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作文教学怎样教学生学会文章开头和结尾

【作者】 张晓芬

【机构】 贵州省罗甸县木引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在当今的语文教学中,怎样提高作文教学质量,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人们常说万事开头难,确有它一定的道理,学生写作文也是如此。一个好的开头就意味着办事已成功了一半。有人把文章的开头喻为凤头,把最后比喻为豹尾,干净利落。那就说明学会文章开头和结尾是十分重要的。文章开头千姿百态,有小家碧玉,也可以是大家闺秀;有小桥流水,也可以是莽原大漠。文章结尾就是总体概括,就是给个总结。那么怎样才能有条有理地写好文章开头和结尾呢?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略举几例,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引导学生学写文章的开头
  作文开头有几种,一是开门见山直接开篇点题,要写的主要内容迅速切入。它虽然没有怪石嶙峋的哪种姿态,可却有一种览众山小的感觉。如以“关爱”为题,可以这样开头:关爱就是关心和爱护,在我们身边关爱无处不在。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关爱,生活上也少不了关爱,别人给予我们关爱,那我们更应该去关心爱护他人,这样世界上才会充满——爱! 二是用比喻开头。这种方法的词句优美,联想巧妙,能引起读者天马行空的遐想。如果这种方法运用得当,能让读者感到语言的无限魅力。开头还可以引用格言名句,诗句歌词、谚语俗语。它能达到言简意赅的效果,且简单适用,是大多数同学的最佳选择。如: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周总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孔繁森将自己的一生奉献于阿里。他们以无私的奉献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为社会进步做出巨大的贡献,为世人称颂。其实还有更多的人是在默默地奉献,献出自己的力量。三是情境引入法。设置某种特殊的情境,如某个特定的场面、特殊的对话、优美的环境等。它能让读者一开始就进入特定的情景中,从而产生情感的共鸣,从而达到感染读者、对文章产生深厚兴趣的效果。四是类比导入法。它运用多种事物的相似之点,在词句上运用排比修辞,提炼出事物的根本。它能便所写之物在类比中凸现出来,并且给人一种整体之美。五是比较引入法。这种方法好似与类比导入相似,其实它与类比引入法是不同的。它的主要特征是将两种或几种属性相反或相对的事物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述说的对象导出中心。这种好处在于能让所要表达的中心在对比中更加突出。第六是欲扬先抑法,这种方法是先赞扬某人某事,或是要斥责某人某事,在开头却反其道而行之,即在开头先贬低(赞扬)某人或事。它反差强烈,给人的印象深刻。还有一种童话引入法。是通过讲解一个耐人寻味的童话故事来引人话题。这样能引起读者的注意,使人有一种先睹为快的感觉。设置悬念也是一种常用方法。在开头故意提出某个问题,却不道出答案,给人一种神秘感。它使文章能引起读者探究的兴趣。九是奇特幻想法。这种方法是通过对某种幻想的描写来导人文章。它能给人一种全新的感觉,让人觉得耳目一新。
  二、怎样写文章的结尾
  有人把文章结尾比着豹尾是有一定的意思。也就是说结尾要注意深化、升华主题,一定要简洁有力。常言说,文章看开头结尾,这是不无道理的。那么怎样结尾,结尾又有哪些方法呢? ?归纳起来有几种;
  1、象征收尾法。这种方法往往适用于托物言志的作文。通过由此及彼的联想,将此事物的意义转移到彼事物上,让人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概括有事物的意义。例如“是呀!正如歌中所唱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我们的家园才会更加温馨美好”。
  2、结尾要照应开头,“开头点题,主体叙事,结尾呼应开头”,这是应试作文最基本的结构。但是照应开头要讲究方法,不能重复开头,而是主题的深化,情感的升华。如《背影》中的结尾:“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呼应了开头,但字里行间所流露的感情却又比开头深刻多了。又如,生活像甜蜜蜜的果汁,沁人心脾;生活像酸溜溜的话梅,令人生津;生活又像淡淡的绿茶,让人回味。生活的味道多种多样,只要你细细的品,一定会有更多的感受。(《多味生活》)
  《快乐在我们的集体里》这篇文章结尾是“初中生活即将结束,我真想对那蓝天、对那白云,用发自肺腑的声音呼喊:“我真快乐——”因为,我生活在这样一个时时充满着快乐的集体里。” 《合作》文章结尾“在与老师的那么多次合作中,我总觉得这次合作最难忘,最成功,最真挚……它冲破了师生之间的隔膜,逾越了师生之间的代沟,达到了师生间相信相依,亲密无间的境界。”
  3、结尾要解开谜团,结尾段:“叮呤……”考试结束铃声响起,她拾起被“委屈”了好久的小纸团,满含卑鄙地展开,只见上面潦草地写着“注意:姓名、校名不要超出装订线”,这个结尾很巧妙。
  4、结尾要含蓄有味,事情发展的本身就能表明一切(主旨)。因而结尾时,我们没有必要点明题旨,那是画蛇添足,而可以通过情节陡跌、留下空白等手法来使得结尾含蓄蕴藉,耐人寻味。结尾要以情(景)动人。抒情式的结尾和景物描写式的结尾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如:每每抚摸这拐杖,我就想,老人步履蹒跚需要拐杖的扶持。在人生路上刚起步的孩子,又何尝不需要拐杖的扶持呢?爷爷,您不就是我人生的拐杖吗?旁边,满头银发的奶奶,静静地站在那儿,看着孩子们的一举一动。满脸的皱纹,在夕阳的渲染下,像一朵盛开的山菊花。看,她眼睛里流露出的是什么?是慈祥,哦,更是幸福!《眼睛里的笑》
  5、结尾要突出主旨,在主体叙事的基础上,结尾进行由事及理的感悟,突出全文的主旨,这是可取的。需要注意的是:点明题旨要自然。“因为有了这样的事,自然有了这样的理。”这样才不给人突兀之感。如果事与理脱节,或者完全是两回事,那就不行了。生活告诉了我:回忆是有毒的,无论过去多么辉煌,或者多么暗淡,它都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一味地回忆过去,会让我们的神经变得脆弱;只有把握现在的每一瞬间,满怀着信心和希望,才能争取和抓住每一次成功的机会。
  总之,写文章,不管是开头还是结尾,都要注意中心明确,干净利落。要想指导学生学会文章的好开头和结尾也不是什么很难的事情,作为老师只要我们做到细心和耐心,是个有心人,那么“凤头”“豹尾”也是能做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