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高考物理复习策略

【作者】 石光文

【机构】 贵州省威宁县第二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物理在高考理综中分值为110分,占分比重较大,但确常常是理综三科中得分最低的科目。所以物理成绩对大多数学生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提高高三复习效率,提高学生成绩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也是奋斗在高三一线老师的一个永恒课题,复习方法永远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每个老师面对的学生的学情可能都千差万别,相应的复习策略也就不可能完全一样,但有一点是相同的,我们每个老师都希望通过有效的复习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鉴于此目的,下面我对高考物理复习说几点拙见。
  一、有的放矢,深研考纲 
  1、透析考纲
  高三阶段的复习不同于新课教学,它是前知识的巩固、补充和深化,重点是能力的提高和知识的拓展,关键是把握高考试题对知识考查的意向和考查能力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有效研究考纲,了解考查的知识范围,了解关于考试内容和能力要求的变化,知识点和对知识掌握的程度要完全与考纲吻和。做到纲本合一,心中有数,尤其是对每个知识考查的深浅程度绝不能模糊。 否则就会导致学生用许多时间去解偏题、难题,结果事倍功半,冤枉至极。因此,仔细研读考纲的含义和要求,准确定位知识点,熟悉高考大纲的要求对于高考备考是有必要的。
  2、关注考纲变化
  虽然高考考纲一般都比较稳定,没有很大变化,但每年都会有些微小的改变,俗话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细小的改变同样要高度重视。今年的考试大纲相对于2015年考试大纲有几点变化需要我们注意。在考试内容中将“考试内容包括知识和能力两个方面”字句删去,这说明高考物理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并把对能力的考查放在首要位置。通过考查知识及其运用来鉴别考生能力的高低,但不把某些知识与某种能力简单地对应起来,更加体现了知识与能力并不是孤立的。在考试范围与要求中,有两处进行了调整。一是必修2中电场主题中的考点内容“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要求由Ⅰ变成Ⅱ,即从“了解”、“认识”的层次提高到“理解”和“应用”层次。二是选修模块3-3中固体、液体与气体主题中的考点内容“气体实验定律”要求也由Ⅰ变成Ⅱ。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这两个变化,在复习中应给予足够的关注。
  二、优化备考方案,进行科学复习
  复习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注重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此阶段,只训练相应的专题,不要给学生布置知识点关联较强的难题,否则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也会不经意中误导学生,使学生感觉复习就是去做那些不会做的难题。第二阶段要帮助学生建立起知识点间的联系,构建自己的知识网络,通过一定的“综合卷”训练来加固学生的知识网络结构。第三阶段为高考冲刺阶段,通过模拟试卷来整合重难点及热点问题。
  三、注重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备考质量
  1、克服以教代学的教学模式
  要有理想的高考成绩,就必须提高备考质量,这一切都由课堂教学效率决定,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不是看一节课老师讲了多少题多少知识点为标准,而是以这节课学生能过老师的指导,真正学到的知识是多少为标准的。所以一定要克服以教代学的现象,教得再好再多,没有学生的学(理解、消化、吸收),也是徒劳的。我们在高三复习中应该是一位指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归纳和总结,补漏,建立知识网络的顾问,而不应是滔滔不绝的演讲者。
  2、勿走题海战术通道
  不要让学生走入题海中,做题的目的是帮助更好地理解知识,因此一定要做一道题落实一道题,并能举一反三。特别要防止复习不到位,盲目做卷子,做完不订正,做对做错不清楚的情况。应该致力于消化已经做过的试题当中的错题,总结吸取经验和教训。
  当然,必要的题目是要做的,也是必须要做的,但一定要精选题目,每一道题都要让学生真正的明白,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去做而不那样去做,为什么这样做是对的而那样做是错的,能融会贯通和举一反三,这就要求学生明白一个“理”字,处处要讲“理”,在这一方面我的体会是我自己讲“理”的时候多,而让学生去讲“理”领会“理”的时候少,我相信这也是很多老师常犯的毛病。所以题目讲前一定要求学生先做,做后再讲,讲后再留时间让学生消化吸收。
  3、养成不论题目难易尽量画图和做题前先弄清物理过程的习惯
  画图能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使我们 更容易提取解决问题的相关信息。只有弄清物理过程我们才知道从哪儿入手,才能把要解决的问题与相关的知识或物理模型联系起来最终解决问题。
  4、关注物理知识在最新重大科学技术中的应用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是物理新课程理念之一,高考越来越注重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5、注重与学生的交流
  教学中多与学生交流谈心,学生是活生生的人,而且是处于感情最丰富的青春期的人,与他们交流谈心,一是让他们放下心理包袱,认真复习备考,二是可以增加师生感情,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就是最好的备考复习方法。最后祝愿每一个奋战在高三一线的老师都取得好的教学成绩多领奖金,每一个高三的莘莘学子都在高考中一鸣惊人、金榜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