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差异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王 利
【机构】 新疆博乐市第九中学
【摘要】英语一直是制约学生成绩进步的主要瓶颈,也是让众多一线教师颇为头疼的。学生的基础高低不同,起点不一样,如何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为最终实现英语成绩的提升奠定坚实、有力的基础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基于学生现有的水平,开展差异教学可以说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基于这样的现实背景,文章以“差异教学”为主要研究对象,就其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展开探讨和分析,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参考。【关键词】差异教学;初中英语教学;应用
【正文】
1、引言
英语作为初中阶段的一门主要学科,是一门让很多学生都为之头疼的学科,词汇储备不够,固定搭配记不住,语法知识掌握不了,作为头疼等等都是在初中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教师在开展实际课堂教学的时候,如果不注意因材施教,不考虑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很容易出现“够不着”、“吃不饱”的现象。由此可见,关于差异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的探讨与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2、初中英语教学的现状
为了更好地了解初中英语教学的现状,对当地的几所初中学校进行了走访,结果发现:
2.1英语对大多数学生而言是相对薄弱的学科
大多数学生反映,英语对于自己而言是相对薄弱的学科,甚至一些学习成绩较为优异的学生业表示,英语是最担心的学科,但是,从考试的实际成绩来看,学生的基础差异比较大,这就给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2.2教师往往忽视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
从当前了解的实际情况来看,教师在既定的教学目标和相关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往往没有考虑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因此也并没有因此而进行有差异化的教学或者是分层次的教学,这样很容易导致学生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尤其是对于那些基本本来就薄弱的学生而言,他们甚至会逐渐失去英语学习的兴趣,最终彻底放弃。
2.3教师自身的教学观念制约了差异化教学的开展
虽然新课程的改革已经开始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是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教师依然是将精力和时间倾向于那些学习成绩相对较好的学生身上,认为只要他们能够掌握相关的知识点就可以了。
3、关于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差异化教学的探讨与分析
3.1关于差异化教学的基本认识
学生个体之间是存在者差异,而这种差异是体现在多方面的,学生的理解能力、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以及学生的思维能力等,而这种差异性就注定了教师因材施教展开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2初中英语教学中展开差异教学的必要性
第一,学生个体之间英语水平的差异性
学生的英语水平差别很大,如果教师不采用差异教学的话,就会导致差生越来越差,甚至完全失去英语学习的兴趣。
第二,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必然要求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如何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全面实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难题。如果不以学生的知识储备、理解水平等为基础,展开教育教学活动,学生就不可能真正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实际过程中来,而主体性地位的实现也就无从谈起了。所以,我们可以说,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展开差异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第三,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
社会个体总是渴望得到认可,初中生自然也不例外。通过开展差异化教学,每一个学生个体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从而享受到成功的体验和被教师任何的成就感,进而产生更加强大的学习动机和更强的学习欲望,更加积极、主动投入到英语学习中去,这是一种良性循环。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可以说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展开差异化教学是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
3.3初中英语教学中展开差异教学的策略分析
要想真正发挥出差异教学应有的积极效用,笔者认为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努力:
第一,学生分层
所谓的学生分层,就是以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和英语综合能力为基础,进行恰当的分层,通常可以将学生划分为三个等级,即等级一、等级二和等级三。等级一的学生就是基础较为扎实、英语学习兴趣较强的学生;等级二就是那些基础还可以,但是不够扎实,具有一定的潜力,需要教师尤其加以引导和帮助的学生;等级三的学生一般就是那些基础薄弱、英语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
恰当的学生分层需要教师了解学生,掌握每一个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深入挖掘学生,进而根据每一个等级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展开英语教学活动。
第二,目标分层
每一堂课都有教学目标,英语自然也不例外。差异化教学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就是目标分层,就是根据不同学(下转第62页)(上接第63页)生的不同水平,制定不同层次的目标,让学生通过努力一般都能够达到。为此,我们可以把教学目标划分为提高性目标、基础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基础性目标适用于等级三的学生,提高性目标适用于等级二的学生,而发展性目标则适用于等级一的学生。
我们以《Unit3 Topic 3 Section A》 的教学为例,这一单元的学习中主要的单词就是dare, grammar, copy, notebook, diary, repeat和如“Could you make yourself understood in the U.S.A?”等的基本举行,那么基础性的目标就是让学生掌握相关单词和主要句型的用法,而提高性目标则需要学生在此基础上能够举一反三,灵活运用;而发展性的目标则需要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所学、所想和所感等,自由与他人交换意见与看法。
第三,施教分层
这里所说的施教分层涉及到多个层面,我们以课堂提问为例,对于等级三的学生所提出的问题一定要是基础性的,往往是能够直接找到问题的答案的,对于等级二的学生而言,提出问题的难度应该有所增加,需要学生仔细推敲和琢磨才能找出正确的答案;而对于等级一的学生而言,则要分析性、综合性、分析性等高层次问题为主, 以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发展为最终目的。
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也要有所不同,对于等级三的学生而言,分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往往是很难真正达成积极效果的。但对于等级一的学生而言,探究式的教学和分组合作的教学方式却是最佳的选择。
4、结语
差异化教学的本质就在于教学应该面向全体学生,给学生以均等的机会,让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以最大程度发挥,全面实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参考文献:
[1]卜艳梅.差异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考试周刊,2014,87.
