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点亮童书路,燃起阅读情——探索家校共育建构下的亲子阅读策略

【作者】 马永兰

【机构】 新疆伊宁市第十五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一颗颗阅读的种子正在岁月里悄然播下
  终有一天
  这些种子必将萌出最美丽的芽儿
  向着阳光歌唱
  终有一天
  这些种子必将变成更多的种子
  张开美丽的翅膀起舞、飞翔
  然后降落、传播
  在每一片长满童年的原野里
  童年需要生活在童年的故事里,缺失童书阅读的童年是不完整,乃至病态的。在这个电视、网络的时代,浮躁、喧嚣、功利、娱乐包围着每个人,保卫童年的纯真、好奇与想象力,帮助儿童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为他们一生的幸福、成就及良好习惯奠基,是教师义不容辞的使命。“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这是著名教育家、“新教育”发起人朱永新的名言。的确,儿童的精神成长依赖于阅读适合年龄发展的优秀作品。同时,儿童阅读对于小学语文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内外母语教育实践证明,阅读教育是母语教育的核心环节,学生只有通过广泛的阅读和大量的积累才能真正学好语文。
  众所周知,小学低年级的课外阅读的首要任务是激发阅读兴趣。要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阅读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悦读”,并使之长久保持并形成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仅靠教师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如何有效发挥家校共育的合力,使学生、家长、教师共赴阅读的精神之旅,在亲子阅读中共成长?这是我时常思索的一个问题,基于这一思考,我做了一些尝试。今天和大家交流的主题就是《点亮童书路,燃起阅读情——探索家校共育建构下的亲子阅读策略》。
  思考篇
  缘起:
  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三缺”)
  1、缺少共读氛围。
  在家中,许多家长不能成为孩子课外阅读的榜样,由于受社会风气的影响,工作之余,家长忙于娱乐,很少去阅读书籍,也较少督促子女去博览群书,没能为孩子去营造读书氛围。也有些家长为孩子购买了很多书籍,但由于家庭缺乏良好的阅读氛围,致使书籍束之高阁,形同虚设。
  2、缺失有效指导。
  一是读书内容选择缺失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涉及的范围小,除了老师推荐的一两本书外,在很多家长的头脑中,一听说要买课外书,有相当一部分家长买的书仍旧是优秀作文书,进行课外阅读的功利性很强,形成了优秀作文等同于课外书籍这样一种狭隘的概念。二是读书方法缺失指导。大多学生阅读书籍囫囵吞枣,粗粗浏览一遍便是阅读,缺乏有思考性的阅读。长此以往,学生阅读能力停滞,得不到有效地提高,阅读状态停留在浅阅读的层面。
  3、缺乏交流分享。
  很多时候,学生的阅读现状是自己读自己的,缺少同伴间的交流碰撞,分享传递。马克吐温说过:“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诉,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阅读也是一样,阅读与分享是相互依存的。只有真正将阅读与分享结合在一起,那么阅读才是完美的。
  实践篇
  启动:
  1、做好课外阅读前期宣传。为将全班家长与学生的课外阅读意识统一到一定的高度,在上学期末我就在班群里发出了进行全班性亲子阅读的倡议,并在本学期开学初,在班级群广泛宣传组建课外阅读小组的想法及竞选课外阅读小组长的要求,在要求中特别强调竞选课外阅读小组长要求竞选者家庭有浓郁的读书氛围,孩子热爱阅读,且家长能为班级后期的课外阅读推进提供智力和人力支持。
  2、进行课外阅读小组长竞选演讲。提前一周通知全班孩子,要求演讲者脱稿竞选,坚持自愿竞选,民主投票选举的原则,八位竞选者脱颖而出,成功当选课外阅读小组的小组长。紧接着,我又根据学生情况,合理搭配了各组的成员,每个组为五位成员。
