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字理教学——让语文课堂迈入成功之门

【作者】 刘俊英

【机构】 广西合浦县白沙镇文明小学

【摘要】高效课堂是实现课堂教学的低耗时、高效益,轻负担、高质量。给学生提供一种自学方法:独学、对学、群学。其中要把握学习的主动性,问题为主线,活动为主轴。而字理教学的意义在于有利于树立学习信心,激发识字兴趣;有利于增强学生记忆,提高识字教学效率又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文章内容、概括中心的能力。把字理教学融入到高效课堂教学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字理教学;高效课堂;事半功倍;有效
【正文】 

  高效课堂是实现课堂教学的低耗时、高效益,轻负担、高质量。其教学模式主要是构建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教学方式,体现“我参与,我快乐;我自信,我成长”,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体验、感悟、学习、成长,提高课堂教学效益。高效课堂以小组组织为抓手,以自主、探究、合作为本质,以落实三维目标为目标,以学生发展为方向的课堂教学改革的落实行动。高效课堂模式的操作要构建一个学习合作小组;提供一种自学方法:独学、对学、群学。其中要把握学习的主动性,问题为主线,活动为主轴。
  而字理教学,是根据学生学习特点,联系汉字的构形理据进行字理教学,字理教学的意义在于有利于树立学习信心,激发识字兴趣;有利于增强学生记忆,提高识字教学效率。在实践中,我把字理教学融入到高效课堂教学中,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高效课堂注重合作探究学习,而字理教学也讲究学生要通过合作探究,对汉字进行追本溯源,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字配画”识字和“偏旁串字法”识字,都强调学生要通过合作学习来完成,学生抓住“同偏旁”这一问题的主线,然后采用小组合作探究为活动主轴,在小组学习中,先个人找出“同偏旁”的字再在小组中互相对照,把错误的纠正过来,最后把小组的学习成果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如此,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体现“我参与,我快乐;我自信,我成长”的高效课堂理念。
  在高效课堂中引入字理教学,从本质上理解文章的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文章内容、概括中心的能力。达到高效课堂所追求的效果。
  如我上《孔明借箭》一文,让学生抓住课文关键词理解孔明的“神机妙算”。先让学生“独学”:“同学们看题目,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回答是孔明“借箭”。再让学生用字理知识析解“借”的本义:“形声字,“人”表意,表示人的借贷行为,“昔”表声,“昔”通“腊”(干肉),肉吃不完才制成干肉,财物有多余才能出借,本义是借贷”。我进一步引申:“腊”左边“月”是“肉”,现在“借”字没有了肉(月),只剩下“昔”,则是人把多余的“肉”“借”走了。而本课是谁向谁借什么呢?学生回答:“是孔明向曹操借箭。”我说:“按常理,本来借是在有剩余的情况下才出借,是关系较好的人之间才会发生借贷行为的,但孔明、周瑜和曹操是敌我的关系,曹操会借箭给孔明吗?”这一问,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进入“对学”阶段:“,孔明为何向敌人(曹操)借箭?”学生很快明白,是周瑜要孔明在十日内造十万支箭,否则就要杀了孔明。我问:“孔明造箭吗?”让学生用对学的方法,利用字理知识,画出“造”字的字配画并析解“造”字本义:“造字本义为造舟,即制作船只。造字是会意字,又是一个形声字,造字外围是一座房屋的形状,内部靠左边为一只小舟,意思在房屋内制造小船,内部靠右边是告,用来表示字音。后来造字引申为制造、制作等意”。我点拨:“制造小舟,肯定要材料、人手,而造箭亦然,但周瑜给材料和人手给孔明吗?”学生回答:“不给!”“那么,孔明十天内能完成造箭任务吗?他是用什么方法完成十万支箭的任务呢?”学生带着问题进行“群学”。通过默读、小声读,小组讨论的方式来解决问题。通过群学,学生明白了:“孔明向曹操借箭,且邀请鲁肃一起去取箭。”我顺势点拨:“题目是借箭,周瑜要他造箭,而现在他却是去取箭,怎么取?”学生小组探究,利用字理知识析解“取”的本义:在古代战争中,胜利者常把打败一方的俘虏或者战死者的耳朵割下(邀功请赏)(“又”是手的变写,表示用手拿着割下的耳朵),本义是攻下,夺取,引申为拿”。然后再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理解孔明是去“拿”箭,而不是“借”箭了。向人家借东西,若人家没有或者不肯,也没法借到,但是去取,则说明了已经知道哪里有,并且能得到,所以直接去拿回来就可以了。再引导学生通过群学,小组探究,归纳总结:从难易上比较,“取”比“借”容易,比“造”更容易了,这说明了孔明是用“取箭”的方法来完成“造箭”的任务,体现了孔明胸有成竹,而这个恰恰展现出他的神机妙算。所以,周瑜自叹不如。就这样通过用字理教学方法进行析解“借箭、造箭、取箭”,以此为学生学习的主线,以学生小组活动为主轴,让学生把握学习的主动性,从而轻松的理解了课文内容,从而从本质上理解人物特点。达到了高效课堂所追求的效率。
  实践证明,字理教学法引入高效课堂,效果明显,是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的一个很好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