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撒向学生心中的一粒种子——汉字字理
【作者】 梁金霞
【机构】 贵州省六盘水市第一实验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汉字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历史记忆,映照着民族文化的浩浩雄姿。在识字教学中能渗透汉字学知识,依据汉字本身的规律(字理)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进行识字与阅读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汉字的形、义,让学生充分领略我国汉字文化所蕴含的无限风光,使识字教学折射出人文的理性光辉。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趣味性、科学性与实效。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享受语文学习。
一、穿越时空,追溯字源。
中学生之所以觉得文言文难学的原因是古今意义大相径庭,这就必须了解造字本义,这时字形和字义的结合最为紧密,课堂上我们如带领学生穿越时空,形象的理解古汉语字词的本意,就可准确理解古汉语的本义。例如:
我认为,以上的字理分析充分利用了汉字表意的特点,通过具体较强图形特征的古体字来表达词义,给人以直观形象的感觉。这种字理分析能让字的形、义之间紧密而形象地结合,无疑有助于学生掌握古汉语字词的本义对他们理解字词的引申义、比喻义是很有帮助的。
二、发挥联想,推断引申。
我们知道,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文言词语各义项之间也是有内在联系的,这种联系表现为本义和引申义之间的内在联系。一般说来,词义的引申,大都是从表示个别或具体事物的发展为表示一般或抽象的意义。在词义引申的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心理因素就是联想,包括相似联想和相关联想。老师需要在广泛阅读众家观点的基础上进行仔细辨别,筛选整合,并且根据古代的各种文化,自己推断出文言实词各个义项与造字字理得联系。
词义引申后,他的本义还是“异中有同的,毕竟是在本义的基础上引申出来的,可以找到引申义的来龙去脉,发现各义项之间的血缘关系,让学生建立起汉语的词义系统。例如:
一个字就是中华民族的半部烹饪史
“曾”是“甑”的本字,这是古代的一种蒸食物的炊具,特点是中间增加了一个能透蒸汽的隔层,犹如现代的蒸笼。这种加强版的烹饪工具在当时可是烹饪史上的一次令人惊叹的了不起的革新。
茹毛饮血—— 火烹——包烹 ——石烹—— 陶烹 ——铁烹—— 铜烹
这样就可以推出“曾”字的引申义
1. 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如“曾祖”、“曾孙”。
2.曾经。《琵琶行》:“同是天涯①沦落人,相逢何必~相识。”
3.竟然;连……都;甚至。《愚公移山》:“以君之力,~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4.<形>通“层”。重叠的。陆机《园葵》:“~云无温液,严霜有疑威。”
5.<动>通“增”。增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所以动心忍性,~益其所不能。”
三、理解字义,辨析通假。
高中语文教学中常常出现通假字,而造成通假字的原因,是因为上古时代,特别是先秦时代,汉字数量少,常常是一字写多词,后来为了减轻这个字的负担,便造了一个新字,可是古文里还是用旧字,这就是通假字,通假字让中学生阅读文言文带来很大的困难,通过字理分析可以让学生理解字义并明白通假字和其本字的关系,例如:
四、仔细辨析,减少错字。
考试时,常有学生因写错别字而在默写时丢分,其实,我们在教学中注意提醒一下易混字的字理,就可以让学生茅塞顿开,减少这种错误的发生,例如:
五、 创设情境,培养兴趣。
兴趣爱好能有力推动学生思维发展、集中精力。所以教授古文时,我会创设生动活泼又严谨的教学情境,或以生动的语言讲解汉字的故事,或以形象的图画展示汉字的意义,或用猜想法根据字形猜测字义来活跃学生的思维。例如:当讲到“负”字时,我是这样处理的:一个字包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负——以背载物
每个人都在负重前行。背上驮着的,可以是具体的重量,比如背篓、书包,也可以是抽象的,比如学习、梦想、家国的责任、荣誉或耻辱。它们有的意味着压力,有的却是你在这个世界存在的理由和价值,是你的依恃。它们会很沉重,但千万不要随便卸下,尤其是不能背叛、辜负你的梦想和责任。因为如果有一天,当你的背上空无一物,你就会像一片羽毛,漂浮在空中,没有方向,无依无靠,这才是人生真正的失败。请记住,生命没有不能承受之重,只有不能承受之轻。
每个人都背负着一个沉重的十字架,在缓慢而艰难地向前行走 。
突然有个人就停了下来。
“上帝,这实在太沉重了,请允许我砍掉一些”
于是他把十字架砍去了一小节
背负着减负的十字架继续前行,虽稍微轻松,但前路漫漫,十字架的压力让人依然感觉行走艰难 。
哦,上帝,让我再砍去一点点吧,这样我的旅途就更轻松了
当别人都负重奋力艰难的前行时,他哼着欢快的歌谣,不费力走到了队伍的前头,并暗暗得意于自己的聪明举措。
感谢上帝,这样轻松多了
突然前方出现一个宽大的沟壑,眼看着无计可施
这时,后面赶上来的人用他们的十字架搭成了桥梁,顺利渡过
当他也尝试这效仿他们时,才发现他的十字架远远达不到对岸
当别人都已渐渐远行,他只能停在原地懊恼不已 “原来,曾经的重负,却也是今日的依靠和凭借。若当初不偷懒,便也不会有今日的无奈。”
让兴趣成为学生主动学习字理得好老师,化被动接受为主动思维,从而把新学的汉字字词的音行义理解于心。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2]文亚芳,李崇明.现代汉语常用字形义浅析[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10.
[3]李梵.汉字的故事[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1.06.
[4]李乐毅.汉字演变五百例[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5.05.