  3、组建课外阅读推进团队。为尽快将课外阅读工作步入正轨,我迅速召开八个课外阅读小组的家长开会,明确组长家长的任务,并结合每位家长的特长进行具体分工,由这八位家长形成推进班级课外阅读的核心力量和脊梁。同时建立“快乐阅读”微信群,以供各阅读小组及时共享好的经验和做法,互通有无,共同进步。
  4、课外阅读小组命名及创编阅读口号。紧接着,由课外阅读小组长协同本组成员一起拟定本组的名称并创编自己组的课外阅读口号,形成别具一格,百花齐放的课外阅读发展格局。
  5、初步拟定课外阅读推进制度。对各课外阅读小组的具体工作要求如下:(1)整体规划一学期本组的课外阅读工作,制定计划。(2)由课外阅读小组的家长组织每月开展一次小组课外阅读活动。(3)将小组课外阅读活动图片、视频资料及活动感言分享到班级微信群(阅读群)。(4)每次活动全员参与,亲子参与。(5)各阅读小组做好每学期一次的班级课外阅读展示。(6)做好学期末阅读小组“小书童”的评选工作。
  实施:
  一、营造共读氛围,感受“悦读”之乐
  1、图书角——阅读的加油站
  为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使书籍成为他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班级努力营造书香班级氛围。在一年级原有图书存储的基础上,从二年级开始,本班每学期购买一批书籍充实在班级图书角。本学期购进40本精品绘本书,保证人手一册。图书角的图书是全天开放的,课间随处可见孩子们在图书角读书的身影,孩子们或独自静心阅读,沉浸于书的世界;或几个小伙伴同读一本书,时不时传来咯咯的欢笑声,那笑声独属阅读的快乐。 
  2、亲子共读——让阅读的路不再孤单
  为在班级形成人人阅读,每日阅读的良好氛围,上学期末开始班级正式启动共读计划,即:一个月为全班同读一本书,一个月为自主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这样既做到了有效引领,同时也兼顾了孩子阅读的自主性。截止目前,全班共读的有《小鹿斑比》《365夜故事》;孩子们自主阅读的书籍种类繁多,科普类、文学类等,真是青菜萝卜,各有所爱。为确保阅读计划落到实处,我将每日的阅读作为家庭作业布置给孩子,并要求家长将孩子的读书内容和读书时间签写在家庭听写本上,第二天统一批改。
  除此之外,班级有十余个学生参加了伊宁市昂立教育机构阅读成长计划活动,孩子每天阅读,并将阅读书籍及阅读感受发到微信圈里。虽然该机构的此项活动已停止,但这些孩子并未停止阅读的脚步,仍每天在坚持阅读发图片。为激励更多的孩子持之以恒地阅读,我班也在班级开展了百日阅读计划,学期末将为“百日阅读好少年”颁奖。
  3、小组阅读——读书因同伴的参与更快乐
  本学期从开学至今,全班累计开展小组阅读活动达13次。家长和孩子的足迹遍布州图书馆、州新华书店、小船儿绘本馆,阅读活动中,各小组孩子和家长一起潜心阅读,尽享阅读所给予的那份快乐。除此,家长们还带领孩子们来到州文化馆,一起品评字画,陶冶情操。丰富多彩的小组阅读活动,带给孩子们无尽的快乐,他们在活动中收获的不仅是知识,还有美好的同学情谊以及幸福的亲子时光。
  二、加强阅读指导,优化“悦读”方法
  1、推荐阅读书目——为阅读导航
  让很多家长困惑的是,面对浩瀚无边的书海,不知如何选择适合孩子的书籍。因此,每学期我会广泛查阅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最终确定课外阅读推荐书目,将其发布在班级群里,供家长们参考。
  2、语绘课——教给学生阅读方法
  每周一节的语文绘本课,是对孩子进行有效阅读指导的良好契机。绘本课上,我们教师依托优秀绘本课的课件展开教学,在教学中,引导孩子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想象,学会猜想故事的情节,并且引导孩子们表达自己的阅读感悟。得法于课堂,得益于课外。孩子们将课堂中学到的阅读方法运用于课外阅读中,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搭建交流平台,分享“悦读”成果
  1、阅读课——互动交流的舞台
  阅读是输入与输出循环往复的过程。如果只阅读,没有适时的交流分享,孩子难免会有不吐不快的阅读抑郁感。每周一节的阅读课,我就为孩子们搭建了展示阅读能力,交流阅读感受的平台。由各课外阅读小组长负责安排,各组成员轮流上台展示读自己感兴趣的一篇故事或课外书中的精彩段落,由其他同学评价该生朗读情况。之后再由朗读者向全班孩子自由提问,比如:你听懂了什么?你从这个故事中受到什么启发?你喜欢故事中的谁?为什么?等等。在互动交流中,深化了对故事的理解,锤炼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及良好的倾听能力。
  2、全班阅读交流展示——同台演绎阅读所得
