、深入读,在饱读经典的过程中夯实传统文化底蕴。尤其是那些指定书目,高度体现了中华语言文字的凝练性和表达技巧,反复阅读、深入分析,对培养文科生的语文素养,增强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奠基作用。
二、经典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卑微
受到应试教育时间的限制,以及一些错误思潮的挤压,经典教育在许多高中的语文教学中已经沦为了“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的配角,尤其是理科班的语文教学,对经典阅读的强调已经“悄无声息”。除了应试必需的几篇经典之外,大部分高中生已没有时间或没有兴趣去细读、熟读经典。究其原因,首先是一些学校、一些教师在有意无意地否定传统继承,把经典作品视为“老古董”、视为阻碍学生国际化的“左派”而弃之一边。他们没有意识到创新不是天马行空,创新离不开吸收传统,没有认识到母语是进修外语的基础,在迎合学生和家长浮躁需求的过程中打击了孩子们通过经典吸收养分的原动力。其次是重理轻文思想的冲击。学校课时常常被数、理、化占去,正常的语文教学都无法保证,更不要说属于“课外”的经典阅读了。有些学生将语文变成了可学可不学的科目,更不会花时间去慢慢品读一篇文章。沉重的学习压力挤压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在应试压力下,学生对不同学习方式有效性的判断出现扭曲,对经典阅读后应当产生的美感毫无知觉,对偶而粗读的经典文本难以进行理性的思辨。
三、高中生经典阅读需要在方法、制度的保障下持续推进
处在基础教育最后阶段的高中语文,不仅要为学生通过高考语文考试而努力,而且要为他们将来进入大学、走上社会奠定至关重要的语文素养。教师要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来保障经典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和高中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⑴要在方法上予以指导
高中生时间有限,阅读经典也不能漫无目的,教师要引导他们快速有效地提取阅读材料中的信息,将之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要好中选优,优中选精,明确一些篇目,引导高中生反复深入地研读,最终通过量变达到质变,实现对经典内容的深刻了解,对经典手法的精确把握。教师要鼓励学生充分运用比较法,在分析经典的内容及表达形式时注意与其他经典材料在表达方式和文辞上的不同。
⑵要在制度上予以保障
要从经典阅读事关重大的高度出发,明确规定经典阅读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体系中的重要地位,采取切实有硬性的制度保障经典阅读。其着重点是教师,从事高中语文教学的老师必须成为经典阅读和利用的典范,要通过考试、评奖等方式“强迫”他们成为经典的守护者和传播者。
⑶要在动力上予以激发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认识到位了才会有行动。经典阅读效果的显现具有潜在性、长期性和滞后性。从被动接受到主动研读,需要一个压迫成习惯、习惯成自然的过程。因此,要积极采取一些措施,想方设法使阅读经典成为高中学生自觉的成长方式。要晓之以理,让高中生充分认识到经典阅读受益终身,让家长们在功利阅读和经典阅读上作出正确的选择。要十分重视激励手段的运用,让经典阅读好的学生有甜头,有奔头,并因引而带动更多的同伴阅读经典、酷爱经典。
总而言之,阅读经典对高中生的成长和学习都十分重要,高中教师应该努力为学生争取这样的机会,引导并帮助他们用有限的时间更有效地阅读经典,提升自我。
参考文献:
[1]何红梅.高中语文经典阅读的方法与策略[J].语文知识,2014(03).
[2]黄丽红.经典阅读与高中生人文素养提升[J].中学语文,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