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论音乐在小学体育课堂上的作用

【作者】 艾比不拉·阿不力孜

【机构】 新疆精河县大河沿子镇第一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体育是一门综合学科,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体育和音乐的关系,结合学科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上好体育课。二十一世纪的体育课,已不再是一个单纯掌握运动技术的学科,而是一种健康体育。二十一世纪的体育课,不但要使学生的身体健康,而且要使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健康。中国有句俗话“文体不分家”这说明艺术和体育是可以共存的。音乐进入课堂,深受学生的喜爱,在课堂上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现代医学证明,音乐可以使人产生欣慰、愉悦、兴奋、镇静等效果。在和谐的音乐伴奏下,学生练习、学习的过程成了快乐的过程。下面就简单地谈谈在小学体育课堂中如何让体育和音乐有机融合,即让音乐参与体育课教学。
  一、音乐与体育活动的关系
  在当前的校园体育活动中,我们能够看到学生们在欢快地音乐声中精神抖擞地做着广播体操;运动会上激昂的乐曲声伴随着运动员们前进的脚步;各种业余性的体育也少不了节奏鲜明的音乐。可以看出,音乐渗透在体育之中。音乐以其特有的表达方式,作用于人的心理,激发主体的情感。正是因为音乐的伴奏,学生们才能有力度、有节奏的完成广播体操;正是因为有音乐的伴奏,运动员们才能在赛场上打破一个又一个记录;正是因为音乐的伴奏,业余性的体育活动更加充满了动感和激情。
  二、音乐在小学体育课堂中的作用
  小学正处于青春期发展阶段,他们精力充沛,对新鲜事物有着天生的好奇心,兴趣化教学能使学生保持足够的热心、耐心和恒心。音乐对体育课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习质量
  音乐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赋予学生生理和心理上的积极影响,通过悦耳动听的音乐作用使大脑皮质产生兴奋,在大脑的控制之下与相关动作部位建立起暂时的联系,使动作符合音乐的节奏要求,形成新的条件反射,由此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如:在实际的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学生与一些重复而单一的技能动作训练感到枯燥无味,这种兴趣上的缺失直接影响了教学的效果。在欢快、悠扬的音乐伴奏下刺激学生的听觉,能使学生在愉悦的心理活动中,更快的投入到体育活动中去,同时,体育锻炼的效果也会大大提高,被音乐感染的课堂氛围也会变得活跃、富有艺术的魅力。
  2、培养学生的美感和节奏感,协调学生的身心
  节奏是音乐的骨骼系统,音乐的无穷魅力与节奏的千变万化是分不开的,能够对人的身心产生一种奇特的作用。节奏感是体育运动中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的集中表现,缺乏良好的节奏感就很难形成和提高运动的技巧,而音乐正是培养学生运动节奏感的基础。当然,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选择内容健康、艺术价值高,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和欣赏水平的音乐,只有这样才能调节学生的心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协调发展。
  3、促进学生青春激情的迸发,消除运动带来的疲乏
  音乐能够通过音效的作用间接影响人体相关机能,激发人体内在能量的释放,使学生有一定的活动欲望。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音乐在青春激情的迸发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在生理上,剧烈运动过后心脏跳动加快,肌肉紧张度增加,中枢神经系统高度紧张,呼吸系统负荷加重,如不及时调整会引起一系列的不良反应。此时如果能播放一些曲调悠扬的音乐,让学生在舒缓的音乐中做一些放松性的活动,能够帮助身体得到更好的缓解作用,消除运动带来的疲乏感,位接下来学习其他科目做好充分的调整。
  三、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音乐的探究
  我根据教学实践经验,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音乐元素体现“快乐教育”的构想,旨在通过摸索和探讨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1、课前阶段:由于小学的体育课一般被安排在其他主要科目之后或者是下午,这些时段的学生经历了紧张的学习之后,难免会出现体力下降思维分散等现象,主动参与意识减弱。所以在上课之前,可通过播放一些打击乐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很快的调整至体育教学的活跃状态之中。
  2、课内阶段:由于队列训练比较单一,再加上小学生对于枯燥的事物往往会表现出排斥的心理,这将大大降低课堂教学质量。此时教师可选用一些节奏明快的进行曲,让学生们振奋精神,再加上符合音乐节奏的队列变化,不仅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活动参与度,更能培养学生对于音乐欣赏的能力和审美情操。
  3、结束阶段:结束阶段是整节体育课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教师可通过播放一些轻松、欢快的音乐来配合放松训练,使学生较快的稳定情绪、放松肌肉、恢复身心。伴随着音乐的课堂总结,既消除了学生的疲乏感,又能使学生在音乐中巩固课堂上训练的内容,余兴常在的实际效果。
  总而言之,音乐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音乐对于学生心理因素的积极影响也逐渐得到了人们的认可。音乐的导入,为体育教学效果的提高,内在文化素养的提高注入了新的血液,使学生活动起来精神饱满,情绪高昂,达到乐教乐学,育体育人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