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小学语文课堂激励性评价的探讨
【作者】 代新梅
【机构】 新疆石河子第二十八中学
【摘要】小学语文课堂怎样恰当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是一门艺术。这门艺术的高低将直接关系到小学生学习兴趣、人生目标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发展。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我们要一起不断研究做好小学语文课堂激励性评价,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评价中坚持正面引导原则,对学生的不同回答采取不同的激励性评价。【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激励性评价;策略
【正文】
激励性评价主要是指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的旨在激励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肯定评价。它着眼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有利于肯定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状态和富有成果的学习成效,有利于学生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动机,使他们的学习活动处于“积极学习—激励评价—进一步积极学习”的良好循环中。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是显得非常重要的。那么,如何才能有效的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呢?笔者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意评价的有效性,使评价真正落到实处
教师运用激励的方法,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外部刺激,激活内在的推动力量。笔者认为,有效的激励应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要注重情感的投入
情绪和情感是一种内在的动机力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影响是很大的。因此,教师的评价应该是真正的发自内心,即用简短、恰当的措辞,热情地给予褒奖。如“确实很聪明”、“你说的很好”等等,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2、评价语言运用灵活多变
充满教师机智的评价语言,不仅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敏捷和灵活,更是能够使课堂妙趣横生,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就要求小学教师在课堂上灵活多变的运用评价性的语言,这样的评价是根据特定的教学进程随机引发的,不仅有很大的激励作用,而且能使评价成为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例如:在《负荆请罪》一课中,对廉颇的评价,有一位同学说的有理有据,评价中肯。老师高兴的说:“你让我们认识了真正廉颇,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不一样的见解,非常棒!”
3、评价的内容要实事求是
能激发内驱力的评价,不仅要注重情感因素,而且应该实事求是的评价,也就是说,激励要以事实说话,不能虚夸不符合实际,更不能明显是错误的回答,教师依然运用积极的评价。这就要求教师充分掌握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的真实情况,在班级中所处的位置等多方面的材料,并艺术性地加以运用,进行有效的激励。
二、评价要多元化引导,培养创新能力
新课程改革在目标上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整合。
1、知识与技能方面的评价,要求教师关注学生是否学会了语言知识,掌握了一定的语言技能。比如,对学生的聆听能力的评价,就要看看学生是否真正做到了在瞬间收集、筛选语言信息。例如:在听完一个故事后,我让学生概括故事的内容,一个学生站起来,只是概括了一半的内容,我是这样评价他的:“你真不错,如果再集中一点精力,你概括的会更全面,老师再给你一次机会,认真听你会概括的很全面。”我鼓励着,通过这样的评价,委婉的指出了学生聆听中的不足,引导学生掌握聆听要集中精力。评价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方面的评价,要求教师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真正理解了课文内容,全身心的参与过讨论,从而获得自己的情感体验。在课堂上,要观察学生是如何积极解答问题的,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以此来评价学生。
3、“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评价,要求教师关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兴趣。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观察每一个学生,关注他们的一举一动,领会他们的心声。对于积极参加课堂活动的同学老师要及时的表扬和肯定,对那些溜号的同学教师要及时引导使他回到课堂中来。评价就是这样,适合不同的学生,能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心,引导学生投入到课堂中来,积极思考。
三、运用延时评价,拓展学生思维空间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对人物的评价,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面对同样的一个问题,由于思考的角度不同,答案也许就不同,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对前面几个同学的发言就应该采用延时评价。因为这样,可以给后面的同学拓展思维空间,给他们创新的机会。
四、巧妙灵活的运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
课堂教学是师生间的共同活动,所以评价既要发挥出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要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评价的方法要灵活多样化。
1、教师的评价:
课堂上往往教师一个理解的眼神,一个善意的微笑,一句激力的话语,都能让学生感到快乐,感到自信,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关注学生的进步,鼓励学生战胜学习上的各种困难,支持学生要敢于创新,宽容学生的错误的理解,解决学生学习的困苦,善待学生的缺点。这样评价才能真正发挥它的导向功能。
2、学生间的互相评价。
当今社会的学生有思想、有意识、有创造力。在课堂上,教师不能忽视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因为他们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他们的想法以及对问题的认识有很多时候是不同于我们成年人的。因此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注重学生间的互相评价。例如:在读课文时,同桌之间的互听互评。这样每个学生都会认真倾听同桌的朗读,找出同桌朗读中的错误,及时指出同桌的缺点与不足,自己读书时又会加倍小心,避免犯同样的错误。这样在互听互评中学生的朗读得到很好的提高。
3、学生的自我评价
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评价,应该落实到学生这个学习的主体上来,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这样才能发挥评价的作用。学生的自我评价能让他们自己反省自己。语文课堂学生的自我评价能让学生反思一下自己的课堂表现,对学生来说是一个自我总结的过程,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过程。
总之,小学语文课堂评价不论采用哪种方式,都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情感,以激励他们为主,每一次评价都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真心实意,实事求是,这样才能使课堂评价科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激励性评价主要是指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的旨在激励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肯定评价。它着眼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有利于肯定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状态和富有成果的学习成效,有利于学生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动机,使他们的学习活动处于“积极学习—激励评价—进一步积极学习”的良好循环中。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是显得非常重要的。那么,如何才能有效的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呢?笔者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意评价的有效性,使评价真正落到实处
教师运用激励的方法,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外部刺激,激活内在的推动力量。笔者认为,有效的激励应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要注重情感的投入
情绪和情感是一种内在的动机力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影响是很大的。因此,教师的评价应该是真正的发自内心,即用简短、恰当的措辞,热情地给予褒奖。如“确实很聪明”、“你说的很好”等等,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2、评价语言运用灵活多变
充满教师机智的评价语言,不仅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敏捷和灵活,更是能够使课堂妙趣横生,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就要求小学教师在课堂上灵活多变的运用评价性的语言,这样的评价是根据特定的教学进程随机引发的,不仅有很大的激励作用,而且能使评价成为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例如:在《负荆请罪》一课中,对廉颇的评价,有一位同学说的有理有据,评价中肯。老师高兴的说:“你让我们认识了真正廉颇,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不一样的见解,非常棒!”
