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高中历史探究式教学初探
【作者】 牛少鸿
【机构】 陕西省韩城市象山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探究式教学不再是把教学内容和结论直接传授给学生,而是以各种问题的方式呈现出来,以期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提高探究学习的能力。探究式教学在教与学双边关系中体现出的民主开放、自主实践、互动合作的新理念与新模式,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挑战。“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鲜明的学科特点不仅赋予历史课开展探究式教学的深远意义,也为探究式教学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历史课的探究式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探究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探究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也就是认知历史、感悟历史、甄别历史的过程。探究式教学为学生创设了充分自主的学习思考氛围,让我们前所未有地切身体验了师生互动、个性解放、质疑探究、探索发现的挑战与快乐。教学方式的转变给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开创精神,铺设了一条前景广阔的教改之路。
一、质疑探究激兴趣
探究式教学对教师的重大挑战首先就是要找到切入点,即如何引导学生进入角色。学贵有疑,探究总是从疑问开始。根据学生已有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引导学生对某些观点或结论提出质疑,通过寻找并运用相应的材料佐证来支撑质疑的可能性。对某些史实或观点的质疑过程,就是探究学习活动的开始,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过程。毫无疑问,这是一种极具进取精神的教学方式。
引导学生质疑宜从教学难点开始,难点往往是疑问最多、也最易产生的环节。譬如学习“王安石变法”,一般教材对变法失败的原因都表述为“用人不当”、“危害了百姓”、“触犯大官僚大地主利益”、“宋神宗之死”等等。已往教学中学生不会有什么疑惑,而现在不同了。学生通过预习教材和上网查询,已了解了很多相关知识信息。课上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针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引发学生深入思考:从天灾到人祸,从经济上的封建土地制度到政治上君主专制,思考问题的角度越来越广阔而深刻。有学生发现中国古代历次变法条令中,都没有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规定,而土地问题恰恰是封建社会根本矛盾的集中体现,不解决根本矛盾,其他矛盾怎能彻底解决?不能彻底解决矛盾怎能保证变法成功呢?学生在质疑探究中加深了对封建社会本质的认识。
“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义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相互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教师将指导者与合作者的角色,自然地融入到了与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之中。
二、比较探究益甄别
有比较才有鉴别,有鉴别就有发现。在比较中探究,易于透过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甄别本质。如在比较中探究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太平天国与义和团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第一次国共合作与第二次国共合作等,通过对中国近代史上的这些重大事件的比较,不仅可以区别它们的异同,而且有利于加深对近代中国国情的认识。历史教学中这种比较探究的题材繁多,古今中外无处不在。
三、联想探究促思维
联想是现实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在人脑中的反应,即由一事物想起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联想是探究学习的另一种重要思维方式。如学习明清之际的“萨尔浒之战”,引导学生联想中国古代史上的“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淝水之战”等著名战例,既可分析总结这些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战例的共同规律,又有助于加深对兵法“人心向背”、“知己知彼”、“避实就虚”、“骄兵必败”含义的理解,使学生对战争之成败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联想有多种方式,如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等,要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而采用相应的联想方式。探究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敢于联想、善于联想,因为通过联想可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超越历史时空之局限,将凝固的材料赋予新的生命,用宽广的视野审视历史与现实,实现学以致用。
四、讨论探究增智慧
讨论是探究式教学方式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它是针对某些特定的学习主题或教学中发现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研讨、辩论的一种学习方式。讨论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活思维,还有助于师生间、生生间的相互了解,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团队合作学习的优势。
岳飞算不算民族英雄?究竟如何评价岳飞对于这样的历史课题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就是讨论。在围绕这一主题的讨论中,有的说“岳飞精忠报国,英勇善战,当然算民族英雄”;有的说“岳飞抗金是阻止金兵南下烧杀劫掠,是正义的,所以他是民族英雄”;也有的说“宋金战争是由双方统治者发动的,并不代表人民意愿,因此岳飞抗金不能算民族英雄”;还有的说:“女真人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宋金交战是两个内部民族之争,不同于外来侵略”;有学生立刻反问道:“既然宋金战争是中华民族内部之争,为什么古往今来人们都要歌颂岳飞哪?”……通过讨论、辩论,问题越论越清,史实越辩越明,大家在根本方向上达成共识:宋金战争属中华民族内部之争,不能称岳飞为民族英雄。但战争本身毕竟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岳飞抗金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渴望抵抗劫掠、安定生产、实现和平的强烈愿望,人民群众理当歌颂和怀念他。
