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不同文化程度的家长的家庭教育立德树人对农村留守中学生的不同影响》调查报告

【作者】 陈铭放 韦家盟

【机构】 广西来宾市兴宾区南泗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据全国妇联2013年5月10日在京发布的《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的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人数达6102.55万人,占全体儿童的21.88%,其中初中(12-14岁)学龄阶段儿童在农村留守儿童中占16.30%,规模为995万,其数量规模之大触目惊心,其成长与发展条件与环境应值得我们去思考与关注。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孩子是家庭的希望,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家庭教育又是农村留守中学生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以“忠、勇、孝、仁、义、礼、智、信”为核心的家庭教育立德树人传统美德教育,对农村留守中学生的性格及人生观等的形成与发展,乃至人生都具有深远的意义。而农村留守中学生的家庭教育立德树人教育工作,主要靠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家庭生活中言传身教地传授与熏陶来完成。而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自身的素质,特别是文化素质与家庭教育立德树人有着密切的联系,关系着家庭教育立德树人的成败。当前,我国农村留守中学生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思想道德水平普遍不高,导致他们对家庭教育立德树人的内涵理解较为肤浅,态度比较模糊,方式方法不科学不正确,直接影响了农村留守中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农村留守中学生的家庭教育立德树人任重而道远。
  一、调查对象和方法。
  1、调查对象:本校农村留守中学生。
  2、调查方法:问卷调查、座谈、实地考察与网络交流等调查方法。
  我校目前在校生为816人,其中农村留守中学生为128人,占在校生人数的15.68%.为了了解本校农村留守中学生的家庭教育立德树人教育现状,以便学校有针对性地对本校农村留守中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和教育,确保本校农村留守中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我校采用问卷调查、座谈、实地考察与网络联系等多种方式,对本校农村留守中学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活动。其中问卷调查,总共发放问卷128份,收回问卷97份,问卷收回率为75.78%。
  二、样本描述。
  表一、留守中学生监护人类型样本描述。