3、评价的内容要实事求是
能激发内驱力的评价,不仅要注重情感因素,而且应该实事求是的评价,也就是说,激励要以事实说话,不能虚夸不符合实际,更不能明显是错误的回答,教师依然运用积极的评价。这就要求教师充分掌握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的真实情况,在班级中所处的位置等多方面的材料,并艺术性地加以运用,进行有效的激励。
二、评价要多元化引导,培养创新能力
新课程改革在目标上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整合。
1、知识与技能方面的评价,要求教师关注学生是否学会了语言知识,掌握了一定的语言技能。比如,对学生的聆听能力的评价,就要看看学生是否真正做到了在瞬间收集、筛选语言信息。例如:在听完一个故事后,我让学生概括故事的内容,一个学生站起来,只是概括了一半的内容,我是这样评价他的:“你真不错,如果再集中一点精力,你概括的会更全面,老师再给你一次机会,认真听你会概括的很全面。”我鼓励着,通过这样的评价,委婉的指出了学生聆听中的不足,引导学生掌握聆听要集中精力。评价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方面的评价,要求教师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真正理解了课文内容,全身心的参与过讨论,从而获得自己的情感体验。在课堂上,要观察学生是如何积极解答问题的,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以此来评价学生。
3、“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评价,要求教师关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兴趣。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观察每一个学生,关注他们的一举一动,领会他们的心声。对于积极参加课堂活动的同学老师要及时的表扬和肯定,对那些溜号的同学教师要及时引导使他回到课堂中来。评价就是这样,适合不同的学生,能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心,引导学生投入到课堂中来,积极思考。
三、运用延时评价,拓展学生思维空间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对人物的评价,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面对同样的一个问题,由于思考的角度不同,答案也许就不同,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对前面几个同学的发言就应该采用延时评价。因为这样,可以给后面的同学拓展思维空间,给他们创新的机会。
四、巧妙灵活的运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
课堂教学是师生间的共同活动,所以评价既要发挥出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要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评价的方法要灵活多样化。
1、教师的评价:
课堂上往往教师一个理解的眼神,一个善意的微笑,一句激力的话语,都能让学生感到快乐,感到自信,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关注学生的进步,鼓励学生战胜学习上的各种困难,支持学生要敢于创新,宽容学生的错误的理解,解决学生学习的困苦,善待学生的缺点。这样评价才能真正发挥它的导向功能。
2、学生间的互相评价。
当今社会的学生有思想、有意识、有创造力。在课堂上,教师不能忽视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因为他们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他们的想法以及对问题的认识有很多时候是不同于我们成年人的。因此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注重学生间的互相评价。例如:在读课文时,同桌之间的互听互评。这样每个学生都会认真倾听同桌的朗读,找出同桌朗读中的错误,及时指出同桌的缺点与不足,自己读书时又会加倍小心,避免犯同样的错误。这样在互听互评中学生的朗读得到很好的提高。
3、学生的自我评价
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评价,应该落实到学生这个学习的主体上来,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这样才能发挥评价的作用。学生的自我评价能让他们自己反省自己。语文课堂学生的自我评价能让学生反思一下自己的课堂表现,对学生来说是一个自我总结的过程,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过程。
总之,小学语文课堂评价不论采用哪种方式,都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情感,以激励他们为主,每一次评价都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真心实意,实事求是,这样才能使课堂评价科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