[5]曾满祥.千个汉字为什么[M].沈阳:沈阳出版社,2004.05
[6]李恩江,贾玉民.文白对照说文解字译述(全本)[M].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2000.10.
[7]安子介.解开汉字之谜[M].香港:香港瑞福有限公司,1990.
[8]邓和.中国文字结构选解[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05.
一、穿越时空,追溯字源。
中学生之所以觉得文言文难学的原因是古今意义大相径庭,这就必须了解造字本义,这时字形和字义的结合最为紧密,课堂上我们如带领学生穿越时空,形象的理解古汉语字词的本意,就可准确理解古汉语的本义。例如:
我认为,以上的字理分析充分利用了汉字表意的特点,通过具体较强图形特征的古体字来表达词义,给人以直观形象的感觉。这种字理分析能让字的形、义之间紧密而形象地结合,无疑有助于学生掌握古汉语字词的本义对他们理解字词的引申义、比喻义是很有帮助的。
二、发挥联想,推断引申。
我们知道,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文言词语各义项之间也是有内在联系的,这种联系表现为本义和引申义之间的内在联系。一般说来,词义的引申,大都是从表示个别或具体事物的发展为表示一般或抽象的意义。在词义引申的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心理因素就是联想,包括相似联想和相关联想。老师需要在广泛阅读众家观点的基础上进行仔细辨别,筛选整合,并且根据古代的各种文化,自己推断出文言实词各个义项与造字字理得联系。
词义引申后,他的本义还是“异中有同的,毕竟是在本义的基础上引申出来的,可以找到引申义的来龙去脉,发现各义项之间的血缘关系,让学生建立起汉语的词义系统。例如:
一个字就是中华民族的半部烹饪史
“曾”是“甑”的本字,这是古代的一种蒸食物的炊具,特点是中间增加了一个能透蒸汽的隔层,犹如现代的蒸笼。这种加强版的烹饪工具在当时可是烹饪史上的一次令人惊叹的了不起的革新。
茹毛饮血—— 火烹——包烹 ——石烹—— 陶烹 ——铁烹—— 铜烹
这样就可以推出“曾”字的引申义
1. 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如“曾祖”、“曾孙”。
2.曾经。《琵琶行》:“同是天涯①沦落人,相逢何必~相识。”
3.竟然;连……都;甚至。《愚公移山》:“以君之力,~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4.<形>通“层”。重叠的。陆机《园葵》:“~云无温液,严霜有疑威。”
5.<动>通“增”。增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所以动心忍性,~益其所不能。”
三、理解字义,辨析通假。
高中语文教学中常常出现通假字,而造成通假字的原因,是因为上古时代,特别是先秦时代,汉字数量少,常常是一字写多词,后来为了减轻这个字的负担,便造了一个新字,可是古文里还是用旧字,这就是通假字,通假字让中学生阅读文言文带来很大的困难,通过字理分析可以让学生理解字义并明白通假字和其本字的关系,例如:
四、仔细辨析,减少错字。
考试时,常有学生因写错别字而在默写时丢分,其实,我们在教学中注意提醒一下易混字的字理,就可以让学生茅塞顿开,减少这种错误的发生,例如:
五、 创设情境,培养兴趣。
兴趣爱好能有力推动学生思维发展、集中精力。所以教授古文时,我会创设生动活泼又严谨的教学情境,或以生动的语言讲解汉字的故事,或以形象的图画展示汉字的意义,或用猜想法根据字形猜测字义来活跃学生的思维。例如:当讲到“负”字时,我是这样处理的:一个字包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负——以背载物
每个人都在负重前行。背上驮着的,可以是具体的重量,比如背篓、书包,也可以是抽象的,比如学习、梦想、家国的责任、荣誉或耻辱。它们有的意味着压力,有的却是你在这个世界存在的理由和价值,是你的依恃。它们会很沉重,但千万不要随便卸下,尤其是不能背叛、辜负你的梦想和责任。因为如果有一天,当你的背上空无一物,你就会像一片羽毛,漂浮在空中,没有方向,无依无靠,这才是人生真正的失败。请记住,生命没有不能承受之重,只有不能承受之轻。
每个人都背负着一个沉重的十字架,在缓慢而艰难地向前行走 。
突然有个人就停了下来。
“上帝,这实在太沉重了,请允许我砍掉一些”
于是他把十字架砍去了一小节
背负着减负的十字架继续前行,虽稍微轻松,但前路漫漫,十字架的压力让人依然感觉行走艰难 。
哦,上帝,让我再砍去一点点吧,这样我的旅途就更轻松了
当别人都负重奋力艰难的前行时,他哼着欢快的歌谣,不费力走到了队伍的前头,并暗暗得意于自己的聪明举措。
感谢上帝,这样轻松多了
突然前方出现一个宽大的沟壑,眼看着无计可施
这时,后面赶上来的人用他们的十字架搭成了桥梁,顺利渡过
当他也尝试这效仿他们时,才发现他的十字架远远达不到对岸
当别人都已渐渐远行,他只能停在原地懊恼不已 “原来,曾经的重负,却也是今日的依靠和凭借。若当初不偷懒,便也不会有今日的无奈。”
让兴趣成为学生主动学习字理得好老师,化被动接受为主动思维,从而把新学的汉字字词的音行义理解于心。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2]文亚芳,李崇明.现代汉语常用字形义浅析[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10.
[3]李梵.汉字的故事[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1.06.
[4]李乐毅.汉字演变五百例[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5.05.
[5]曾满祥.千个汉字为什么[M].沈阳:沈阳出版社,2004.05
[6]李恩江,贾玉民.文白对照说文解字译述(全本)[M].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2000.10.
[7]安子介.解开汉字之谜[M].香港:香港瑞福有限公司,1990.
[8]邓和.中国文字结构选解[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