  表二、留守中学生监护人的文化程度样本描述。



  表三、留守中学生监护人对家庭教育立德树人的了解情况样本描述。




  表四、留守中学生监护人对家庭教育立德树人方式方法的掌握情况样本描述。




  表五、留守中学生对监护人的家庭立德树人的方式接受程度样本描述。





  表六、监护人家庭立德树人的方式对留守中学生的行为性格的影响样本描述。





  调查结果显示,在收回问卷的97个农村留守中学生中,母亲外出随父滞留在家生活的有46个,占47.42%,父亲外出随母滞留在家生活的有20个,占20.61%,而父母均不在身边随其他监护人滞留在家生活的有31个,占31.95%。在97位监护人中,小学文化程度的有44人,占45.36%,初中文化程度的有46人,占47.42%,高中以上(含高中)文化程度的仅有7人,占7.21%。了解家庭教育立德树人内容的有24人,占24.74%,而了解一点甚至一点都不了解的有73人,占75.25%,掌握家庭教育立德树人正确方式方法的仅有8人,占8.24%,掌握一点甚至一点都不知道的竟然有89人,占91.75%.调查还发现农村留守中学生监护人的文化程度与他们的家庭教育立德树人的方法和态度等成正比关系。一般来说,文化程度越高对家庭教育立德树人越重视,也越注重方式方法,文化程度越低对家庭教育立德树人越不重视,也越不注重方式方法。
  调查结果显示,家长文化程度不同,其对留守中学生的家庭教育立德树人教育的方式方法也不同。而不同的教育方式对留守中学生的行为性格等产生不同的影响。可见,监护人的家庭立德树人教育方式方法和留守中学生的行为习惯及人格思想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绝大多数的留守中学生喜欢民主关爱的教育方式,反对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
  三、农村留守中学生家庭教育立德树人的方式现状及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根据留守中学生的监护人的家庭教育立德树人的方式不同,可以把留守中学生划分为如下三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简单粗暴教育型。简单粗暴式的监护人都有着“望子成龙”与“望女成凤”的心理,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道理,认为只有体罚与心罚才能让留守中学生成才,而平时却很少和留守中学生沟通交流,也很少关注留守中学生的心理和思想的变化与发展,这种方式往往会导致留守中学生形成暴力、怯懦、仇视、欺诈等不健康的心理和性格。调查中发现有个叫罗×宾的留守中学生就是一个典型例子。罗×宾平时沉默寡言,喜怒无常,常常莫名其妙的大喊大叫,和同学一言不和便大打出手,这和父亲严厉粗暴的教育方式有密切关系。
  第二种类型:放任自流教育型。这类留守中学生的父母普遍认为只要给孩子富足的物质生活就是履行了对孩子的义务。因此,除了从物质上满足孩子的需要以外,对孩子精神上的需要很少关注留守中学生。这种家庭教育立德树人教育方式,对留守中学生生活上过于宠爱,精神上过于溺爱,只要高兴,任其发展,以至于留守中学生思想和心理上的问题很难得到及时的引导与纠正,从而导致留守中学生性格与情感发展出现偏差。调查中发现有一个叫韦×婷就属于这类留守中学生。韦×婷从小家境贫寒,父母为了生计不得不双双长期在外务工,而韦×婷和她的一个姐姐与一个弟弟在家上学,日常生活由年仅十六岁的姐姐负责。由于没有父母在身边监管教育,刚开始她迟到旷课,逃课上网、夜不归宿,后来行为习惯变得越来越偏激,每每打电话联系其父母,其父母总是找借口搪塞,甚至不管不问,导致她形成了粗野、放纵等不良性格。调查说明,留守中学生心理上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疏导与引导,将严重影响其自身的健康成长与发展,甚至影响其一生。
  第三种类型:民主关爱教育型。此类方式的家长文化程度普遍较高,具有较好综合素质,其对留守中学生的家庭立德树人教育较重视,能够正确认识和理解家庭教育立德树人的对孩子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意义,能积极平等地和留守中学生对话,其采取的家庭教育立德树人的方式方法也比较正确与科学。此类家庭教育立德树人的教育方式方法下的留守中学生性格阳光,行为端正,为人忠实,做事认真。
  四、农村留守中学生的家庭教育立德树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留守中学生的监护人由于自身文化素质偏低,使其对家庭教育立德树人认识与理解不清,导致家庭教育立德树人出现了盲区。调查结果显示,由于受文化程度偏低的影响,留守中学生的监护人中,除了24.75%的监护人对家庭教育立德树人的内涵有所了解外,其他75.25%的监护人都不了解。大多数人只是片面的理解为对留守中学生的家庭义务就是把留守中学生抚养成人,而忽略了思想上引导教育的责任,导致了他们对留守中学生的家庭教育立德树人的忽视,从而出现了放任自流教育方式,从而也导致了留守中学生缺失思想上的引导与行为习惯上的纠正。
  2、留守中学生的监护人对家庭教育立德树人知识贫乏,方式方法不当,导致家庭教育立德树人走进误区。由于受文化程度不高的影响,大多留守中学生的监护人始终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因此大多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纠正留守中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错误,严重影响了留守中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
  3、留守中学生的家庭教育立德树人教育形式单一,大多只停留在简单说教层面,忽略了言传身教的影响与榜样的作用。由于留守中学生的监护人文化程度低,对庭教育立德树人的内涵理解肤浅,从而使其对家庭教育立德树人教育的形式理解片面化、简单化,大多数监护人对留守中学生的家庭教育立德树人仅仅停留在简单的说教层面,忽略了言传身教的影响与潜移默化的榜样作用。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也是孩子成长的领路人。留守中学生的很多行为习惯都是在日常生活中效仿监护人,因此留守中学生的家庭教育立德树人不仅仅是简单的说教,更多的是身教。而由于农村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加上这些监护人的文化素质与思想道德水平不高,其自身很可能沾染诸多陋习,而这些陋习直接会影响随其生活的留守中学生,而留守中学生的年龄小,知识经验不足,社会阅历少,缺乏明辨是非和自我控制能力,很容易仿效随其生活的监护人。调查中发现有个叫江×楠的留守中学生就是一个个案。由于江×楠的父亲平时酗酒成性,特别是近几年父亲沾染了赌博的陋习,还常常召集赌友在家喝酒打牌,受父亲的影响,现在他身上也沾染上了吸烟酗酒、打架斗殴、赌博等陋习。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五、农村留守中学生家庭教育立德树人的对策与建议。
  1、建立健全留守中学生家庭教育立德树人管理服务机制。学校成立留守中学生家庭教育立德树人服务管理机构,专门负责留守中学生的家庭教育立德树人管理工作,引导留守中学生的监护人对留守中学生的家庭教育立德树人教育工作。
  2、开设留守中学生心理咨询和辅导室,负责疏导留守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引导留守中学生正确对待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家庭教育立德树人,教育留守中学生要学会和家长及其他监护人沟通交流,并以正确的方式指出和纠正监护人教育方式方法上的错误。
  3、定期组织各种亲子活动,如邀请留守中学生的监护人参加学校举办的“青春誓言,十四岁生日”庆生活动、励志主题演讲大会等活动,积极为留守中学生和监护人创造良好的亲情关系。
  4、开通留守中学生电话服务热线,引导留守中学生正确处理亲子关系,为留守中学生营造良好的家庭亲子氛围。
  5、建立留守中学生服务Q群、微信群,积极为留守中学生及监护人搭建网络沟通平台,减少留守中学生与监护人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营造良好的亲子关系。
  6、大力宣传家庭教育家庭立德树人,增强留守中学生及其监护人的家庭教育立德树人的意识。比如开设家庭教育立德树人课堂,让留守中学生及其监护人了解家庭教育立德树人的内容、意义,引导留守中学生的监护人对留守中学生进行正确的教育。
  参考文献:
  [1]《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 全国妇联 2013年5月10日
  [2]《留守儿童家庭教育背后的隐患》 中国妇女报
  [3]《整个家庭乃至国家和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及对策》 张胜忠 黄改荷
  [4]《探析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