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班主任就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心理医生”

【作者】 吴兴锋

【机构】 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牛场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教师既教书又育人,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教育思想、教学方法也在不断的转变和更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其主要职责就是培养有用创新人才,这是神圣的使命,又是义不容辞的义务。不论是教书还是育人,都必须从学生的思想工作做起,才能使教书育人得以建立在正常的心理发展规律基础之上。现代教育体制要求教师不仅会教书、会做思想政治工作、当好人师,还应做好学生的心理顾问。这就要求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教师能从自身做起,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提高知识水平,真正了解、爱护自己的学生,并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使他们减轻心理负担,增强心理承受能力,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
  作为班主任要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愉快性格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虽然老师不能控制学生的家庭、校外交往,但是可以和自己的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关系。凡事,要多替学生着想,考虑他们的接受能力,考虑他们的心理需要。特别是犯有错误或成绩欠佳的学生,老师更应多了解,多关心他们,不要让他们成为被老师冷落的学生。例如我班有个同学叫潘丽,入学不久,我发现她在课堂上发言表情不自然,下课很少和同学们—起玩,常常独来独往是个胆怯的小姑娘。学习上,反应能力和接受能力比较差。通过家访,我了解到她的父亲因为经常参与聚众赌博、打架斗殴,而被公安机关逮捕,劳教五年,现在还在监狱里,母亲为了生计,当了临时工,工作十分辛苦,平时根本就无法照顾孩子。我知道她的家庭情况后,对她更加关心,课后经带给她“开小灶”,鼓励班上的同学和她交朋友,一看到她有一点点的进步,就给予及时的表扬;有一阶段,她早晨上学常迟到,我细心地找她谈心,私底下常问她早餐是否吃了,并拿出面包、饼干请她吃,刚开始她还是把头压得低低的,一声不吭,后来渐渐地她体会到老师是真心关心她时,她就不再拒绝了。现在,在课堂上也能经常看到她积极举手发言的场面,当我看到她和同学们一起开怀大笑时,我受到笑声的感染,笑容也浮现在我的脸上。虽然林敏的学习成绩还不尽如意,但是我知道,这个胆怯的小女孩,在这一学期里,经过努力,已取得了不少的进步。
  班主任还要学会帮助孩子确认观念。因为小学生年纪小,在日常生活中难免有这样那样的过错,俗话说,树怕剥皮,人怕伤心。孩子们很不喜欢老师数落他过去的不是。孩子一旦有新的过失,教师用“老账新账—起算”的教育方法,孩子容易反感。帮助孩子确认一个观念:“我是一个正在成长的孩子,我有缺点和不足,但我还有很多长处,只要不断努力,我一定会取得成功。”正面的引导和鼓励,能够使孩子在欢悦中分是非、辨美丑、识善恶,从而增强改正缺点的勇气和信心。例如去年下学期的期末统考中,我班有个学生考语文时因作弊被监考教师抓到,并处以零分计算。听到这个情况后,作为班主任兼教师的我十分恼火,真恨不得批评他一顿,甚至予以处分。可冷静下来认真思索,觉得“野蛮式”的教育是不行的。为了不影响数学考试,不能使他背上思想包袱,更不愿让尚稚嫩的心灵受伤害,我利用自习课时间找到这位同学说:“考试是对自己一段时间下来掌握的程度进行检验,是一次很好的机会。如果靠投机取巧来提高分数,而不在平时抓紧学习的话,只会养成—种自欺欺人的坏习惯,所有必须引起高度注意。希望你好好反省反省,并以实际行动改正过来,我们期待你知错就改。”通过短短的几分钟谈话,在数学考试没有类似的现象发生。而且在考完之后,那位同学又主动到我房间里来承认错误,并道出了心中的难言之隐。原来,他是家里的“小皇帝”,更是父母眼里的“掌上明珠”。他那刚过及格线的成绩远远低于他父母的期望值。如果期末成绩又达不到优秀的话,他的寒假是不好过的,这不,马上要放寒假了,父母早就给他买了一大堆学习资料什么的。凭良心说,该同学的进步是比较快的,而且比较稳定。从第一次月考的倒数几名到第四次月考时已上升到班级第十名是不简单的,因此我没因他这次舞弊而大加指责,而是细心地劝导他不要急于求成,须循序渐进,并答应与他父母联系,做通他们的思想工作。自从那以后,他的成绩提高得更快了,而且学得踏实。
  班主任要了解学生的好奇心,允许孩子正确适当的“玩”玩,是儿童生活领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正在长筋骨的孩子,在蹦蹦跳跳、打打闹闹的过程中,长个儿、长见识、长心眼。我们不少当老师的,自己小时候也挺爱玩的,一旦进了教室,就不喜欢学生玩了,总想让孩子们安安静静地努力学好各门功课,常常规定学生们这个不准、那个不准,但我发现越是不准,班上有一部分学生就有逆反心理。比如,开学初,班级不知是谁带的头,男生个个都带陀螺到学校玩,我发现后就下令禁止不许带陀螺到学校,谁带来就没收,果然,下课时,没有孩子玩陀螺,可过后不久,却发现有三四个男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一看原来是手放在抽屉里偷偷地转着陀螺,当时我可真是怒发冲冠,可静下心来想想,面对这种情况是批评指责、消极限制呢,还是引导孩子健康、恰当地玩,毕竟“游戏是儿童的正当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我允许班级里的学生可以带玩具到学校来玩,但是要遵守共同的约定:可以和同伴尽情地玩,遵守这条规定。“上课时一律不许碰到玩具,课后”一个学期来,全班学生都能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了。
  从这些事例可以看出,发生在学生身上的一些事,并不是说他们道德品质低下,更多的是他们心理有问题。他们需望得到老师、家长的关心和照顾,也需要同学问的团结友爱,如果这些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就难免做些出格的事。因此教师处理这种问题时,要有耐心的进行开导、启发。“心病”找出“病因”,对所发生的问题的原因分析准确,再用药方来“医疗”,用爱心诚意来感化他们的心灵。班主任要做—名合格的“心理医生”。使他们的内心世界更健康、更充满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