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高中历史有效教学之我见

【作者】 方 颐

【机构】 贵州省遵义县第一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所谓有效教学:就是在符合时代和个体积极价值建构的前提下,其效率在一定时空内不低于平均水准的教学。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高中历史新课改的实施,促使教师转变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倡导实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也促使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思考课堂的有效教学。本学期学校开展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主题教研活动,通过说课、展课、观课、议课等活动来探究有效教学。笔者亲自参与了这一活动。下面就当时的一节历史研究课《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谈谈高中历史有效教学的几点看法:
  一、侧重学生参与课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者
  开课者在进行《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在导入方面,以抢答形式提出问题:它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它是目前世界经济中最为成功的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组织、盟歌为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中的《欢乐颂》、铭言为“多元一体”,让学生来抢答:它是什么?学生很快投入课堂,踊跃地说出这就是欧盟。这样就能让学生很快地参与到课堂中来,使学生成为课堂主体,而不是漠然的旁观者。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多下功夫,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避免教师在讲台上唱“独角戏”,这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条件。
  二、侧重学生主动探究,让学生成为课堂的探究者
  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后,让学生先学,改变以往传统的满堂灌的历史教学模式,先让学生思考,参与到课堂,总结归纳,然后由教师进行说明、补充,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使学生所得到的历史知识,是由他们进行体验、感受后自己得到的知识,而不是教师直接将知识“移植”给他们的结果。这节课在紧接着导入以后,开课者创设了这样一个情景:以中央电视台准备制作一期特别节目《欧洲的联合》,计划分为三篇:上篇:回顾昨天;中篇:了解今天;下篇:展望明天。要求学生帮助《上篇?回顾昨天》节目编导梳理欧洲联合的可能性。用这种方式,让学生自行思考、归纳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这样学生在问题激发的情况下自主进行历史的思考与探究。在此基础,教师再进行适时的点拨、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也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归纳的能力,从而达到有效的课堂教学。
  三、侧重教师引导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被爱者
  在实施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都出现实际的困难: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时候,经常会遇到由于学生的知识储备不足,对于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往往感觉到力不从心,答不到点子上或者答不出来,很多教师就会直接代替学生回答问题,或自问自答,甚至带责备的意思,没有很好地关注学生的心理感受,这样会使学生养成思维惰性或因受冷落而积极性受挫。笔者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更要侧重教师的引导,即使学生无法回答也不要教师一人包办,在引导的过程中,慢慢教会学生自主思考的方法。在这节课中,开课者在探究区域经济合作出现的主要原因时,教师引用了相关材料,然后引导学生总结出区域经济合作的出现是①经济全球化趋势,推动同一地区国家的合作;②各国竞争加剧,为增强本国实力需要加强同周边国家的合作;③各国经济发展客观上要求打破国界限制,加速经济要素(如商品、资本等)流通,加强本地区合作而出现的。使学生的探究有一个上升和满意的结果。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
  四、侧重学生情感体验,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享受者
  新课改将教学目标分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历史学科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要培养学生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念与情感态度。笔者认为学生的情感体验则是培养学生拥有正确的价值观与情感态度的最好的途径。如:在这一课中,开课者设计了一个情境体验环节:感受今日欧盟新生活,以七幅生动的漫画,让学生自己来描述图中的情景,说出欧盟所带来的好处,再来总结欧盟的影响。这样不仅增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使学生在走出文本的过程中学习知识、陶冶情操、提升能力、开拓视野,收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五、侧重对现实的联系,让学生成为课堂的拓展者
  不少学生认为历史学科是讲过去的史实,对现实并无太多的指导意义。因此,笔者认为,有效的历史教学,必须侧重联系实际,并对现实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彰显历史学科的智慧。如:在这一课结束后,开课者给学生们留下一道思考题:谈谈欧盟成功的经验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的发展有什么启示和借鉴意义?在学生踊跃发言后,开课者紧接着提出:历史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千年,区域经济集团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我们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主人,面对这一趋势该怎么做呢?引起学生的积极讨论以及对现实的思考,使课堂的知识延伸到课外,收到了更好的育人效果。
  以上就是笔者对有效课堂的几点看法,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们都认为有效的历史教学会给学生以思想、眼界、情感、胸怀、文化。有效教学是每个教师在新课改中都积极追求,不断探索的目标,笔者也在积极地改进教学方式与方法,力求给学生们一堂有思想的、有眼界的、有博大胸怀、有境界的、让学生受益的历史课堂。