[2]刘占芳.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的个体差异分析[J];时代教育;2013年24期
1、引言
英语作为初中阶段的一门主要学科,是一门让很多学生都为之头疼的学科,词汇储备不够,固定搭配记不住,语法知识掌握不了,作为头疼等等都是在初中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教师在开展实际课堂教学的时候,如果不注意因材施教,不考虑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很容易出现“够不着”、“吃不饱”的现象。由此可见,关于差异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的探讨与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2、初中英语教学的现状
为了更好地了解初中英语教学的现状,对当地的几所初中学校进行了走访,结果发现:
2.1英语对大多数学生而言是相对薄弱的学科
大多数学生反映,英语对于自己而言是相对薄弱的学科,甚至一些学习成绩较为优异的学生业表示,英语是最担心的学科,但是,从考试的实际成绩来看,学生的基础差异比较大,这就给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2.2教师往往忽视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
从当前了解的实际情况来看,教师在既定的教学目标和相关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往往没有考虑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因此也并没有因此而进行有差异化的教学或者是分层次的教学,这样很容易导致学生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尤其是对于那些基本本来就薄弱的学生而言,他们甚至会逐渐失去英语学习的兴趣,最终彻底放弃。
2.3教师自身的教学观念制约了差异化教学的开展
虽然新课程的改革已经开始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是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教师依然是将精力和时间倾向于那些学习成绩相对较好的学生身上,认为只要他们能够掌握相关的知识点就可以了。
3、关于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差异化教学的探讨与分析
3.1关于差异化教学的基本认识
学生个体之间是存在者差异,而这种差异是体现在多方面的,学生的理解能力、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以及学生的思维能力等,而这种差异性就注定了教师因材施教展开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2初中英语教学中展开差异教学的必要性
第一,学生个体之间英语水平的差异性
学生的英语水平差别很大,如果教师不采用差异教学的话,就会导致差生越来越差,甚至完全失去英语学习的兴趣。
第二,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必然要求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如何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全面实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难题。如果不以学生的知识储备、理解水平等为基础,展开教育教学活动,学生就不可能真正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实际过程中来,而主体性地位的实现也就无从谈起了。所以,我们可以说,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展开差异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第三,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
社会个体总是渴望得到认可,初中生自然也不例外。通过开展差异化教学,每一个学生个体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从而享受到成功的体验和被教师任何的成就感,进而产生更加强大的学习动机和更强的学习欲望,更加积极、主动投入到英语学习中去,这是一种良性循环。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可以说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展开差异化教学是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
3.3初中英语教学中展开差异教学的策略分析
要想真正发挥出差异教学应有的积极效用,笔者认为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努力:
第一,学生分层
所谓的学生分层,就是以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和英语综合能力为基础,进行恰当的分层,通常可以将学生划分为三个等级,即等级一、等级二和等级三。等级一的学生就是基础较为扎实、英语学习兴趣较强的学生;等级二就是那些基础还可以,但是不够扎实,具有一定的潜力,需要教师尤其加以引导和帮助的学生;等级三的学生一般就是那些基础薄弱、英语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
恰当的学生分层需要教师了解学生,掌握每一个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深入挖掘学生,进而根据每一个等级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展开英语教学活动。
第二,目标分层
每一堂课都有教学目标,英语自然也不例外。差异化教学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就是目标分层,就是根据不同学(下转第62页)(上接第63页)生的不同水平,制定不同层次的目标,让学生通过努力一般都能够达到。为此,我们可以把教学目标划分为提高性目标、基础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基础性目标适用于等级三的学生,提高性目标适用于等级二的学生,而发展性目标则适用于等级一的学生。
我们以《Unit3 Topic 3 Section A》 的教学为例,这一单元的学习中主要的单词就是dare, grammar, copy, notebook, diary, repeat和如“Could you make yourself understood in the U.S.A?”等的基本举行,那么基础性的目标就是让学生掌握相关单词和主要句型的用法,而提高性目标则需要学生在此基础上能够举一反三,灵活运用;而发展性的目标则需要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所学、所想和所感等,自由与他人交换意见与看法。
第三,施教分层
这里所说的施教分层涉及到多个层面,我们以课堂提问为例,对于等级三的学生所提出的问题一定要是基础性的,往往是能够直接找到问题的答案的,对于等级二的学生而言,提出问题的难度应该有所增加,需要学生仔细推敲和琢磨才能找出正确的答案;而对于等级一的学生而言,则要分析性、综合性、分析性等高层次问题为主, 以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发展为最终目的。
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也要有所不同,对于等级三的学生而言,分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往往是很难真正达成积极效果的。但对于等级一的学生而言,探究式的教学和分组合作的教学方式却是最佳的选择。
4、结语
差异化教学的本质就在于教学应该面向全体学生,给学生以均等的机会,让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以最大程度发挥,全面实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参考文献:
[1]卜艳梅.差异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考试周刊,2014,87.
[2]刘占芳.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的个体差异分析[J];时代教育;2013年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