  每学期一次的全班课外阅读展示交流活动,算得上是班级课外阅读的盛会。就以此次的《小鹿斑比》阅读展示来说吧!班级课外阅读推进团队集体策划,制定展示方案。之后各小组家长根据编导的安排撰写本组的节目剧本,交由编导初审,合格后就投身到紧锣密鼓的排练中。由于平时的课业负担繁重,所以一般各组都是利用周末时间集中排练。在排练中,课外阅读推进团队的总监、编导及家长导师他们亲临各组排练现场,不厌其烦地进行指导。由于二年级的孩子年龄小,对剧本的理解能力有限,有些语气和肢体语言难以准确表达出来,编导组的家长就亲子示范朗读及动作,使孩子们的表演有更快地提升。
  为了很好地展现阅读成果,展示的形式既有情景剧、手偶、角色朗读,还有舞蹈及歌曲。39个孩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大家在活动中默契合作,淋漓尽致展示自己对角色的理解,准确诠释《小鹿斑比》这本书的内涵。有些组还有家长参演,为班级亲子阅读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四、促进读写结合,内化“悦读”吸收
  在语文学习中,读是水,写是船。读为写储备,写为读助力。从一年级下学期开始,本班就坚持让学生写周记,周记的评分以激励为主,旨在激发和培养孩子的写作兴趣。每周我会花上一节课时间讲评周记。一般采取的方式是:先在四人小组里互读互听互评周记,然后小组推荐代表在全班朗读评价。为激励更多的学生,我会给上台来展示读的孩子发一个小奖品以示鼓励。每周讲评周记是孩子们最为期待的时刻,有时事多顾不上讲评,就总有孩子下课追着我问:“马老师,什么时候讲评周记?”
  量的累积必然带来质的变化,孩子们的周记总能带给我很多惊喜。他们的周记题材宽泛,情感真挚,想象丰富,让人不禁感叹,孩子们的小宇宙真是潜能无限,在他们这个对世界充满好奇和新鲜感的年段,他们笔下的人和事也是那么形象可感,魅力无限。
  感悟篇
  阅读展示中,看到孩子们自信的展示,及一张张绽开的笑脸, 我读懂了阅读的快乐充溢了他们童真的心田。至此觉得,付出那么多的努力完全是值得的!
  在亲子阅读活动中,家长、孩子带给我很多感动。孩子们一遍遍不厌其烦地练习;家长们齐心协力,凝心聚力开展小组活动,排练本组节目;阅读推进团队的家长考虑问题缜密,无私奉献。连续一个月以来,为了阅读展示活动,班里的孩子和家长们常常都是披星戴月回家;为了更好演绎角色,每位家长在家都尽心指导着自己的孩子;为了活动的舞台效果,家长们动用一切力量,打造最卓越的舞台效果,就在昨天晚上,为了布景,班里十位男家长一直在学校会议室从下午5点忙到9:30!在阅读推广的路上,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家长的高度重视,孩子的十分热爱,这些都给了我很大的动力,感觉推进亲子阅读的路上有那么多同行者,自己便觉更有力量!
  我这里引用了我们班家长代表、课外阅读家长导师惠子远爸爸的话,他在谈到课外阅读感悟时是这样说的:
  时间飞逝,转眼间,阅读小组已试行三个月,在这三个月里面,孩子们收获颇多,感受颇深,这得益于马老师对培养孩子们阅读兴趣的重视,在此对马老师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同时,为二(4)班的孩子们有这么一位美丽的园丁而感到无比骄傲与自豪。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只是被动地阅读,是很难愉快地接受知识的。马老师积极推动阅读小组成立,开展学生互动阅读,促进了学生阅读热情,激发了主动阅读的意识,驱动了学生持久阅读,培养了终生阅读的习惯。开展学生互动阅读,还让学生彼此心灵交融,感受到阅读的快乐。学生互动阅读,是紧紧与学生之间的学习交往、生活交往、思想交往联系在一起的。学生在这样的交往中获得学习的动力、自信,生活的意义。学生的心灵彼此交融在一起,从而实现学生的共同成长。
  阅读,是为学生一生的精神底色奠基,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蓄力!引导学生步入阅读的殿堂,是我们语文教师不懈的追求!进行课外阅读推广活动,是一件富有长远意义的事,推广课外阅读,充分调动家长、孩子、老师三方的积极性,这项工作还有很广阔的探索空间,推广阅读,家长、孩子、老师,我们一起在路上!最后以一首小诗与所有的语文教师共勉!

  没有一艘非凡的战舰,
  能像一册书,
  把我们带到浩瀚的天地。

  没有一匹骏马,
  能像一首诗,
  带我们领略人世的真谛。

  即使你一贫如洗,
  也没有任何栏杆能阻挡
  你在书的王国遨游的步伐。

  多么质朴无华的车骑,
  可是它装载了
  人类灵魂的全部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