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体育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耐久跑的能力

【作者】 李怀双

【机构】 贵州省石阡县汤山镇初级中学

【摘要】耐久跑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对增强学生的体能非常重要,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刻苦锻炼,吃苦耐等意志品质的好项目,但在体育课中进行这项运动时学生并不感兴趣。如何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生对体育活动水平的积极性和耐久跑的能力,使不同身体条件和能力水平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起点和发展的余地。
【关键词】体育教学;耐久跑
【正文】 
  新课程为我们体育教师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平台,理清思路,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努力展示教学改革的最新动态。转变教育观念,以运动技能教学为载体,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进学生健康,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和目标。耐久跑既是一项身体锻炼价值很高的运动,又是增强学生耐力素质的典型练习。但在体育中进行这项运动时学生并不感兴趣,耐久跑在体育教学中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初中各个年级的体育中应给予高度的重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因为耐久跑练习单调,枯燥无味,且持续时间长,运动强度大,十分艰苦。现就如何上好初中生耐久跑课程,浅谈一下做法。
  一、 正确教育,激发积极性
  考虑到耐外跑教学的实际情况,加上耐久跑的自身特点。让学生进行耐久跑的练习前,总是先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正面教育,传授,讲解;不管成为什么人才,干什么工作,行行业业,无处不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就是中考,也是一场智力,体力之争。升了学,层次越高,知识越深奥,学习钻劲愈需要坚强的体魄。今后投身于祖国物质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诸如文学,艺术,体育,卫生教育等方面的工件,即使参观祖国名胜古迹饱览大好河山等都需要有耐力素质和顽强的毅力,需要有健壮的体魄,需要具备吃苦耐劳和克服困难的勇气。激发他们参与练习的热情,调动其投身锻炼的积极性,并把思想教育贯穿在体育课的始终。诚然,进行耐久跑训练是苦点,而有志青少年要敢于吃苦、持之以恒练就坚强体魄,方能成为国家栋梁。笔者经过这样联系实际的教育,使学生胸怀远大的抱负,对自身体魄的增强产生需求感,从而激发他们参加耐久跑练习的正确动机,积极主动地克服困难,参与锻炼。
  二、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培养耐久跑的能力
  初中生大部分是十三四岁,正处于身体发育成长时期,身体各感官发育不平衡;骨骼发育快于肌肉肌肉中水分较多,蛋白质和无机物较少,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功能较差导致肌肉弱、耐力差、易疲劳、大脑皮质神经过程的兴奋和抑制不均衡,对耐力项目的适应性较差。因此,中跑项目男1500米,女800米,对他们来说委实是“长跑”了。但在初中这个年龄阶段,身体各器官有承受一般耐力练习的能力,如能适时适度地进行耐久跑训练,对提高肌肉、心血管和呼吸系统长时间工作的能力,改进大脑皮层神经过程兴奋抑制的均衡,逐渐提高耐力水平,使学生身体均衡发育,无疑是十分必要的。根据初中生的身体状况,我们要上耐久跑课时,采用了“速度不太快,时间较长的匀速跑”的跑法,这种跑法,机体各系统所受的刺激和稳定,持久,能使肌体各系统逐渐进入“工作状态”是初中生提高耐力的一种主要跑法。
  三、 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张扬学生个性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以学生为主体,承认个体差异的存在,这是我们教育教学一线教师唯一的科学态度。在耐久跑课堂教学中为了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相应的提高和进步,从中体验到耐久跑的特征,创设“跑”、“运球赛”等有情境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增技促知,增进身心健康发展。此外,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指导学生自行创编游戏活动,来不断地修正自我在学习过程中的认识,情感,态度,技能,意志品质等人文素养和团队协作精神,并不断形成新的认识,提高自主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我们选用了以下比较科学,有效的做法。
  1. 每节课都在上课的”准备”部分或”课课练”部分,有计划、有目的的逐渐增加慢跑的量。随着时间推移,跑的练习增多,学生逐渐适应,为以后练习耐久跑打下良好基础。
  2.在耐久跑教学中,如果有条件的话,不要以开始就在操场上跑。应该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地形地物。有山、有水、有树,风景秀丽,在这样优美的环境下会无意中消除学生疲劳。在越野跑阶段均由老师领跑始终,以克服初中生年龄段易兴奋,开始跑太快,破坏以”匀速跑”节奏的为目的的缺陷,确保按计划跑到终点。在此期间每节课要逐渐增长距离,提高学生的肌肉、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机能,增强有氧代谢能力,此为第一阶段。第二阶段越野跑,由学生骨干带跑,老师压阵跟跑。这样,老师在跟跑时,可以对差生进行鼓励,使他们鼓起勇气,坚持跑到底。这一期间可以逐渐缩短距离,提高跑速,使肌肉、心血管和呼吸系统机能得到进一步提高,有利发展混合代谢能力及专项素质。老师带跑、跟跑虽然辛苦,但这是言传身教的典范,是确保安全、万无一失的根本保证。实践证明也是提高学生耐久跑成绩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3、采用多种形式教学法
  应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千方百计克服学生各种心理障碍和不良情绪,想方设法在课堂上经常改变练习的内容和形式,使学生有新鲜感,提高趣味性,?变换跑的队形。如跑道上跑圈跑,“8字”形跑、“S字”形跑,螺旋形跑。?变换耐力练习为活动性游戏。如拉鱼网,捉俘虏、直道上追逐跑,接力跑竞赛等。?各种姿势跑的辅助练习。如小步跑,后用跑,跨步跑和高抬腿跑,变速跑和间歇跑。④利用学生喜爱的篮球,足球运动进行耐久跑素质训练。多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篮、足球练习,比赛,以提高耐久跑能力。⑤变操场练习为因地制宜的练习,如跑台阶,跑山坡,环校跑等。以此的训练,学生就不觉得枯燥无味,并能兴趣高涨地 投入到老师设计的耐久性练习中,不知不觉在练习中提高耐力素质和跑的能力。
  四、 进行耐久跑教学,必须注意几个问题
  1、每次课中必须规定一定的量,给身体各器官以一定的刺激,使机体的功能得以提高。
  2、运动量要适中,多用中等运动量,少用大运动量,切忌让学生超量负荷,
  3、耐久跑练习一定要严格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初练或中断重练者须因处体而异,根据自我感觉合理安排运动量,掌握适度运动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