讨论探究可以几个课时不间断的连续进行,也可分阶段进行,要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以及驾驭资料的能力而定。教师要置身于讨论之中,参与讨论并给以点拨,力戒武断干涉,充分发掘每个学生的创造潜能。
在探究式历史教学过程中解读历史、感悟历史,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自主学习的意识,同时也强化了教师的责任感,教与学的双边互动得以充分体现。探究式教学点击的是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全面链接与体验,学生们在探究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进取的创造精神,对他们的发展成长是至关重要的。
一、质疑探究激兴趣
探究式教学对教师的重大挑战首先就是要找到切入点,即如何引导学生进入角色。学贵有疑,探究总是从疑问开始。根据学生已有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引导学生对某些观点或结论提出质疑,通过寻找并运用相应的材料佐证来支撑质疑的可能性。对某些史实或观点的质疑过程,就是探究学习活动的开始,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过程。毫无疑问,这是一种极具进取精神的教学方式。
引导学生质疑宜从教学难点开始,难点往往是疑问最多、也最易产生的环节。譬如学习“王安石变法”,一般教材对变法失败的原因都表述为“用人不当”、“危害了百姓”、“触犯大官僚大地主利益”、“宋神宗之死”等等。已往教学中学生不会有什么疑惑,而现在不同了。学生通过预习教材和上网查询,已了解了很多相关知识信息。课上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针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引发学生深入思考:从天灾到人祸,从经济上的封建土地制度到政治上君主专制,思考问题的角度越来越广阔而深刻。有学生发现中国古代历次变法条令中,都没有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规定,而土地问题恰恰是封建社会根本矛盾的集中体现,不解决根本矛盾,其他矛盾怎能彻底解决?不能彻底解决矛盾怎能保证变法成功呢?学生在质疑探究中加深了对封建社会本质的认识。
“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义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相互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教师将指导者与合作者的角色,自然地融入到了与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之中。
二、比较探究益甄别
有比较才有鉴别,有鉴别就有发现。在比较中探究,易于透过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甄别本质。如在比较中探究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太平天国与义和团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第一次国共合作与第二次国共合作等,通过对中国近代史上的这些重大事件的比较,不仅可以区别它们的异同,而且有利于加深对近代中国国情的认识。历史教学中这种比较探究的题材繁多,古今中外无处不在。
三、联想探究促思维
联想是现实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在人脑中的反应,即由一事物想起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联想是探究学习的另一种重要思维方式。如学习明清之际的“萨尔浒之战”,引导学生联想中国古代史上的“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淝水之战”等著名战例,既可分析总结这些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战例的共同规律,又有助于加深对兵法“人心向背”、“知己知彼”、“避实就虚”、“骄兵必败”含义的理解,使学生对战争之成败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联想有多种方式,如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等,要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而采用相应的联想方式。探究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敢于联想、善于联想,因为通过联想可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超越历史时空之局限,将凝固的材料赋予新的生命,用宽广的视野审视历史与现实,实现学以致用。
四、讨论探究增智慧
讨论是探究式教学方式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它是针对某些特定的学习主题或教学中发现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研讨、辩论的一种学习方式。讨论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活思维,还有助于师生间、生生间的相互了解,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团队合作学习的优势。
岳飞算不算民族英雄?究竟如何评价岳飞对于这样的历史课题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就是讨论。在围绕这一主题的讨论中,有的说“岳飞精忠报国,英勇善战,当然算民族英雄”;有的说“岳飞抗金是阻止金兵南下烧杀劫掠,是正义的,所以他是民族英雄”;也有的说“宋金战争是由双方统治者发动的,并不代表人民意愿,因此岳飞抗金不能算民族英雄”;还有的说:“女真人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宋金交战是两个内部民族之争,不同于外来侵略”;有学生立刻反问道:“既然宋金战争是中华民族内部之争,为什么古往今来人们都要歌颂岳飞哪?”……通过讨论、辩论,问题越论越清,史实越辩越明,大家在根本方向上达成共识:宋金战争属中华民族内部之争,不能称岳飞为民族英雄。但战争本身毕竟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岳飞抗金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渴望抵抗劫掠、安定生产、实现和平的强烈愿望,人民群众理当歌颂和怀念他。
讨论探究可以几个课时不间断的连续进行,也可分阶段进行,要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以及驾驭资料的能力而定。教师要置身于讨论之中,参与讨论并给以点拨,力戒武断干涉,充分发掘每个学生的创造潜能。
在探究式历史教学过程中解读历史、感悟历史,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自主学习的意识,同时也强化了教师的责任感,教与学的双边互动得以充分体现。探究式教学点击的是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全面链接与体验,学生们在探究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进取的创造精神,对他们的发展成长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